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人到中年,就該多讀《中庸》

為什麼人到中年,就該多讀《中庸》

四月

你好

為什麼人到中年,就該多讀《中庸》

中年,是人生當中最苦逼的階段。

生計、房子、票子、車子、地位、教育、家庭……什麼都要操心。

上要養老下要養小,養家糊口的責任壓得人喘不過氣。

但過了30歲,卻發現自己精力不濟,熱情減退,健康狀況下降,很多時候都是心有餘力而力不足,這樣就會陷入一種精神焦慮。

在一生中,每個中年人都會遇到來自五個方面的焦慮:人際關係、婚姻關係、工作事業、子女教育、孝敬父母。

面對這些不可逃避的「麻煩事」,《中庸》到底能給我們什麼方法和啟示?

1

[ 為人處事 ]怎麼拒絕朋友借錢?

《中庸》首章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句話的意思是:心裡有喜怒哀樂卻不表現出來,這就叫做中;表現出來了卻能夠有所節制,這就叫做和。中,是穩定天下之本;和,是為人處世之道。達到了中正平和,天地能各正其位,萬物也能依照本性而生長。

隱藏、剋制自己的真實情感,不是虛偽,也不是毫無原則,只是在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這是一種最有效、成本最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舉一個極端例子,如果你獨自路過一偏僻處,突遇兩個混混。腰寬臂長,胳膊上還露著文身,正是自己厭惡的一類人。如果你們狹路相逢時,你表露出了鄙夷或不屑的情緒,就可能會招惹麻煩,禍及自己。如果你被他們攔住去路,又該怎麼辦?激烈的抗拒或者百般順從,都不是最安全有效的應對方式。感情用事或意氣用事都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傷害。

只有反抗但有所克制,順從但不失分寸,積極斡旋,才可能更有效地化解危險。

同樣,如果有朋友想找你借錢或者幫忙,而你不願幫,又該如何處理呢?

有的人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就用「拖」字法,敷衍一天是一天。殊不知這會讓別人抱有希望,到後來朋友的事情耽誤了,反而會怪罪你誤了他的事情。這樣你就無心辦了壞事,反招責難。

還有一類人和前者截然相反。他們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不管在什麼場合,只要遇到有違本心的事都會當面拒絕。朋友固然是打發走了,但友情也有了裂痕。

那怎樣做才對呢?兩個字,折中。既不過分殷勤讓人覺得有機可乘,也不過分冷淡不給人台階下。在堅持自己原則的情況下,用得體的語言和語氣說明你的真實想法。這就是中庸之道。

2

[ 教育子女 ] 怎樣讓孩子學會權變的能力?

亞里士多德說:「教育必須基於三個原則,中庸、可能和適當」。

中庸,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總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為上。這不僅是人生最好的哲學,也是教育的最好哲學。

意思是,教育孩子,不能管得太過頭,也不能什麼都不管。就這麼簡單。

作為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乖順懂事的人?一個調皮機靈的人?其實這兩種性格都有弊端,乖順懂事的人比較迂腐,不知變通,適應社會能力差。調皮機靈的人過於圓滑,只認結果不講手段。其實,二者各取其長,就是最好的。

在當今社會,權變能力非常重要。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的學問,除了讓我們知道怎樣為人處事,怎樣守規矩,怎樣尊重別人以外,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權變。學會變通,才可以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

孔子教曾子的事例就很有代表意義。

曾子在鋤草的時候,不小心把瓜藤給鋤斷了,他爸爸很生氣,拿起一根很大的棍子就打在曾子背上,曾子是至孝之人,他很懂規矩,心想孝順就是父親叫我生就生,父親叫我死就死,結果他就被打暈了。

後來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孔子就跟弟子講,以後不許曾子再來見我了!這表示孔子很生氣。曾子一聽到這個消息,趕快跪著去求見孔子,問說:「我做錯了什麼事嗎?您不是教我們要孝順嗎?」

孔子說:「我是教你要孝順,可是你父親拿這麼大的棍子打你,你要跑呀!你怎麼可以站在那邊等死?如果你被打死,你父親就成了殺死兒子的兇手,是死罪呀!而你父親的這個暴虐後果是因誰而造成的呢?就是因為你不懂得逃跑而造成的。」

3

[ 經營婚姻 ] 是該堅持自我還是忍讓順從?

著名作家黃維仁在《窗外依然有藍天》一書中,將婚姻關係分成了「對立競爭」型、「寄生依賴」型。

第一型,是「對立競爭」的婚姻關係。在此種關係中,雙方都個性要強,爭強好勝,一點也不願忍讓犧牲。此種夫妻關係相當不穩定,尤其是當環境中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機會時,婚姻更易趨向解體。

第二型,是「寄生依賴」的婚姻關係。在此種關係中,雙方扮演著完全不同而又互補的角色。其中有一方很強,是保護者與供給者,他(她)也做所有的決定;另一方則是被保護者、依賴者與服從者,他(她)把所有的權力與責任,全推託給強的一方。此種互補的關係通常非常穩定(尤其是環境中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時),然而, 此種關係常被彼此極高的期望(有無數不成文的規則要遵循)壓得透不過氣來,雙方都沒有個人成長的自由(因個人成長威脅了此種封閉群體的安全感),彼此壓迫對方要遵守共同的規範。

極端的「寄生依賴」關係中,兩人「粘結」在一起,最後兩人都失去自我,陷在「死結」之中。

現代美國人的婚姻關係,平均起來較趨向第一型,而傳統中國人的婚姻關係,則趨向第二型。這兩種關係都不盡理想,最好的仍是我們祖先所教導的「中庸之道」。在現實生活中,很少夫妻純屬第一型或第二型,大多數人居於兩個極端之間。

在堅持自我與忍讓順從之間,找到平衡點。當你過分強了是否應該適度示弱,當你過分弱了,是否應該適度逞強。偏向任何一方,都會埋下婚姻隱患。這也是中庸智慧給所有處在感情危機中的雙方的最好告誡

4

[ 工作事業 ] 以誠處事則無事不克

工作不同人際交往,來不得半點虛假,也用不著世故圓滑。

一分努力則有一分收穫。你對工作待之以誠,則老闆報之以厚。你若虛於表面,最終必將事事無成。

所以,對待工作要像對待人一樣,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說的是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是天性,由明白道理後做到真誠是教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後也就會做到真誠。用真誠的心去學習和做事,就能修心立人,真誠是最好的處事態度。

「至誠則金石為開」。創業艱辛,或櫛風沐雨,或披星戴月,但只要時常懷有一顆真誠之心,則百業俱興,金石亦會為此所開。只要以真誠之心去做一件事,事業的成功也總有一天會降臨。

中庸說:「誠則形。行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其大意是:人做到了真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逐漸顯著,顯著了就會發揚光大,發揚光大就會感動他人,感動他人就會引起轉變,引起轉變就能化育萬物。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化育萬物,使萬業俱興。

所以,要以誠立業。

5

[ 孝敬父母 ] 你是否做到了誠意正心?

《禮記·中庸》中說:「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意思是:做人臣的不能獲得君上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百姓;要想獲得君上的信任,首先要取信於朋友,要想取信於朋友,首先要孝順父母,要做到真正孝順父母,首先要做到誠意正心,要做到誠意正心,首先要明白止於至善的道理。止於至善是儒家修身的最高目標。

其中,孝順父母要做到誠意正心。實際上,人到了中年,都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有老公或者妻子,很難做到對每個人的感情平衡。並且,你對他們所有的付出大都是出於自己的責任感或者義務,不一定是發自真心。

例如,一個媳婦每次回婆家都會給自己的公公婆婆買禮物,但見面總是面無表情,也無用心交流,婆婆即使得到禮物,也不會覺得心裡有多溫暖。照顧生病的父母時,你是否只是在完成一件任務?或者是否在心裡暗生埋怨?

這就是心不誠或不正的體現。

對待父母,要做到至誠,就是至孝了。

《中庸》到底講述了什麼?走進文字,體悟道心。

2018年4月19日下午兩點,萃辰天心書院常務副院長雷磊老師帶你走進《中庸》精華錄(一),同時進行《天心365》線下沙龍活動,歡迎按時參加~

【「朝花夕拾」之《中庸》精華錄(一)】

「天性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一本朝廷官定的教科書;

一本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一本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影響的經典;

一本走入儒家思想聖殿的傳世經典。

【時間】2018年4月19日(周四)下午2:00

【主題】《中庸》精華錄(一)&《天心365》家庭共修線下沙龍

【地點】萃辰天心書院(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公園內公園管理處旁)

GIF

編輯:吾空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有空閑時間的人生,才有機會釋放光明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