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選擇大於努力,被風口吹上險灘的年輕人

選擇大於努力,被風口吹上險灘的年輕人

GIF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個文藝女青年的故事。

一個典型的文藝女青年胡瑋煒,從來沒有向男性創始人那樣野心勃勃,動輒昭告改變世界的宏遠。

她沒有,她從來都沒有表示出過一絲直男(女)癌的激進和野心。

她想做記者,從小就想,愛觀察人心,心思縝密細膩,敏銳洞察,高考的所有志願都只填新聞。

22歲從浙大新聞系畢業後,如願在《每日經濟新聞》當上了汽車記者。

和所有的媒體人一樣,在專註的垂直領域裡,學習,思考,交友,探索,跳槽,想過無數次要跳出圍城看一看。

直到32歲,她終於辭職創業,並沒有想做共享單車,純粹是想做一款更綠色、環保的智能自行車。

如果3年前,她堅持專註做著她一心想要的環保自行車品牌,那麼就沒有後來全球聞名的百億大戰。

純屬偶然,她的一個朋友陳騰蛟,是個汽車設計師,著迷於想做長得好看的智能自行車,她想著給他介紹投資人,易車創始人李斌,幫助這位朋友實現做智能自行車的理想。

結果,兩人一個想做智能自行車,一個卻想做移動出行,共享出行,完全是兩碼事兒,談不攏。

當時共享單車的想法,並不新鮮,不是李斌的獨創想法,說人很多,就是沒人肯做,都覺得太tmd的難了,這個邏輯能賺錢就有鬼了。

陳騰蛟會做車,但不感冒共享。

李斌有錢投,但不願投給智能自行車。

兩人看了眼胡瑋煒,說:要不你做吧

言下之意:這事兒誰知道是瘋子還是傻子,反正你創業也沒靠譜的項目,你試試唄

這一試,就試出了一家十年難遇的獨角獸公司。

10美金聚樂部,從此多一位稀有的女性創始人。

胡瑋煒的牛逼,並不在於胡瑋煒的牛逼。

胡瑋煒的牛逼,是在於風口之下,巨頭助力下摩拜的偉大。

你說,這是誰的幸運?

選擇大於努力。

最後,只有她做出來了。

黑天鵝效應,走出舒適區。到底需要多大冒險?

我從24歲到33歲,都在同一家雜誌社工作,所有的激情與青春都給了它。

這是我從復旦中文系碩士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打工的最後一份工作。9年來,從未休過假,一年365天,至少有80天在飛。

結婚也沒休過假,婚禮第二天一早飛回公司繼續工作。沒覺得累,也沒有犧牲感,是一種習慣,不進步會心慌。

我從未想過要離開這本大名鼎鼎的時尚雜誌,直到有一天,這個行業摧枯拉朽地垮了。

優秀又勤奮的人,心裡總會有一個巨大的坑邁不過去:為什麼我不輸你優秀,比你還勤奮,我們倆獲得的成就卻相差十倍、百倍乃至千倍呢?

8年前,曾有一位投資界大佬來時尚大廈,邀我辭職創業。當年我一心只想做一名好編輯,成為時尚雜誌女主編,已然成為職業理想的制高點。

以我當時的年紀、閱歷、眼界,根本不知道vc、pe是什麼,一聽創業要去亦莊上班,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GIF

後來,我成熟長大,遇見當你的自己,無限寬容不加勸。8年後,她再對我說:你啊你,一手好牌打爛了,非要做媒體,天花板就是3個億;換條跑道,百億空間無限。

對一個20歲的女孩說,你選了這麼窄的跑道,再努力也就3個億,她只會覺得,哇,3個億,那得是多少多少個零呢3個億,不過是一個知名美容品牌一年的市場投放預算,像放煙花一樣,一燃而燼,在龐大的消費市場,連個水花都不算。

10年前,當我前老闆向我描繪成功女性的宏偉事業藍圖時,我說:

可是我沒有什麼野心哎

她笑眯眯地揉揉我的頭說:

孩子,多出去看看世界,野心會長大地。

每個30+的職場中層,都會被那層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逼得隨時出逃,慾望和虛榮拴住了手腳,活像一個雙腳插在泥濘里,不斷原地下沉的人。

在創業圈,有一本很火的書,叫做《反脆弱》,這本書講的是,在世界上第一隻黑天鵝出現之前,人們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

在第一隻黑天鵝出現後,所有的經驗、規律都被打破了。而黑天鵝效應,在任何時代、任何行業,隨時都可能發生,並且完全無法避免。

你可以理解為,一切皆有可能,任何人都有可能突然成功。

既然如此,我們並無法去控制生命中的不確定性,那麼要學會從這種可能性中獲取最大的利益,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其實,在現實中,很多人都會糾結,雖然現在的工作很不咋地,可是我跳出舒適區,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事業嗎?

當然不

沒有人能保證你做任何事零風險賺大錢,除了金融騙局,沒有人敢打保票。

可是你現在的生活,實在是也沒好到捨不得放手,不就是穩定的工作么,趁年輕出去折騰一通,隨時回來,什麼時候找不到眼前這份雞肋的工作?

你沒有想像中那麼差,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但至少不服輸的人,不會輸人生。

所以,

許個願吧,

許個大的,

萬一實現了呢,

你會感謝當年奮起向前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小戈種草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於小戈種草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