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說僧尼過惡 違犯無量重罪

若說僧尼過惡 違犯無量重罪

分享高僧大德之法語音聲

若說僧尼過惡 違犯無量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毀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其人即違犯無量重罪。」這個不講。沒有人曉得到底犯有多重罪,只是用自我的意識觀念:嗯!大概不會怎麼樣吧!大概沒問題吧!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這個十輪經總共有十卷,唐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地藏十輪經是讚歎地藏菩薩的功德,敘述如來依地藏菩薩之所問,而由本願力成就十種佛輪,能夠破除末世的十惡輪,所以叫作《地藏十輪經》。

「佛陀告訴天藏大梵天說:」,這個是在天界說法。

「複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就是跟著我出家的。

「犯戒惡行,」有的人念惡行(xíng)。

「內懷腐敗,」就是貪嗔痴這個心不除,嫉妒,種種的恨,種種不好的心態,錯誤的觀念。因為內在懷著強烈的貪嗔痴,所以叫作「內懷腐敗」。

「如穢蝸螺,」就像骯髒的蝸牛。

「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在不能稱為一個出家人,可是他自己稱自己是出家人。

「實非梵行,自稱梵行;」自己持戒不清凈,而稱自己修梵行,有一點欺誑眾生。

「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傾覆」就是倒塌,被煩惱所征服。清凈自性、大般若智慧顯現不出來,完全被煩惱所征服,就是「恆為種種煩惱所勝」。也就是說,現出家相,但是內在的我執、我見、攻擊、傷害、貪嗔痴的煩惱,卻比他清凈的自性更強,降伏不了煩惱。

「如是苾芻,」這個「苾芻」(音bi chu)是一種草,很容易活,只要種下去一小段,它就一直拓開來。因為這個苾芻所到之處都會一直擴散、一直擴散,後來在戒經裡面就用來比喻比丘,比丘所到之處能夠弘轉大法輪,表示只要有比丘的地方,佛法就會興盛。比丘的讀音,是根據苾芻來的。因此,後來形容出家的男眾,稱為比丘。

「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八部眾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這個比丘現僧相,就是等於佛相,代表了正法。就算他沒修行,破了禁戒,行種種的惡行,一切的天、龍、人、非人都必須要恭敬禮拜、供養。因為他就是善知識,能夠示導無量功德伏藏。這個「伏藏」就是埋藏在地中的一個寶物,比喻眾生本具的佛性。

譬如說,貧女不知道自己家裡有伏藏,等到有智慧的人告訴她,你家本來就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你把它挖掘出來,你不就變成很富有的人嗎?這個貧窮的女子,聽有智慧的人開導,就把它挖出來,變成富家女了。這個比喻就是說,在座諸位都有佛性,只是沒有開發出來。現在雖然很貧窮,只要有一天開發出來了,你就成佛,就在一剎那之間。萬法必須回歸當下,悟了就在一念之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聖學堂 的精彩文章:

極樂世界沒有戰爭、地震、生老病死
沒有智慧就如愚痴

TAG:三聖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