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最強大腦」談育兒經,核心素養成教育終極奧義

從「最強大腦」談育兒經,核心素養成教育終極奧義

關注了《最強大腦》節目的父母們,我能感受到他們大部分的心聲: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這麼聰明!

我也能想像到一部分家長開始自我反思了:難道我的智商不夠高?先別妄自菲薄!看看這季《最強大腦》的選手,是從10萬個天才少年中選出100個智商超群的選手。高手如雲,難道輸的人不如腦王或前幾強選手聰明?不見得。

當我再回頭扒一扒《最強大腦》上的選手時發現,能贏或者發揮比較好的選手,除了靠智商,很多時候要靠某種能力,甚至是綜合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跟教育有很大關係,跟父母的教育策略和言傳身教有很大關係!當然,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心理學家研究出的結論!

今天這篇文章,我梳理了幾位選手最突出的能力亮點,希望能幫助家長們把自己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關鍵詞:強大內心

代表人物:楊英豪

本季《最強大腦》最終角逐出「全球腦王」——楊易。但我們先來說說楊英豪。

據悉,楊英豪是通過一起作業平台選拔出來的選手。一起作業是《最強大腦》的戰略合作夥伴,去年9月份,《最強大腦》節目組在超過4500萬用戶(目前已達6000萬)的一起作業平台尋找中國的「最強大腦」。楊英豪的父母曾介紹,選拔環節對於楊英豪很簡單,就是在一起作業上刷初試,很快在限定的時間裡面完成一些智力題目。楊英豪做了一輪題,就被通知去複試,很快就入圍了。

只有14歲的楊英豪,是選手中年齡比較小的選手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年紀的初中生,卻因其聰明、低調、內斂等惹人注目,身上發出的光芒似乎與他的年齡不相符。

這一季的最強大腦開播後,楊英豪圈了6萬多微博粉絲,更是因為其與日本選手伊澤拓司的PK而得到網友的集體點贊,網友紛紛大呼過癮!賽前驕傲的伊澤拓司曾有「捨我其誰」的揚言,沒想到在比賽中,卻被楊英豪以4比0完勝,贏得乾淨漂亮,也讓中國隊早早奠定勝局。或許應了那句話:「自古英雄出少年」。

不過,從整個比賽過程,我們看到了楊英豪強大的內心。節目中比他年紀大的選手很多,而且他也遭遇了失敗的壓力。但卻總能表現出不慌不亂,甚至穩如泰山,強大的心理素質讓他的實力完全發揮出來。

以對戰大自己9歲的日本選手伊澤來說,14歲的初中生楊英豪在第一場國際賽中因為看錯鏡像遺憾失分,背負著失敗的壓力,而且因為「紙點的奧秘」雙方均不得分,總積分定格在4:3,如果最後一站的楊英豪不能獲得勝利,那戰局就將陷入平局的焦灼。但楊英豪的表現卻是「按照自己的節奏」答題,沒有一絲慌亂,心理素質讓人讚歎!

大家都知道,王朔在《致女兒書》里這樣說:「你內心必須豐富,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適應這個世界,而心理素質的培養也正成為更多家長教育孩子的課題。家長們要在這個方面多下功夫哦!

關鍵詞:高情商

代表人物:楊易

剛才提到了楊易奪得「全球腦王」,這樣一位以穩定見長的選手,四次被評為MVP,還獲得了「中國戰隊定海神針」的稱號。不過在楊易身上,很多網友都把注意力從「智商」轉移到了「情商」上。

比如「山水戰」,欒雨PK曾新異。第一回合欒先答完題,曾的題板一下掉下去,臉色煞白,楊易對他說了兩句別緊張。王峰擔心曾的狀態問主持人能不能有幾分鐘調整,但被否決。楊易忙安慰曾說是自己拼圖失誤誤導了他,主動背鍋,為曾老師減壓。第二回合曾搶答但拼錯了,楊易注意到一開始曾是按照他給的答案拼的,但後來變了策略,意識到可能曾對他的信任還不夠,所以對曾說一定要相信他給的圖是正確的。「別緊張」、「我的錯」、「相信我」,楊易就是以這樣在激烈的比賽面前,楊易隨時把隊伍扛在肩上,表現出了強大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責任擔當的精神,就連新東方俞敏洪都給了他高度的讚揚。

我們對高情商的定義集中在人的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高情商的人最重要的是會「情緒管理」,並且有目標、自信積極、自覺自律、受歡迎、有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對於父母而言,往往忽視這些能力的培養。而且大人常常以為孩子的世界快樂無比,其實他們也常常擔心、焦慮、生氣、有挫敗感等。

情商的培養與先天並無太多的關聯,更多是後天的培養。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關鍵詞:拒絕循規蹈矩

代表人物:郭小舟

本季《最強大腦》中還有一位被稱為神似明星吳建豪的選手——郭小舟。郭小舟來自復旦大學,學的是心理學。據說他學習從來靠自學,上學的時候,他靠自學進行學業積累,覺得自學的效率比老師需要照顧全班的講課效率要高得多。這樣一個學習計劃跟別人不同的另類學生,到考試的時候卻總能保持前幾名,或許也只能歸功於他強大的自學能力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他不喜歡循規蹈矩,不去做老師布置的作業,反而自己找題目進行練習。有時也不會盲目相信權威和老師,為了解題方法常和老師爭論得面紅耳赤。而父母對他的教育也是沒有任何約束,比較自由,這給了郭小舟很多時間去培養自己的其他能力,以及去各地旅行,開拓視野。

不循規蹈矩,或者說喜歡創新,是郭小舟的成長秘籍。家長們,如果你們的孩子比較特別,富有創新精神,請你們保持他那份獨特吧,不要給他太多限制!

關鍵詞:更多「特長」

代表人物:孫奕東

提到「特長生」,我們總能想到在某個領域很牛的人,比如體育特長生、藝術特長生等等。其實,在改革應試教育的當下,以奧數、體育等特長作為升學的資本已經不再被鼓勵,擁有特長是擁有更多興趣、更多能力,強調綜合素養和全面發展。

12歲的孫奕東是本季《最強大腦》年齡最小的選手,而且擊敗了清華學霸,被稱為「天才小神童」。據悉,這位選手也是通過一起作業平台報名並脫穎而出。隨著名氣的增長,也是吸引了眾多一起作業小用戶的好奇和關注。

從4歲開始,孫奕東開始了他拿獎到手軟的「開掛人生」:目前已經獲得全國冠軍5個,將近20個一等獎。除了數學不錯,語言能力也很牛,已經掌握了中、英、德三門語言。

學習之外,孫奕東的興趣愛好如此廣泛,讓人瞠目結舌又羨慕不已:畫畫、游泳、籃球、網球、騎行、棋牌、魔方等都不在話下,甚至現在年輕人間流行的網遊項目「Minecraft」,孫奕東也是資深玩家。

孫媽媽說:「比起特長生,我們的段位很低的,就是好在比較廣泛。」但其實這個段位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這個過程更能體現孩子不斷學習的能力,不斷嘗試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的美好經歷。

其實,這也是我想要回歸主題的話,讓學習變成美好的體驗,而非成長的負擔;學習應該是能力的提高,而非僅僅知識的採集;學習應該是綜合素養的培養,而非某種特長的鍛煉。

在國家層面,教育部門早就提出號召,加強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2016年更是發布《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並提出了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等6大綜合素養標準。

近來我也探訪了一些學校,隨著人才選拔和國家考試體制的改革,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和適應終身發展品格,成為中小學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新方向。同時,學校也在使用一些在線教育產品,來助力孩子綜合素養的培養。像開頭提到的一起作業,其實是公立學校老師和學生普遍使用的產品。一起作業從大數據的收集分析、活潑趣味的教學模式以及圍繞核心素養打造的教育生態三方面設計,將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以綜合的形態在成長世界中呈現。也難怪《最強大腦》很多選手都是一起作業的忠實用戶。

可以預見,未來國家和社會更加註重素質教育。而家長們能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莫過於賦予他除了智商之外的能力,讓他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更加強大、自信、開放、包容,就像中國崛起的樣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馬伊琍育兒觀念:孩子到底應不應該過早分床睡 看完之後值得深思
當奶爸汪涵撞上慶爸蔡國慶,兩位爸爸節目大聊育兒經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