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教孩子讀懂《論語》

如何教孩子讀懂《論語》

今天為什麼想講這個題目呢?主要是我平時,經常會有一些朋友在微信上求助我。現在的家長都有陪孩子做作業的習慣,做語文作業,碰到了文言文,尤其是《論語》中的章句,很多人感到迷惑,就來問我,就在這些問答過程當中,我才發覺大家對《論語》的疑問實在是太多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這些已經被塵世污染久了的成年人,總是抱著一顆功利心去讀書,被功名欲和學校的教育指揮棒牽著去讀經典,其實益處不大。因此我心生一念,決定設計一堂《論語》課,教大家怎麼帶孩子去閱讀《論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用。

我們大部分中國人從小就被剪斷了和古典文學之間的臍帶,缺少推陳出新的法古精神和去蕪存菁的批判意識。尤其令我毛骨悚然的是,前幾天在群里聽到某些群友講,有的私立幼兒園竟然將「弟子規」這種東西作為教育孩子的教材,每天還要背誦一定字數。

小孩子的腦子最金貴也最純潔。我真心害怕這些孩子潔白無瑕的世界裡,被一些錢串子腦袋給勾兌了一些打著國學招牌其實是摻一些似是而非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這孩子就學偏了。

我不是什麼《論語》專家,也不是國學愛好者,但是自從我多年前拋棄了把《論語》這本書當成陳腐不合時宜的古代學問的偏見之後,我深深為這部經典而傾倒,因為它回答了我心中的很多的人生疑問,在這部經典的閱讀過程當中,我變得日漸自信、超然、淡定,這樣一條充滿暖意和成長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可以分享給我們的下輩們。

人活著,就圖一個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痛痛快快。但是人生實在是波詭雲譎,太多的疑惑和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等待我們回答。比如心智如何成熟,境界如何升華,氣質如何提升,情感如何豐富,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結交朋友,如何讓生活快樂無憂,這些貌似簡單的的問題常常讓我們沉思良久。但我相信,如果我們好好讀讀《論語》,一定會發現,某些答案早就在某些章句處等你去讀,它們已經等了你2500多年。

《論語》的初心

佛經中有一句著名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貌似老套的說辭,其實是一句閱讀的真理,一個人讀一本書,首當其衝一定要明白,這本書的本義是什麼!

如今越來越多人,在邁入不惑之年後,或者開始靈魂饑渴,或者開始精神空幻,或者想換一個更加精彩的活法兒,或者想打破眼前的失望與閉塞,於是不少人紛紛去報各種國學班,從《論語》中尋找生存與教育的方法。

這種風氣在商界尤其風行,很多企業甚至把《論語》當成企業文化的重要科目,力圖通過《論語》,把忠孝仁義精神內化成自己的企業精神。市面上各種類型的《論語》解讀版也層出不窮,有兒童版、漫畫版、故事版等等,賣得特別好,在出版業不景氣的時代,《論語》因此有了救世聖經的說法。

我們老家有句俗語,「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種對《論語》的讀法,本無高下之分。但是如果從探索《論語》本義的角度來講,但是最偏離《論語》的本義的讀法,莫過於把《論語》當作聖經讀。

《聖經》是什麼,基督教《舊約》的先知,總是先向上帝請求,然後再將上帝的話語宣告給上帝的子民。所以他就有一種不容辯駁和討論的神聖性在裡面。《論語》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這裡,它不是神靈或者聖人的書,它不過是忠實紀錄一個品德高尚、志向高遠的老人的生活點滴,準確地說,《論語》真實的名稱,其實叫做《孔子追思錄》更恰當一些。

所以,讀《論語》要想讀出它的本義,而不至於被2000多年儒學宗教化之後產生的大量文化糟粕所誤導,我們就應該掌握以下這兩段話,把這兩段話讀懂、吃透,那麼,無論以後你遇到如何狂放的演繹,你都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第一段應該讀懂的文字,應該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開章句,歷朝歷代的人讀到這裡,幾乎都毫無防備地把這段放過去了。許多人其實心裡欠缺一個問號,問問自己,《論語》15926字,其內容紛紜繁複,千頭萬緒,似無中心。各個章句之間好像是隨意組合在一起,難道這就是《論語》的粗糙之處嗎?

其實《論語》是有自己的邏輯中心和主線的。當初孔門弟子把孔子千言萬語的話,專門選了這一段放在開章,其實意思很明顯。這就是這本書的核心所在。

古人常說:開章明義。偉大的著作從不會輕率地開章,看似寥寥幾句普通的話將定下了整部書的基調。《論語》的實質,就是一部講君子之道的書。這部書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提出了做君子的三條重要準則:一是一生所學,經常能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得到檢驗和推行;二是名聲沒有被喧囂的社會淹沒,能夠吸引同道中人不遠千里前來相會;三是建立了個人的認同,即使所學的東西沒有被社會認可,所堅持的情操沒有知音共賞,卻依然能夠在強大的否定和反對聲浪里巋然不動。做到這三點,能夠富貴不驕傲,貧賤不自傷,這就是《論語》編著者埋下的第一顆彩蛋。

第二段應該讀懂的文字,應該是「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有子是有若,孔子的弟子。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老師死了,弟子思慕老師,看到有若「狀似孔子」,便相與立他為師,像對待老師一樣對待他。《孟子·滕文公上》也說:「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這種「狀似孔子」,是指思想境界最接近孔子。有若是做什麼的呢?我們先來讀一讀《論語》中關於有若的片段。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從這些語言中,我們可以看出有若關心的話題,其實就是四個字:家國政治。孔門師徒中賢人很多,不選擇孔子喜愛的顏回子路,也不選擇開宗立派的曾參子夏,卻選擇了有若,這裡面的用心很值得我們去琢磨。

智慧無法自然生長,老師是智慧的根源。儒家之道,尊師放在第一位。這是所有偉大宗教和哲學的通理。天主教強調主教在上帝與平信徒之間的樞紐作用,西藏格魯派重視上師的接引。《論語》是孔門各位儒家先賢集體智慧的結晶。有子的話,是講治國安邦之本,格局比第一句孔子講個人修行之道更大,但卻放在第二位,就蘊含著守護根源的道理。

此外,這句話點出《論語》的另一種重要意義,那就是它不僅是一本君子書,更是一部治國策。有子的話講明了建立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原則。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細胞,一個人如何對待家人,他就對應地如何對待社會!一個以犧牲家庭和家人的生命與正當利益來成就自己的,一定是一個極端反社會的人。在科舉沒有興起之前,古代社會選擇賢能人士出任公職,一條重要的標準就是,「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這樣標準得到堅持,社會的凝聚力就會增強,國家應對外患和內亂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講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論語》不是一堆雜亂語錄的堆砌,而是一本君子修行的書籍,是一本拯救春秋亂世的藥方。《論語》培養的,就是有高尚德行同時又志在改造社會、匡正乾坤的人的,說得更加直白一些,這本書就是用來培養名副其實的「建制派」。

如果你是一個連社區業委會的事情都沒有興趣參加的人,如果你平時信奉「明哲保身」「莫談國事」這些信條的,那就沒有必要去帶自己的孩子讀《論語》,不如去讀點唐詩宋詞,吟誦一點風花雪月和離怨鄉愁,也許收穫比從《論語》中讀到的更多!

丟不開的《說文解字》

大多數人都讀書。讀書各有各的目的。但大概而言,不外乎兩種,或者為修身做人而讀書,或者為治學立業而讀書。我認為無論怎麼讀書,你首先要搞懂這本書想告訴你什麼,然後你再從它告訴你的東西裡面去「悟」,去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這就好比是兩個人見面了,起初你仔細認真地傾聽,等你聽懂對方怎麼講了,你就知道如何應答和交流,一時間唇舌往複、交流熱烈、如遇知己,這就是讀書的最大樂趣。

常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毋庸諱言,《論語》絕對是一部好書。但是,我們與之對話的老人畢竟生活在先秦時代,他們所使用的是非常古老的漢語,要把他的話放在現在的語言時空中去讀懂,確實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語言水平。

讀《論語》常見的的毛病,就是望文生義。從古到今,注釋《論語》的通學大儒不知道數量有多少,但是很多人的錯誤,也就是落在了「望文生義」這個毛病上。用現代時空的語義去為幾千年前的語言下定義,肯定會錯誤百出。

比如前幾天,我有一個同學問我,「四十而不惑」應該怎樣去理解?也許有的人不以為然,覺得這太簡單了,四十而不惑,四十歲的時候不迷惑啊!這還有什麼好問的呢?

這句話的出處來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73年,他在人生盡頭時,回望自己的人生,說了上述這句話,向世人剖析了自己七十年的心路。

過去的儒生讀到這裡的時候,幾乎都是按照他們所處的語境來讀這段話,結果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很多舊註解當中,把「四十而不惑」,解釋為「到了四十歲,不為外物所迷惑」。如果不仔細琢磨,我們還讀不出毛病,但是如果好好地去查一下孔子的年譜,發現這句解釋實在是錯得離譜。

孔子年輕時,從出生到33歲,一直待在魯國。34歲到35歲,孔子前往洛陽去周朝問禮,又去北方的齊國求仕,這兩年的時間主要是用在求學和找工作上了;36歲到50歲,孔子返回魯國老家,開始編修詩書禮樂,共計15年。51歲到54歲,孔子開始在魯國中都宰、司空、司寇,凡4年;55歲到68歲,孔子周遊列國,在衛靈公、陳閔公、衛出公等多位春秋君主手下出仕,還曾經去曹、宋、鄭、楚等國求職,但是簡曆始終沒有得到認可,造成時斷時續的就業和失業,共14年;68歲到73歲,孔子歸魯直到逝世,共6年。

不為外物所迷惑,外物是什麼,功名利祿這四個字。從這份年表中來看,孔子在四十歲人生最盛壯的年華時,完全投身在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上;而到了五六十歲的時候,反而像個熱血青年一樣四處求職希望得到重用。所以把「四十而不惑」,解釋為「到了四十歲,不為外物所迷惑」,把他描述成一個不理紅塵富貴的世外高人,是完全不通的。

所以讀到這裡,我們感覺到彆扭的時候,就一定要意識到,這肯定是我們望文生義,曲解了這句話。那麼它的原意應該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就應該從「惑」這個字的本義入手。

春秋時期「惑」的意思是什麼,現在也沒有字典可查;但是我們有一本東漢人許慎編的《說文解字》,這兩個時代之間不過六百年,以東漢時期的詞義去解讀論語,顯然要比我們用今天的字典去解讀,更加靠近《論語》的本意。

說文解字裡面解釋「惑」字,惑,亂也。心字底,發音為或。所以很明顯,四十而不惑,並非是清心寡欲不為外物所迷惑,而是心中有了主心骨、紋絲不亂的意思。

用論語來解讀論語

很多人會駁斥我,漢語本來就是一種語義繁多的的語言,一字多義,憑什麼你就斷定「惑」是「亂」這個意思呢?這時候,在使用《說文解字》這部工具之外,我們就得用上另一件武器:用論語來解讀論語。

四十而不惑,四十歲的時候是什麼呢,是一個人的壯年時代。我們稍微花點心思去找一找孔子的話語,會在《論語·季氏》發現這樣一句: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那麼就很容易把「惑」和血氣方剛、逞勇好鬥就聯繫起來了。

人生本就是個諷刺,人到中年,我們男人特別容易活成了年少時最厭惡的模樣,歷朝歷代的男人到了壯年,都無可避免的變得油膩無趣起來。我們這個時代如此,孔子那個時代也概莫能外。作家馮唐一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中,列舉了中年男人的N大「罪狀」:大肚子、盤串兒、炫耀喝茶、公開說性、愛教育人、裝腔作勢、不讀書等等……

那麼孔子時代的油膩是什麼呢?那就是在禮崩樂壞的時代不是去克己復禮,反而是渾水摸魚,以下犯上而奪來的權力,用不義的方式獲得的錢財,以阿諛奉承和賄賂而取得的官位,不肯奮發終日抱怨的貧困,不願追求正道的苟且偷生,空有祭祀儀式卻沒有虔誠的信仰,如此種種,都是他眼中的「惑」,男人四十,如果能篤守道義,這就是不惑。

再看《論語·子罕》中一句: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從「知者不惑「這句更能清楚地把「不惑」和智慧聯繫起來,更加坐實了「四十不惑」而成智者的本意。

表面上看,《論語》是一本零散的書,由眾多的散亂的思想「點」構成。 今本《論語》二十篇,每篇數章至數十章,每章數字至數百字,所涉及話題,包羅萬象,但篇章各自獨立,多無具體情境,乃至於陸象山評論「《論語》中多有無頭柄底說話」。 楊伯峻等學者大多認為《論語》篇章是雜亂無序的隨意編纂 ,並不存在結構的整體性。

論語的散亂,這一點我們承認;但是這些散亂並非胡言亂語的的散亂,只要我們用心去通讀幾遍《論語》,就很容易發現這些散金碎玉般的文字,其實是互相呼應和彼此關照的,這也就為我們打開一扇讀《論語》的大門,那就是盡量用其他的《論語》章句,來解釋另一條《論語》章句,這樣理解的《論語》,絕少可能偏離其本意的。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日常的註解把它翻譯成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

但是我們翻閱《論語》,隨處可以發現孔子談論「怪力亂神」的證據,比如怪,在《論語·子罕》中他說道:「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比如力,」在《論語·子罕》中孔子說: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比如亂,在《論語·泰伯》中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比如神,在《論語·述而》中,孔子說:丘之禱久矣。

兩相對應,今人的解釋完全貨不對版。由此我們斷定,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回頭,琢磨一下我們在理解這句話哪裡理解失誤了。我們不妨翻開《說文解字》來查一查「語」的本意,才弄明白,與人相答問辯難謂之語,也就是「語」其實是辯論的意思, 孔子不在鬼力亂神這類的話題上與人高談闊論。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怪力亂神都是天道微茫、無跡可尋的事情,這些東西要麼是用不著爭的,要麼是是爭不清楚的。俗話說,高談闊論多妄徒,言至風月少良人。消耗自己的時間在這些話題上去和別人爭論,除了沒來由的口角和悶氣,一無所獲。智慧的人,就知道去避開這樣的社交陷阱,修鍊自己的君子之風。

心靈聖潔的人往往是不高談闊論的,他們用言行顯示了他們的偉大,可是在生活中,他們是默不作聲的。因為人在塵世走,攜一份心平氣和的神思,不用高談闊論,但作用心思考,慢慢領悟五彩紛呈的世界。

《論語·公冶長》中子貢說了一句話: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正好與我這樣的解釋匹配。所以,用《論語》來講解《論語》,才是真正讀懂論語的通衢大道!

我的《論語》讀法

講到這裡,我們就明白《論語》是這樣一本書:論語是君子書,是挽救亂世的藥方。這就是這本書的初心。

要讀懂論語,一定不可以用我們今天的詞語意義去解讀2500多年前的文本,不妨多翻翻《說文解字》,嘗試用春秋時代人的用詞習慣和語言用法去讀論語。

市面上對於《論語》的解讀版本鋪天蓋地,其中有鄭玄、朱熹這樣這樣的博學大儒,也有很多名氣不大的當代學者。不管這些人的解讀如何,我們始終要相信,論語492條章句之間,是可以互相佐證和補充的,只要我們堅持「用論語注釋論語」的這條原則,那麼就能像拼馬賽克一樣,把說話時的場景重新復原出來,帶我們回到曲阜杏壇下,傾耳聆聽2500年前那個老人的諄諄教誨。

以下,是我根據我的三條讀《論語》心得解讀的文字,我選了開章十句,進行了解讀,分享給大家:

1、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現代社會推崇「團隊」和「情商」這兩個概念,要獲得團隊的協作,要獲得普遍的支持,一個人要學會用口頭語言和身體語言而不是權威和暴力去表達與勸服。但光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還要有成熟的想法和行得通的方法與路徑,否則就變成了一味迎合選民騙取公職的政棍,一味順從上級謀取升遷的職場蝗蟲,這種人通過形式主義獲得與他能力不相稱的位置,對一個國家或者企業來說,都是可怕的災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修道不在頓悟智慧,而在堅持力行。即使主張頓悟的禪宗,也把獲得覺悟體現在每天的種田砍柴和坐禪修行當中。佛家將這個叫做「精進」,儒家叫做「三省吾身」,換成今天的俗話就是「天天向上」。曾子這句話中的「忠」、「信」、「習」三個字,其實一個意思,就是盡心儘力。曾子不是處女座,他講的這句話是對孔子「君子之道」的繼續推演,一個人做事情不怕沒做好,只怕十分力只用了八九分,對待事業、對待朋友、對待所學,都只用了一般氣力,對這種狀態渾然不覺乃至麻木不仁,就無法進步。盡心儘力,日求一得。君子積小善而成大道,國家穩步落實一項項具體政策也可以圖強。

3、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國家和人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契約,而不是一種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暴政。這種契約的內涵包括五點:一項政事的推行,在上的人必須身先士卒身體力行,不能在那裡發號召而讓老百姓當實驗品;不能把老百姓當做戰場上的對手,行使詐術和陰謀迫使老百姓接受最終結果;不能以超出國家財政能力的方式大興工程,最後讓全體百姓買單;不能用國家利益的招牌強迫老百姓貢獻個人利益、做出犧牲。

4、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教育的本質是愛。一個人在家懂得愛敬父母,出門懂得愛敬兄弟朋友,他就會成長為一個社會友好型的仁人志士。在此基礎上再學習一些知識文化,那麼人格就內質樸無私而外芳華雅緻,接近一個完滿的人格了!今天我們的學校培養出很多精緻的自私利己者,就是省略了做人這道程序,而直接追求知識文化去了!

5、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是孔子心目中格局局促的「小人儒」,他提出的君子標準遠遠高過他的先師,他心目中的「君子」,應該放棄塵世的愛欲,毫不利己地把自己奉獻給父母、君王和朋友,盡心儘力不留餘地。這樣的君子之道,是一場漫漫的苦行,即使堅持到盡頭,鮮活的生命也暗淡了,正常的人性也扭曲了。我更願意堅持順從自然、保留自我。盡情去愛,而不三妻四妾;盡情去吃,不求龍肝鳳髓。這更近於孔子的為學之道吧!

6、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人是社群的動物,一個人的社交圈質量決定著他的人格質量。如果和一群輕浮無學、不懂忠誠信義之輩長期廝混濡染,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厚重威嚴、守忠有信的君子呢?認識到這點,遠離宵小,改正昨日之非,可以說是「朝聞道,夕死可矣」!

7、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人情味是東方社會最有魅力的珍寶,崇敬祖先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維護家族根系使社會穿越重重五千年亂世而沒有潰散的秘訣。我們的愛不僅停留在親人們鮮活的生命里,也延續到他們死後的另一個世界中。他們逝世時我們以尊嚴的喪禮寄託對他們生命的尊重,當他們成為塚中枯骨後,我們依然四時祭掃表達深沉的懷念。假如有一天我們剝奪了死去的祖先身上的神性,把他們視作一堆死肉或者一捧骨灰,把墳墓看成他們的葬身之地而不是他們死後的家園,我們的社會風俗就會變得刻薄寡恩,我們也會時刻泛起對逝去美好時代的鄉愁。

8、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一個人一生能否伸展志向,不在於他學識是否淵博,也不在於他德行是否深厚,每個人都是時代的產物,生錯了時代,那就是一把寒秋的涼扇,只能被束之高閣!孔子生活的是一個禮崩樂壞的亂世,大國求賢以求霸,小國求賢以圖強。孔子奔走四方,汲汲於熟知各國政事,渴望有機會挺立廟堂伸張大志。他以他溫厚純良恭讓節制謙遜的人格聞名於諸侯,但他慢郎中的藥方救不了垂死的世界,註定得不到任用,最後不得不老歸故鄉以教學著書存其長志。

9、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傳承,永遠是我們這個民族探究無窮的課題。在強大的父輩威壓下,許多人的生命里都暗中埋伏著一段叛逆的青春,渴望有朝一日脫離父輩的羈縛,自由飛翔;一旦這個能夠降服我們野心和鎮壓我們慾望的父親溘然離世,徹底走上自主之路的繼承者們真的能夠超越父輩成就自我?我們看到的更多是簪纓士族,五世而斬,原本輝煌家族衰落,一代不如一代。這時我們才會領會到,所謂「孝」,並不是在父親生前時的百般順從和唯唯諾諾,也不是死後重換門庭改弦更張,而是他死後依然能夠將美好家風和父親好的做法當作家寶一樣,一代代傳承下去!

10、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人與人之間交往境界,最好是「親密有間」 ,而不是「親密無間」。對交往距離沒有掌握能力的人際關係遲早有崩盤的一天,要麼疏遠,冷若冰霜;要麼壓迫,遭受恥辱。這就是孔子為什麼會說「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調節人際交往距離最好的工具就是「禮」,每個人都明禮,懂得節制自己的言行舉止,通曉人際交往應當遵從的原則和細節,就能不卑不亢,和諧地處在社交圈的恰當位置。所以人際交往的核心在於「明禮」,而不是「致和」,和諧是禮的自然結果,如果拋開禮的節制,一味追求一團和氣,反而南轅北轍,無法達到人際和諧的目的了。

今天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多謝打賞

西窗記舊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浠河文學社 的精彩文章:

曾小亮:浠水,我深愛的故鄉
匡天龍:春天組歌

TAG:浠河文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