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萬次旅行拯救不了平庸的我,但一次旅行可以

一萬次旅行拯救不了平庸的我,但一次旅行可以

【第164次對話】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一萬次旅行也拯救不了平庸的你》,裡面寫到一位25歲就走遍世界30多個國家的攝影師,拍過了十萬多張不同國家的照片,泡過多國的妹子,吃過眾多國家的食物,賺得盆滿缽滿,但對他來說,這一切都沒有實際的意義。旅行對於每一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而當你看過眾多風景,打卡了眾多自拍照後,卻發現,最後賺得的,不過是一句「我去過這個地方」,沒有更多的意義了。

我們在螞蜂窩網站上看到很多驢友寫著自己的眾多旅行日誌,微信公眾號上曬著一對夫妻如何放棄自己的工作帶著孩子走遍多個國家。引發大家出行旅遊到底是不是旅遊界的陰謀?到底我們所理解的旅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概念?

過去我也曾認為旅行就是換一個更新鮮的地方睡一覺,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表示我來過足矣。年歲漸長,經濟發達,現在每逢佳節我的朋友圈是絕對飄著各種旅遊景點打卡照,時而會覺得這都成了炫耀的一種行為。

計劃著今年年中到歐洲旅遊的KK本來想請教自己旅遊經驗豐富的表哥出行攻略時,表哥吐槽著近幾年出行外國時,想要安靜逛一個博物館藝術館的時候,你總會在耳邊聽到同胞們的聲音,各種自拍桿跟標準拍攝姿勢總會派上用場。而當你面對一幅你心儀已久的畫作時,你當初對這件藝術品所抱有的藝術幻想被一瞬間都毀掉。到最後,你不喜歡這個畫作,不喜歡這個藝術館,不喜歡這個城市,甚至提不起喜歡這個國家的沖動。因為「熱鬧」的場景毀了你對一件藝術品的所有幻想,每每想起這次的旅行,都有著喧鬧的記憶。

換個地方睡覺跟換一個地方自拍,同質化的改變,於這一場旅行,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稱不上旅行,它大概叫作Relax。

是的,每個人對旅行的定義都大不一樣。於我而言,旅行似乎變成更具儀式感的一件事。它除了讓我無聊的生活有了一點新鮮的高潮之外,還讓我徹底地投入到一場新的探險、新的學習當中。大概我就是一個愛挑戰的女人。

我也會和我的好姐妹探討歐洲藝術文化,每次提及要到歐洲朝聖時,我們總是較勁地一起搜索資料,一起去分享剛習得的一個新藝術概念,一場未知的歷史。

我記得8年前去的英國,去過大英博物館、自然博物館;10年前去的美國,去過國家美術館,那時只知道自己喜歡這樣的藝術,卻全然不懂藝術,也不懂得該如何尊重藝術。歲月總能教會你很多東西,有點遺憾現在才開始稍作了解藝術,才開始學習如何欣賞藝術。但上天可愛,總會眷顧遲來的學生,我願意學習,願意挑戰。

所以在這次歐洲之旅之前,我買了許多關於名畫、藝術館、古典音樂等等旅遊當地或會遇到的藝術書籍。10年前見過梵高的原作我不懂欣賞只懂拍照,至少到今天,起碼我能開始為一幅畫作擁有心靈上的共鳴,也不枉對藝術的理解與學習。

有很多網友都問過嚴伯均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學習藝術?藝術它跟我們所習得的知識不一樣,它需要你擁有很系統很廣泛的認識,才能讀懂一件作品。例如你想要聽懂一首曲目,你需要去了解作曲家、作曲的時代歷史、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情感等等;你想要看懂一幅畫,需要去了解當時的歷史,這種畫作手法處於怎樣的年代,當時的技術又是到達什麼樣的水平,畫家的情緒點在哪裡,他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而後來這幅畫的流向又到達哪裡。

藝術跟紅酒一樣,沒有固定的好與壞,而在於你與這件藝術品的共鳴處有多大。還是那句,時間真的很有趣,到達這個年紀就突然喜歡上歷史這種「沉悶」的東西,可能是因為生活太無聊,戀愛太無聊,工作太無趣,所以我需要給自己找點小樂趣。

我贊同金融八卦女這一篇文章的理念,大概我們追求的旅行是一種精神體驗。旅行更像是一場流浪,我希望遇見未知、有所跌宕,也期望自己精神上會有所高潮,有得有失,才是旅行最完美的樣子。

花了三個月來讀這個國家的歷史與藝術,不參考任何攻略,我大概是最投入的旅行者吧。未出發已經被好友批判說我這完全是一場「裝逼之旅」,我並沒有反駁,不是因為我認同,而是我覺得解釋實屬多餘。文藝青年大多來個矯情之作都是裝逼之嫌,何需解釋,姐姐高興。

假期完成一本書的興奮,明天繼續書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K刺蝟女王 的精彩文章:

TAG:KK刺蝟女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