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殿試時,兩個考生分數一樣,皇帝:你們兩個打一架,誰贏誰是狀元

殿試時,兩個考生分數一樣,皇帝:你們兩個打一架,誰贏誰是狀元

?中國科舉制度起源隋朝,發展於唐代,經過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人的完善,到了宋朝科舉體系已經較為完備。在古代封建社會時期,雖然科舉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現象,但作為唯一上升通道,科舉是平民百姓最公平的競爭渠道。

宋朝的科舉基本沿襲了唐代的制度,但由於趙匡胤「重文輕武」,為了大量吸納文科人才,宋朝擴大了招生數量,制度上的缺陷也逐漸暴露。

宋朝一開始只有兩級考試,一級是各州的舉行的取解試,第二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這樣 雖增加了招生效率,但卻不易於發掘人才。開寶六年,趙匡胤正是開始舉行殿試。

因為經過了兩層考試的重重選拔,能夠參加殿試的人的水平其實都差不多,如果都按照文章水平的高低來選拔人才,除非少數非常拔尖的人,大部分人都是無法分出高下的。

為了分出個名次,宋代逐漸流行用誰寫的快來判斷水平的高地。雖然方法有些簡單粗暴,但仔細想來,水平高的思維活躍,反應敏捷,消耗的時間自然就少了。計劃挺好,但到了實際的考場上,卻出現了問題。

開寶八年,趙匡胤親自主持殿試,考場上的考生個個都是奮筆疾書。但前面就說過,進入殿試的人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寫的快的人也不只有一個。考場上的王嗣宗和陳識幾乎同時完成了卷子,起身交卷。

於是,這場比誰寫的快的考試變成了一場田徑比賽。兩個三十多歲的大老爺們狂奔向主考官。沒想到這兩個人田徑水平也不相上下,幾乎同時交卷。這一下可把趙匡胤難壞了。皇帝舉朝廷上下全部之力,思考到底這二人誰是狀元。想來想去,趙匡胤發揮了他的特色,一拍腦門便決定:「你們比格鬥吧。」

比賽當天,天子親臨,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欣賞兩位文科狀元候選人的格鬥比賽。王嗣宗和陳識這兩個大老爺們打的不可開交。這時,王嗣宗眼疾手快,把陳識的帽子拽了下來。這下陳識可慌神了。原來陳識有些禿頭,他不想讓眾人知道他的小「秘密」,於是雙手護頭,這下讓王嗣宗抓到了空隙,一把撂倒了陳識。

王嗣宗一邊抓著帽子一邊喊「我是狀元」,另一個就捂著頭頂不敢動彈,兩個文科狀元瞬間斯文掃地。後來,王嗣宗並沒有因此佔到便宜,大家為了嘲笑他,特地送他「手搏狀元」的外號。

參考文獻:《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這個姓氏人口近一億卻沒人當過皇帝,好不容易出一位,還被人罵死
打張綉時,兒子死了,曹操沒哭,典韋死了,為何曹操卻痛哭不已?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