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嫉妒」形成窺探情緒不為人知的殺傷力

從「嫉妒」形成窺探情緒不為人知的殺傷力

有人說:「嫉妒就是一把刀,不是插在別人身上,就是插在自己心理。」

前段時間有位朋友因為嫉妒情緒造成了生活的困擾,來找我做諮詢。這位來訪者見不得周圍的人比自己優秀。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他聽說曾經不如自己的大學同學,現在一年能掙500萬,聚會結束之後回家心裡就開始難受,好幾天都出現失眠,甚至半夜會有心悸。他也明明知道不用去嫉妒,應該為同學感到高興,但就是控制不住的嫉妒,內心糾結煎熬難受。

很多人都會出現嫉妒的心理,有時候也明知道不用去嫉妒就是控制不住,只是對大多數人而言嫉妒心理並不會像以上來訪者那樣嚴重影響到了生活,但嫉妒心理確實是對大多數人的心理健康有影響,莎士比亞作品裡面比比皆是。

嫉妒在宗教裡面被認為是七宗罪之一。嫉妒是影響一個人靈性成長或者說心理健康的一大不利因素。從心理學上看,嫉妒不是人基本情緒。嫉妒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複雜情緒。

結合那位來訪者的心理分析和我的思考,我覺得嫉妒的心理可能是一種大家都在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導致。嫉妒是基於對比,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拿別人家小孩跟自己孩子比較。例如,上周我家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奶奶就跟孩子說:「你看樓下的淘淘多乖呀,多聽他爸爸媽媽的話。」

孩子都有好勝心,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是符合孩子的形象思維特點的,能夠讓孩子迅速的改變行為。俗話說物極必反,當你日復一日用這種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在一次一次的打擊下,而且每次拿別人做比較通常是伴隨著指責的語氣,孩子會越來越難受乃至憤怒。這為嫉妒情緒打下了堅實的生理基礎!

巴布洛夫關於狗的經典的神經條件反射實驗為大家所熟知。著名神經生理學家巴普洛夫每次給狗餵食的時候都會搖響鈴鐺,到後面即使不給狗餵食,鈴鐺一響,狗也會分泌唾液。家長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讓孩子難受憤怒,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教育長此以往孩子就變成了即使沒有爸媽的說教,一看到別人優秀心裡也會難受憤怒。這就形成了嫉妒的心理,其實不單是嫉妒情緒,我們很多情緒的困擾都是這麼形成的。

情緒是一種生理反應,是一種神經遞質和神經活動的狀態。情緒反應有很多自動運行的成分,就跟呼吸心跳一樣,是不受我們控制的自動運行的。

人的心理是由認知活動(理性)和情緒狀態(感性)共同組成的。當朋友成功了,你理性覺得應該為他感到高興,而你的情緒反應也是高興的狀態,就會體驗到內心協調一致的快樂,在這種情緒下你更有可能邁出積極的步伐取得自己的成就。極端的情緒和認知的不平衡甚至會變成一種心理障礙,例如地震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雖然地震已經過去了但是有些人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擺脫不了那種恐慌和緊張,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情緒緊張,雖然他們也知道不用緊張但根本就控制不了。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如果忽視了孩子的情緒,只關注孩子的行為和認知,那麼這種教育將會產生一種無形的深遠的傷害。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情商低,但是有些爸媽的教育方式忽視孩子情緒時常給孩子造成情緒傷害,造成了一輩子的情緒困擾。

孩子屢教不改,逆反,愛打架,親子關係緊張,其實這些都是情緒傷害的表現。因為情緒的即時性,當情緒表現出來的時候通常不會覺得有問題,一般是過去後才會反思。有些父母其實自身也是情緒的受害者,對孩子沒耐心、忍不住的發脾氣、過度的干預孩子,這些都是過去的成長經歷遺留的情緒反應。例如有的父母聽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煩躁,就去斥責,不讓孩子哭。其實哭是一種本能的情緒反應,是孩子解決問題和宣洩壓力的方式,是一種傷心的信號和表達。孩子一哭就讓你煩躁失去理智,其實是你繼承了你爸媽留給你的「情傷」。

有的人說:「為人父母其實是一場自我的修行,是上帝給你的一次重新的自我成長機會。」從情緒管理的角度來說,為人父母確實是一場自我的成長,自我的修行。

當孩子教育出問題,更多時候應該是從父母自身找原因,從父母的情緒問題開始。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忽視這個問題,將錯就錯的繼續下去或者期待奇蹟的出現。只是通常諱疾忌醫的結果只會收穫情緒錯亂,甚至是精神錯亂的孩子。那些雙向情感障礙,抑鬱的,甚至精神疾病的孩子,家庭教育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

《道德經》講:「有無相生。」情緒的反應,情緒問題的形成,尤其是如此。本來沒有的嫉妒情緒,在一遍又一遍的強化過程中產生了,是無中生有;當我們知道嫉妒的產生,知道它是過去經歷所形成一種的神經反應形式,慢慢的去接納它,去克服它,這是從有到無。

家庭心理學是研究家庭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家庭教育要遵循心理的規律,光喝雞湯只是治標不治本,努力堅持正確的方法才能收穫幸福的家庭。這是我開設家庭心理學公號的初衷之一,希望通過理論結合實踐幫助家長朋友解決家庭教育的實質問題,收穫幸福,讓家庭正真成為心靈的港灣!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家庭心理學》微信公眾號!

張耀炎老師簡介

資深奶爸、清華大學心理學研究生、兒童心理成長和青少年問題指導專家;

本科學習醫學和心理學,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教育工作十五年;

擅長:青少年問題指導和優勢性格培養、婚姻關係、情緒和壓力管理、教師積極心理拓展;

曾為國家電網、中國海關、中小學和幼兒園提供心理學和家庭教育的講座和諮詢服務上千次。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但通往幸福家庭之路卻是各式各樣的!

--《家庭心理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TAG:家庭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