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濟專家:辦法總比困難多-晚期肺癌手術後絕地逢生

同濟專家:辦法總比困難多-晚期肺癌手術後絕地逢生

3日上午,59歲的重慶老漢李金國(化名)坐在病塌上和兩個兒子談笑風生,看他的精神頭,怎麼也猜想不出一個月前他還在死亡線上掙扎,他成為我國又一例主動脈弓全侵入性晚期肺癌手術創醫學奇蹟的患者。

李老漢嗜煙如命,30年來,一天三包煙不離手。三個月前,李老漢咳嗽,喘氣不停,他以為老毛病又犯了,到衛生院打了幾天抗生素仍無濟於事。二兒子在武漢工作,仰慕於同濟醫院的威名,通過名醫無憂網站的安排,他們父子三人找到了同濟醫院胸外科付向寧教授,而這時李老漢已出現聲音嘶啞的癥狀,醫學教科書上對晚期肺癌,特別是腫瘤侵襲至心臟血管,而且出現聲音嘶啞的癌腫確定為手術禁忌,因為手術的風險太大。同濟醫院胸外科付向寧教授卻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辦法總比困難多。

常規方法「望塵莫及」,於是付向寧教授設計出複雜的手術方案,在體外循環機的幫助下打開心臟,部分切除左心房,修補心房;切除長有腫塊的左全肺;為了使右肺能正常工作,再用患者自己的心包量體裁衣,重造右肺動脈血管;把難度最大,也是手術最關鍵步驟——位於心臟的主動脈弓的部分切除和修復重建放在了最後。

1月8日,手術沒有讓心臟停跳,而是通過體外循環機將心臟的血打入下半身,建立下肢的血液循環,不至於損傷肢體功能。同時不停跳的心臟保持了腦部的供血。然後,付教授及其助手們勇敢地打開患者的心臟,處理主動脈弓,「這好比修汽車,主動脈弓位於發動機的位置,現在是發動機壞了,但我要讓發動機一邊發動,一邊修理」。付教授憑藉著嫻熟的心外科、胸外科和血管吻合外科技術使歷時7個小時的手術順利實施成功。

名醫無憂健康管家特別提醒肺癌患者,當醫生下了不能手術的結論時,最好能再多方諮詢,多諮詢一些國內外知名的醫院專家,現在也有很多像名醫無憂這樣的第三方平台,可以為患者預約最合適的醫生,不要輕易放棄生存的希望,只要肺癌沒有發生胸腔外的遠處轉移都應積極爭取手術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肺癌腦轉移進入精準醫療時代
聯合十多個科室,朝陽醫院啟動肺癌MDT模式,為患者提供精準治療!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