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人急性心梗瀕死,醫生妙手回春破記錄的挑戰了死神

老人急性心梗瀕死,醫生妙手回春破記錄的挑戰了死神

急性心梗後二尖瓣乳頭肌斷裂發生率極低,而搶救成功則又是少之又少,日前,在青島阜外醫院住院的張先生就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生死劫。

突發急症,三次轉院求生

張先生年過六旬,二月份某天晨起,突發胸痛不適,憋喘氣短,疼痛持續加劇,由心口窩向左肩膀蔓延,心慌乏力,呼吸極其困難,癥狀長時間不緩解,家屬急忙把他送至青島某醫院,經過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呼吸衰竭。

在進行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自覺效果不明顯,又轉入另一家醫院,然而治療後仍不奏效,憋氣癥狀加重,呼吸愈加困難,還出現了咳血。眼看著身體每況愈下,家屬急切的詢問醫生,而醫生給出的答覆則是:治療效果不佳,生存可能性極低。

於是,張先生及家人抱著一線希望,第三次轉院,來到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入院後經過檢查,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後葉脫垂,二尖瓣大量反流,繼發性肺動脈高壓,心功能Ⅳ級,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所有的檢查都在提示著,這是一個極其危重的患者。

醫患並肩,病情逐漸好轉

張先生一來就住進了CCU(心內科重症監護室),一住就是一個多月。在很多人看來,治癒是沒有希望的。負責這個病區的崔美平主任心裡一直揪揪著。

剛進CCU時,張先生呼吸困難,無法平卧,為了能喘上氣來,他的上半身幾近俯到腿上。隨之,食慾急劇下降,夜間幾乎不能入睡,肺CT檢查,肺部被大量白色團絮狀佔據,整個就是一個「大白肺」,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

病情複雜危重,新的問題又不斷出現,治療愈加棘手。監護儀顯示,心率一度達到110次以上,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病情反覆變化,一次次將患者推向死亡的邊緣。

崔主任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積極應對,抗心衰、糾正電解質、調整心率、嚴格控制入液量……那些最難熬的日日夜夜投入了特別精心的治療與護理。

站在生死邊緣的病人,對於死的畏懼,對於生的渴望,健康人很難體會。即便在呼吸最困難時,張先生依然強打精神,保持著自己的清醒。點頭YES,搖頭NO,他用這些最簡單的動作完成回答,是因為他要保持體力和元氣,以進行後面更大的挑戰。這些都讓崔美平主任深感意外,也更加堅定了她要與病人並肩作戰的決心。

在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各類藥物在這個危重的病人身上逐漸起了效果,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向好的方向轉變。

但如果二尖瓣反流不解除,冠狀動脈病變不治療,病人的病情好轉也只會曇花一現,最終結果還是死亡。為此,數位心外科專家會診,制定方案,並建議做冠狀動脈造影,明確病情,待心梗後一個半月,病人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實施心臟外科手術,為患者驅除病魔的根源。

攻克難關,挑戰生命禁區

崔主任為患者進行了造影檢查,以確認手術的可能性。造影顯示,患者前降支和右冠都有不同程度的狹窄,但這次發病的罪魁禍首是迴旋支較遠的一段,血管堵塞,引起心肌缺血,導致二尖瓣乳頭肌斷裂,從而引起二尖瓣大量反流。

不手術,結果只有死路一條。手術,可能有一線希望。

一個病人由此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為了進一步論證手術的可能性,心外科專家會診建議再次行肺部CT及心臟彩超。CT結果肺部依舊可見大量淤血,大片炎症,但較入院時已大有改善,放射科主任張維明根據經驗判斷,肺部的淤血會在手術後有所吸收,雖然會增加術後風險,但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呼吸內科專家史秀忠會診排除肺癌的可能性。超聲科主任陸敏為患者再次複查心臟彩超,顯示二尖瓣反流增大,心臟擴大,心功能降低。

多學科專家會診的結果都在指向同一個目標——心外科手術,這是患者能夠存活的唯一希望。

還有,不能不說的是病人和家屬。他們對於手術的態度非常堅決,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心裡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患者家屬多次表示,「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願意搏一把」。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奮力一搏。面對家屬和患者的信任,醫生所能做的只有盡全力而為。

手術順利,再創醫學奇蹟

為了確保手術萬無一失,心臟中心主任姜先雁、副院長劉曉君、心外科主任呂振乾等人前前後後十多次前往CCU會診,商討手術方案。

在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後,3月25日,心外科專家團隊為病人實施了手術。在麻醉、護理和體外循環的保駕護航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僅用四個小時便完成二尖瓣置換+旁路移植術。

手術很成功,患者術後狀態良好,術後三天便由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

心外科呂振乾主任說,急性心梗引起的二尖瓣乳頭肌斷裂,引發二尖瓣大量反流的病例極為少見,出現這類情況唯一的救治途徑就是實施心外科手術,但多數患者在沒有等到手術時就會因心衰死亡。患者最終能夠存活下來,和病人強烈的求生慾望、家屬的積極配合以及我們團隊的堅持奮戰是分不開的。

而在此之前,青島阜外醫院心臟中心曾經創造過急性心梗後左心室遊離壁破裂搶救成功的醫學奇蹟,今天,這個團隊繼續挑戰不可能,創造了急性心梗後二尖瓣乳頭肌斷裂搶救成功的又一奇蹟!兩例奇蹟看似偶然,實則是醫患同心、頑強拼搏、不懈努力的必然結果。

急性心梗後二尖瓣乳頭肌斷裂發生率極低,而搶救成功則又是少之又少,日前,在青島阜外醫院住院的張先生就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生死劫。

突發急症,三次轉院求生

張先生年過六旬,二月份某天晨起,突發胸痛不適,憋喘氣短,疼痛持續加劇,由心口窩向左肩膀蔓延,心慌乏力,呼吸極其困難,癥狀長時間不緩解,家屬急忙把他送至青島某醫院,經過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呼吸衰竭。

在進行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自覺效果不明顯,又轉入另一家醫院,然而治療後仍不奏效,憋氣癥狀加重,呼吸愈加困難,還出現了咳血。眼看著身體每況愈下,家屬急切的詢問醫生,而醫生給出的答覆則是:治療效果不佳,生存可能性極低。

於是,張先生及家人抱著一線希望,第三次轉院,來到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入院後經過檢查,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後葉脫垂,二尖瓣大量反流,繼發性肺動脈高壓,心功能Ⅳ級,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所有的檢查都在提示著,這是一個極其危重的患者。

醫患並肩,病情逐漸好轉

張先生一來就住進了CCU(心內科重症監護室),一住就是一個多月。在很多人看來,治癒是沒有希望的。負責這個病區的崔美平主任心裡一直揪揪著。

剛進CCU時,張先生呼吸困難,無法平卧,為了能喘上氣來,他的上半身幾近俯到腿上。隨之,食慾急劇下降,夜間幾乎不能入睡,肺CT檢查,肺部被大量白色團絮狀佔據,整個就是一個「大白肺」,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

病情複雜危重,新的問題又不斷出現,治療愈加棘手。監護儀顯示,心率一度達到110次以上,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病情反覆變化,一次次將患者推向死亡的邊緣。

崔主任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積極應對,抗心衰、糾正電解質、調整心率、嚴格控制入液量……那些最難熬的日日夜夜投入了特別精心的治療與護理。

站在生死邊緣的病人,對於死的畏懼,對於生的渴望,健康人很難體會。即便在呼吸最困難時,張先生依然強打精神,保持著自己的清醒。點頭YES,搖頭NO,他用這些最簡單的動作完成回答,是因為他要保持體力和元氣,以進行後面更大的挑戰。這些都讓崔美平主任深感意外,也更加堅定了她要與病人並肩作戰的決心。

在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各類藥物在這個危重的病人身上逐漸起了效果,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向好的方向轉變。

但如果二尖瓣反流不解除,冠狀動脈病變不治療,病人的病情好轉也只會曇花一現,最終結果還是死亡。為此,數位心外科專家會診,制定方案,並建議做冠狀動脈造影,明確病情,待心梗後一個半月,病人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實施心臟外科手術,為患者驅除病魔的根源。

攻克難關,挑戰生命禁區

崔主任為患者進行了造影檢查,以確認手術的可能性。造影顯示,患者前降支和右冠都有不同程度的狹窄,但這次發病的罪魁禍首是迴旋支較遠的一段,血管堵塞,引起心肌缺血,導致二尖瓣乳頭肌斷裂,從而引起二尖瓣大量反流。

不手術,結果只有死路一條。手術,可能有一線希望。

一個病人由此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為了進一步論證手術的可能性,心外科專家會診建議再次行肺部CT及心臟彩超。CT結果肺部依舊可見大量淤血,大片炎症,但較入院時已大有改善,放射科主任張維明根據經驗判斷,肺部的淤血會在手術後有所吸收,雖然會增加術後風險,但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呼吸內科專家史秀忠會診排除肺癌的可能性。超聲科主任陸敏為患者再次複查心臟彩超,顯示二尖瓣反流增大,心臟擴大,心功能降低。

多學科專家會診的結果都在指向同一個目標——心外科手術,這是患者能夠存活的唯一希望。

還有,不能不說的是病人和家屬。他們對於手術的態度非常堅決,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心裡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患者家屬多次表示,「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願意搏一把」。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奮力一搏。面對家屬和患者的信任,醫生所能做的只有盡全力而為。

手術順利,再創醫學奇蹟

為了確保手術萬無一失,心臟中心主任姜先雁、副院長劉曉君、心外科主任呂振乾等人前前後後十多次前往CCU會診,商討手術方案。

在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後,3月25日,心外科專家團隊為病人實施了手術。在麻醉、護理和體外循環的保駕護航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僅用四個小時便完成二尖瓣置換+旁路移植術。

手術很成功,患者術後狀態良好,術後三天便由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

心外科呂振乾主任說,急性心梗引起的二尖瓣乳頭肌斷裂,引發二尖瓣大量反流的病例極為少見,出現這類情況唯一的救治途徑就是實施心外科手術,但多數患者在沒有等到手術時就會因心衰死亡。患者最終能夠存活下來,和病人強烈的求生慾望、家屬的積極配合以及我們團隊的堅持奮戰是分不開的。

而在此之前,青島阜外醫院心臟中心曾經創造過急性心梗後左心室遊離壁破裂搶救成功的醫學奇蹟,今天,這個團隊繼續挑戰不可能,創造了急性心梗後二尖瓣乳頭肌斷裂搶救成功的又一奇蹟!兩例奇蹟看似偶然,實則是醫患同心、頑強拼搏、不懈努力的必然結果。

註: (此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麗敘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瀟麗敘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