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What is a journey?

何為旅行?

It"s a process. A Discovery.

旅行是一個過程,一次發現。

It"s a process of self-discovery.

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

A journey brings us face to face with ourselves.

真正的旅行讓我們直面自我。

A journey shows us not only the world,

旅行不僅讓我們看到世界,

but how we fit in it.

更讓我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2月2日至2月9日,辛勤三成的學生們奔赴福建,以旅行開啟新的一年。在他們的眼中,福建究竟是什麼模樣?這趟旅途又為他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成長」?或許可以從他們的作文中看到答案。

1、福建南靖縣雲水謠古鎮

老榕樹(徐梓瑞 六年級)

雲水謠有八棵大榕樹,最老的一棵已經有六百多歲了,年輕的也有300多歲了。每棵大榕樹,枝繁葉茂,如巨傘穩穩地撐立在溪水邊。這八棵大榕樹,裸露在地面上的樹根,比成人的大腿還粗。它們的樹榦,要幾個人才能合抱;它們的樹冠,有5層樓那麼高。

正因為大榕樹和土地結同心,榕樹的根才可能在土裡越扎越深;正因為樹根和樹榦結同心,它們才在藍天下,溪水邊,把這把「巨傘」穩穩地撐開,成就了雲水謠最美的風景。

老榕樹 (張紫玄 三年級)

樹根發一張巨大的網,撒開在雲水謠的河岸邊,有的像公雞尖尖的爪子,深深地扎進石縫;有的像老人瘦骨嶙峋的大手,牢牢抱住整個河岸;有的像岸邊凸起的埂子,有的像施過魔法的爬山虎;還有的像抓住輪船靠岸的大繩子。它的根實在太密集了,向四面八方身伸去,我想,它在泥土裡一定是一幅中國地圖。它的根實在太有力了,不管多大的狂風暴雨,都休想動搖它。

2、武夷山一線天

(六年級 郭書彤)

每當人陷入種種困境,就像跌入了一線天的谷底當中,但是不要害怕,不要絕望,抬起頭看,你頭頂上的那條縫隙依然有光照進來,依然有希望,此時的你雖然被規則,束縛所困住,十分煎熬,但只有改變自己。

3、胡里山炮台

初二 鄭煊懷

清朝的覆滅早已不是幾門大炮就能拯救的了,因為自強是買不到的。

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有錢不等於就自強,克虜伯大炮也是。但在他體內的自強之氣也早就無法用金錢衡量,這不是中國的自強,而是別國的自強。當我見到導遊們用自豪的語氣、自豪的神態介紹這門大炮時我卻感到可悲——我們怎麼能將別人的進步作為自身的自豪!

在克虜伯大炮的炮管子里現在也許空空如也,但至少,它曾告訴我,不進步,何以自強,不自強,自會落後,而落後,就要挨打。

4、家風

四年級 郭晉楷

午餐結束,我多了個心眼,悄悄地轉了一圈,看了看個人的飯碗,發現飯菜吃得乾乾淨淨一粒不剩的有七個人,吃得不幹凈的有三個認。其中一個剩下一塊啃了一半的雞骨頭;還在幾口飯。

婆婆說,碗里的飯菜是一個人的衣祿。一定要吃乾淨,吃乾淨了以後才可能豐衣足食,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那一天,我們在武夷山一家賓館吃中飯。我發現豪華的餐廳正面牆上有四個大字:「以儉養德」。我一下子找到一個大道理,原來養德要靠儉啊!我們吃乾淨飯碗里的每一粒飯,不浪費一粒糧食,不就是儉,不就是德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的目的在於增長見聞,最終發現自我。或許我們可以用泰戈爾的《旅行》來回答:

「旅客要在每個生人門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後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

我的眼睛向空闊處四望,最後才合上眼說,原來你在這裡。」

文 | 蘇容 圖 | 辛勤三成

製作 | 蘇容

文稿審核 | Free、 蘇容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果校園 的精彩文章:

TAG:糖果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