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在大學的第三年里都思考什麼?

我在大學的第三年里都思考什麼?

對於我自己來說,有很多前兩年沒有達成的目標都是在大三這一年達成的,將社團的職務交與後輩之後,終於獲得了十足的精力和時間,於是兩窗一關,把它們盡數傾注到專業課程上,一度奉行「不做完作業決不玩遊戲」的原則。

當然,作業是做不完的,這輩子都做不完的,連續幾個月不玩遊戲又不會死_(:з」∠)_。

目標達成並沒能給我帶來很多快樂,反而隨著投入精力去學習,發現一些不對勁的地方——一些在進入大學前就應該意識到的東西。在與友人K的交談中,我們就「應該從大一開始鹹魚,做自己想做的事」達成了共識,我們確實太在乎大家的目光了,不如說,既在乎大家的目光又在乎自己的目光,這是從高中養成的壞習慣。高中時自己是一隻徹頭徹尾的小丑,見識短淺,只為眼前的觀眾表演,這些觀眾里有父母,有老師,有分數排名表上的所有其他人,也有一個不真實的自己。更可笑的是,沒有人逼我這樣做,我完全可以背道而馳,父母也會理解我,而我還是選擇了看起來是眼前唯一的路。所以我不想怪罪於坏境,或是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我覺得應該反省自己。

我在高中時學會捨棄一切我覺得無用的東西,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可以全心全意只關注高考這一件事。7點前起床是麻麻喊我的,從穿衣服到刷牙洗臉我只要稍稍睜開眼睛,能夠順利從床上下來,走對去浴室的路就行;早飯被及時端了上來,最喜歡吃的番茄醬永遠擺在伸手能拿到的位置;他們會幫你背上書包,爸爸的車早已在樓下等著,而從家到學校這一路就是我最後的睡眠時間;晚上9點多晚自習結束,回到家就能吃到新鮮水果,洗完澡我還會繼續做一些卷子或者整理(我特別喜歡做整理),麻麻在我睡覺前根本睡不著,於是我常常連帶她一起拖到1點多或者更晚,第二天她依然要在7點前把我喊醒……我捨棄的除了關心家事,還有社交,高三的最後我把交際範圍縮小到了以同桌為半徑的小圈內,對其他人的事不聞不問。在健康管理上,我對在外的兩餐毫不在意,只會想盡辦法在保持體力的同時壓縮午飯、晚飯和午休時間,下午跑完學校強制的鍛煉後就回教室刷題。我的體重一直在增加,但當時覺得無暇顧及,甚至有些值得。我提起這些並不是想說明自己付出了多少,我堅信有人對自己更狠心(我只是想歪個樓感謝一下粑粑麻麻qwq)。我們做這一切,是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相信高考分數越高,選擇範圍就越大,越能遊刃有餘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某些角度上,或者對某些人來說確實是這樣,於我卻不是。我忘了思考自己想做的是什麼,以至於最後我對麻麻說:我沒有想好報什麼專業,反正我興趣廣泛,到時候就看考了幾分來填志願吧。

這真是我說的最錯誤的一句話。

結果,我如願考上大家眼中的名牌大學了,面對親戚的誇獎有些沾沾自喜,我滿足了自尊心,也迎合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可喜可賀;我用高考分數不偏不倚地選到了還不錯的專業,這個專業不巧包含了很多我感興趣的元素,我真是高興到天上去了。於是,我把自己究竟想做什麼這個問題暫且擱置,滿心歡喜地準備開始我的大學生活。

但是我只是一隻小丑,考上大學沒能使我跳出馬戲團的束縛,反而更深地陷了進去。我繼續理所當然地認為只要做得越好就越自由,同時旁人的目光也很重要,我更不想自己的父母遭人非議。但我很快敗下陣來,我發現自己達不到萬全,儘管身邊有人能達到,但是在這一點上我屬於普通人。沒關係,我很會接受現實:既然做不好很多樣,那隻要做好一樣就行了,就像之前,最後一定會有很多選項擺在我面前。

我沒有注意到,也許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時候自己面對的已經不是高考而是人生了,簡單地學好別人讓你學的東西不再能短暫解決某些問題。很快,我遇到的課程,我遇到的人開始不斷提醒我,你是不是漏了什麼重要的事?

--------------------------------------------

>>插入一小段我和友人K的聊天記錄

K:被擺在眼前的只有一條路,不過上大學的確讓眼界開闊了,還是蠻重要的。太在乎大家的目光了,花太多時間在現在全忘了的課上了。

我:高中養成的看不得壞成績的壞習慣,使我即使不擅長也在花時間學,不過提高了自學能力和抗壓能力,感覺是我拿到的最寶貴的東西了。

K:如果從大一開始做遊戲就好了(哭)

--------------------------------------------

我沒有邁出挖掘深埋心底的目標的那一步,何談邁出追逐它的一步(這裡指實際地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充分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接下來的人生里要做些什麼,才會使自己覺得活著有意義,如此重要的事,我一擱置就擱置到了大三。於是有一天,當它突然變得有些明晰,我一時手無足措。事實上,我們已經不需要用成績去換取更多選擇了,或者說從一開始,我們的選擇就很多,沒有意識它們的存在,反過來用外界的評價約束自己(注意是主動行為),實實在在是個人錯誤。

我在反省錄上寫道:我膽怯而患得患失,為了避免轉專業的麻煩沒有敢填最初想去的學校;我過於依賴前人的經驗,不斷評估利弊,只做有大概率會成功的事;我自尊心作祟又不為自己而活,常常把忙碌作為逃避思索的借口。

寒假起成為了遊戲策劃實習生,某一天下班時前輩問我:你幾點到家?我說11點,他問11點到家,你還玩不玩遊戲?我笑著說當然不啊哪有時間玩,他說,你怎麼能不玩遊戲。

我突然恍然大悟。

初中在畫室呆著,每天看著身邊有考學壓力的人苦練人像,快樂地臨摹自己喜歡的畫(記得因為布面素描的細節處理太費力了,我偷懶糊了右邊一塊,結果被畫室的老師一下子指出來);假期時沉迷動畫,從醒來到睡覺都在看番,一天兩部,被麻麻罵死;高二時參加吉他考級,然後跑到崇拜的樂隊學長面前雲淡風輕地和他說我通過了;高三時喜歡古文,問外公借《聊齋》看,線縫裝訂,豎版印刷,紙張泛黃而脆弱;大學裡除了必修課之外無一例外地選了藝術、文學和日語類的選修課。我確實興趣廣泛,做過那麼多可能會和日後職業方向相關的嘗試,卻只抓緊一根稻草,為沒有完成作業就玩遊戲而感到內疚,為花費計劃外的時間看了幾話動畫而自責。

我決定更加自由一些,自由,並不是不切實際,也不是揮霍時光,不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可能性是有的(笑)。同時,也想告訴身邊正在糾結的朋友,盡量不被閑人之音堵住了耳朵,早一點,再早一點做出選擇吧,如果有點晚,也沒有關係,人總會在不同階段發現自己有不同的慾望,不然為什麼說「眾生皆苦」呢。

以上文字都帶有濃重的個人意識色彩,寫出來除了鼓勵自己,也是和友人的談話而感。希望永遠不要絕望,萬一真的有絕望的時候,就去享受絕望(原諒我再次安利《少女終末旅行》)。

>>如果有一些想法或者分享,可以寫在評論里?』ω』?

圖 | 網路

文 | Asak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矯情的大眾,廉價的情感
家鄉,再老也要爬回去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