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晨碑是崇孔的豐碑,整體上規範典雅,有「廟堂之氣」

史晨碑是崇孔的豐碑,整體上規範典雅,有「廟堂之氣」

《漢史晨碑奏銘》,又稱《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漢史晨謁孔嚴後碑》、又稱《史晨後碑》,兩碑同刻一石兩面。〈史晨前碑〉奏銘建寧二年碑刻後,又追述建寧元年到官,刻在背面。有謂先刻元年,轉後面。前碑,隸書,無額,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後碑,隸書,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山東曲阜孔廟。〈史晨前後碑〉為著名漢碑之一,碑字結體方整,端莊典雅。筆勢中斂,波挑左右開張,疏密有致,行筆圓渾淳厚,有端莊肅穆的意度,其挑腳雖已流入漢末方棱的風氣,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滯。清方朔以為〈晨史碑〉」書法則肅 括宏深,沈古遒厚,結構與意度皆備,洵為廟堂之品,八分正宗也「(見〈枕經堂題跋〉)。何紹基說:」東京分書碑尚不乏,

八凡遇一碑刻,則意度各別,可想古人變化之妙。要知東京各碑結構,方整中藏,變化無窮,魏、吳各刻便形板滯矣「(〈史晨碑〉跋)。此本「秋」字完好,為明拓精本

現代書家費聲騫評《史晨碑》:「此碑筆姿古厚樸實,端莊遒美,歷來評定為漢碑之逸品。磨滅處較少,是漢碑中比較清晰的一種。《前碑》結字似略拘謹,《後碑》的運筆及結字比較放縱拓展。總體而言,《史晨前後碑》的字體規正,屬漢隸中普通平正的書法,是當時官文書體的典型,宜於初學入門。」

出東曲阜孔廟,建於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隨著孔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孔廟的規模也不斷擴大,現在已經是佔地21.8萬平方米,包括三座大殿、一閣、一壇、三祠、兩廡、兩堂、兩齋、五十四座門坊的建築群。它收藏曆代碑刻二千多塊,成為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是全國四大碑林之一。

《史晨碑》是孔廟珍品,與《禮器碑》《乙瑛碑》一起,並稱為孔廟三大名碑。

建寧二年三

月癸卯朔七

日己酉魯相

臣晨長史臣

謙頓首死罪

尚書臣晨頓

首頓首死罪

死罪臣蒙厚

恩受任符守

得在奎婁周

孔舊寓不能

闡弘德政恢

崇壹變夙夜

憂怖累息屏

營臣晨頓首

頓首死罪死

罪臣以建寧

元年到官行

秋饗飲酒畔

宮畢復禮孔

子宅拜謁神

坐仰瞻榱桷

俯視几筵靈

所馮依肅肅

猶存而無公

出酒脯之祠

臣即自以奉

錢修上案食

醊具以敘小

節不敢空謁

臣伏念孔子

乾坤所挺西

狩獲麟為漢

製作故孝經

援神挈曰玄

丘制命帝卯

行又尚書考

靈耀曰丘生

倉際觸期稽

度為赤制故

作春秋以明

文命綴紀撰

書修定禮義

臣以為素王

稽古德亞皇

代雖有褒成

世享之封四

時來祭畢即

歸國臣伏見

臨璧雍日祠

孔子以大牢

長吏備爵所

以尊先師重

教化也夫封

土為社立稷

而祀皆為百

姓興利除害

以祈豐穰月

令祀百辟卿

士有益於民

矧乃孔子玄

德煥炳光於

上下而本國

舊居復禮之

日闕而不祀

朝廷聖恩所

宜特加臣寢

息耿耿情所

思惟臣輒依

社稷出王家

谷春秋行禮

以共煙祀余

胙賜先生執

事臣晨頓首

頓首死罪死

罪臣儘力思

惟庶政報稱

為效增異輒

上臣晨誠惶

誠恐頓首頓

首死罪死罪

上尚書

時副言大傅

大尉司徒司

空大司農府

治所部從事

昔在仲尼汁

光之精大帝

所挺顏母毓

靈承敝遭衰

黑不代倉周

流應聘嘆鳳

不臻自衛反

魯養徒三千

獲麟趣作端

門見征血書

著紀黃玉響

應主為漢制

道審可行乃

作春秋復演

孝經刪定六

藝象與天談

鉤河擿雒卻

揆未然魏魏

蕩蕩與干比

相河南史君

諱晨字伯時

從越騎校尉

拜建寧元年

四月十一日

戊子到官乃

以令日拜(謁)

(孔)子望見闕

觀式路虔跽

既至升堂屏

氣拜手祗肅

屑僾彷彿若

在依依舊宅

神之所安春

秋復禮稽度

玄靈而無公

出享獻之薦

欽因春饗導

物嘉會述修

璧雍社稯品

制即上尚書

參以符驗乃

敢承祀余胙

賦賜刊石勒

銘並列本奏

大漢延期彌

歷億萬

時長史廬江

舒李謙敬讓

五官掾魯孔

暢功曹史孔

淮戶曹掾薛

東門榮史文

陽馬琮守廟

百石孔讃副

掾孔綱 故尚

書孔立(當為「翊」字)元世

河東太守孔

彪元上處士

孔褒文禮皆

會廟堂國縣

員冗吏無大

小空府竭寺

咸俾來觀並

畔官文學先

生執事諸弟

子合 九百七

人雅歌吹笙

考之六律八

音克諧盪邪

反正奉爵稱

壽相樂終日

於穆肅雍上

下蒙福長享

利貞與天無

史君饗後部

史仇誧縣吏

劉耽等補完

里中道之周

左牆垣壞決

作屋塗色修

通大溝西流

里外南注城

池恐縣吏斂

民侵擾百姓

自以城池道

濡麥給令還

所斂民錢材

史君念孔瀆

顏母井去市

遼遠百姓酤

買不能得香

酒美肉於昌

平亭下立會

市因彼左右

咸所願樂

又敕瀆井復

民飭治桐車

馬於瀆上東

行道表南北

各種一行梓

假夫子冢顏

母開舍及魯

公冢守吏凡

四人月與佐

大周天授二年二月廿

三日金台觀主馬元貞

弟子楊景初郭希玄奉

敕於東嶽作功德便謁

孔夫子之廟題石記之內品

官楊君尚歐陽智琮

宣德郎行兗州都督府倉曹參

軍事李叔度

釋文

史晨前碑

建寧二年,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魯相臣晨,長史臣謙,頓首死罪上尚書,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蒙厚恩,受任苻守,得在奎婁,周孔舊寓,不能闡弘德政,恢崇壹變,夙夜憂怖,累息屏營。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以建寧元年到官,行秋饗,飲酒畔宮,畢,復禮孔子宅,拜謁神坐,仰瞻榱桷,俯視几筵,靈所馮依,肅肅猶存。而無公出酒脯之詞,臣即自以奉錢,—則,修上案食醊具,以敘小節,不敢空謁。臣伏念孔子,乾坤所挺,西狩獲麟,為漢製作,《孝經援神挈》曰:「玄丘制命帝卯行。」又《尚書考靈燿》曰:「丘生倉際,觸期稽度為赤制。」故作《春秋》,以明文命。綴紀撰書,修定禮義。臣以為素王稽古,德亞皇代。雖有褒成世享之封,四時來祭,畢,即歸國。臣伏見臨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長吏備爵,所以尊先師重教化也。夫封土為社稷而祀,皆為百姓興利除害,以祈豊穰,《月令》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矧乃孔子,玄德煥炳,光於上下。而本國舊居,復禮之日,闕而不祀,誠朝廷聖恩所宜特加。臣寢息耿耿,情所思惟。臣輒依社稷出王家榖春秋行禮,以共煙祀,余賜先生執事。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儘力思惟庶政,報稱為效。增異輒上。臣晨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上尚書。時副言大傅、大尉、司徒、司空、大司農府治所部從事。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顏母毓靈。承敝遭衰,黑不代倉,流應聘,嘆鳳不臻。自衛反魯,養徒三千。獲麟趣作,端門見徵,血 著紀,黃玉響應。主為漢制,道審可行。乃作《春秋》,復演《孝經》。刪定六藝,象與天談。鉤《河》摘《雒》,卻揆未然。巍巍蕩蕩。與乾比崇。

史晨後碑

相河南史君諱晨字伯時,從越騎校尉拜。建寧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乃以令日拜謁孔子,望見闕觀,式路虔跽,既至升堂,屏氣拜手。祇肅屑僾,髣髴若在。依依舊宅,神之所安。春秋復禮。稽度玄靈,而無公出享獻之薦,欽因春饗,導物嘉會,述修璧雍,社稷品制。即上尚書,參以苻驗。乃敢承祀,餘胙賦賜。刊石勒銘,並列本奏。大漢延期,彌歷億萬。

時長史廬江舒李譚敬讓,五官掾魯孔。功曹史孔淮,戶曹掾薛東門榮,史文陽馬琮,守廟百行孔讚,副掾孔網。故尚書孔立元世,河東太守孔彪元上,處土孔褒文禮,皆會廟堂,國縣員冗吏無大小。空府竭寺,咸俾來觀。並畔官文學先生、執事諸弟子,合九百七人,雅歌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諧,蕩耶反正,奉爵稱壽,相樂終日,於穆肅雍,上下蒙福。長享利貞,與天無極。史君饗後,部史仇誧,縣吏劉耽等,補完里中道之周左牆垣壞決,作屋塗色,修通人溝。西流里外。南注城池,恐縣史斂民,侵擾百姓,自以城池道濡麥給令還所斂民錢材。史君念孔瀆顏母井去市遼遠,百姓酤買,不能得香酒美肉,於昌平亭下立會市,因彼左右,咸所願樂。

又勑: 瀆井,復民餝治,桐車馬於瀆上,東行道,表南北,各種一行梓。假夫子冢顏母開舍及魯公冢守吏凡四人,月與佐除。大周天授二年二月廿三日,金台觀主馬元貞,弟子楊景聖,郭希玄奉敕於東嶽作功德,便謁孔夫子之廟,題石記之。內品官楊君尚,以歐陽智琮,宣德郎行兗州都督府倉曹參軍事李叔度。

賞析

其一,具有飛動之美,往往「若飛動在天」,得「魚翼鳥翅翩翩自得之狀」。如「史」、「乃」、「奎」等字,斜向的撇捺,弧度特別大,極意向兩邊伸展,構成了「如翚斯飛」的形象意態,並帶有裝飾性的誇張美。這種結構處理,使撇捺間形成大塊空白,顯得空靈飛動,風神逸宕。

其二,隸法嚴密,四滿方正,顯得典雅端秀。如「三」、「坐」、「品」等字的結構,四角撐滿,下部又略寬於上部,字體端莊平穩,顯示了隸貴平正的典型特點。又如「罪」、「日」、「國」、「尚」等方形字,左右兩豎互相揖讓,弧背向外,成內抱之勢,從而顯得飽滿,而「月」、「門」、「自」等長方形的字,以及「頓」、「首」、「頁」等長方形的偏旁結構,兩邊豎畫則成弧背向內,成束腰外抱之勢,結構顯得更為嚴密。《史晨碑》這些帶規律性的寫法,與東漢早期的《鄐君開通褒斜道刻石》、《裴岑紀功碑》、《石門頌》等相比,可以看出已有了明顯的規範,變成隸法謹嚴的官方書體。

其三,以「左斂右舒」結字取勢。如「見」、「先」、「元」、「克」等字,收縮左撇,舒展右捺。一張一弛、一擒一縱,不僅以此表現筆畫的差異性,同時以強烈的對比,突出右捺的舒放與飛動,使個性十分明顯。又如「書」、「肅」、「壽」等字,以雉尾橫畫為主筆,縮其左端與其它橫畫上下相平齊,而伸其右端,極意舒展,使方塊字中一筆孤放,不落俗套,別具新意。這一筆很有特色的處理方法,還在整個字形結構中起到了疏密的調節與堅實的槓桿作用。似乎承托眾多的筆畫,而又絲毫沒有負擔過重之狀與偏側不穩之感,謹嚴而又不拘束,有「峨冠博帶,雍容肅穆」之風。當然,在整個《史晨碑》中也有少數變例,但總的說來,都採用了「一舒一斂」的取勢規律。

《史晨碑》刻鑿精工,從現存的拓本中,依然可以領略到較多的書寫筆意,分辨出用筆的輕重頓挫和曲直流轉的變化。例如:該碑「點」的映帶呼應與布勢的種種變化都清晰可見。如「年」字,時作方筆直點,時作圓筆曲點;「胙」字作方筆斜點;「玄」字作方筆斜折點等,隨勢布點,姿態迥別。又如「畔」、「益」等字作背勢點;「首」、「精」等字作向勢點;「正」字以一斜一正取勢作點;「爵」、「之」等字作順勢點等等,這些因字導勢,顧盼生情的點畫,顯示了書寫者十分嫻熟的用筆技巧。

《史晨碑》在用筆上最為顯著的特點是方圓並重。方筆以切鋒重入後,再衄鋒運行。落筆峻削方飭但筆道仍然渾圓厚實。圓筆用逆鋒鋒輕入後,轉筆回行,點畫蘊藉而富有動感。加上雉尾開拓,波勢柔和,使人有「婉婉緩緩,視之不足,稜稜凜凜,常有生氣」之感。如橫畫,雖然以方圓結合,藏露隨宜,端正平和為主,但細看卻十分講求輕重向背的變化。如「祀」、「縣」作重起輕收;「興」、「依」作輕起重收,「經」、「援」輕重起收兼而有之;「執」字作粗細強烈對比;「垣」、「通」以斜取勢;「死」、「不」作弧背向上;「年」「行」、「麟」作弧背向下;「臣」「曰」、「成」作相背之勢。這許多豐富的橫畫用筆,體現了《史晨碑》平正多變的用筆特點。又如豎畫,「利」、「居」、「光」、「制」、「神」等字起筆處作斜側狀,似古藤虯松,勁節糾結,直中有曲,柔中有剛,線條富有彈性和力感。「物」、「即」、「除」等字作弧背向右,「來」、「臣」、「精」、「作」等字作弧背向左;「敝」、「刪」等字豎畫作相反相成之勢等等,都以不同的曲線形態,給人以一種動感,使凝鍊的運筆不板滯,與結構上「如翚斯飛」的飛動之美相映照。

《史晨碑》是崇孔的豐碑,整體上規範典雅,有「廟堂之氣」。但結構、用筆上「變化若龍」,並不刻板質直,故使該碑受到歷來書家的推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一覽 的精彩文章:

九成宮醴泉銘碑被歷代書家奉為「歐體」的楷模
鮮於璜碑是迄今發現的保持完整、字數最多的一通漢碑

TAG:書畫一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