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博珍藏篇之六十二:中興金墓出土的玉器——玉人

龍博珍藏篇之六十二:中興金墓出土的玉器——玉人

1973年,黑龍江省考古工作隊在綏濱縣中興公社東十七公里處調查了一座古城址,同時,在古城西北方向約半公里處發現一處金代墓群。之後,在相關部門協助下,考古工作人員先後共發掘了其中的十二座墓,出土了300多件文物,有陶、瓷、銅、鐵、金、銀、玉、樺皮、漆器等各種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為研究金代黑龍江流域的歷史文化,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在這處金代墓群的八號墓中出土了一枚金代「大定通寶」,為斷代提供了一定的依據。據記載,「大定通寶」是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所鑄,墓中出土的大定錢是仿宋徽宗大觀錢鑄造的,文字仿瘦金體。當時,女真人雖有自己的文字,但卻通行漢字,銅錢上均鑄漢文,故有學者認為八號墓為金代中、晚期墓葬。

而其他墓葬出土的銅錢,上限起自公元995年,下限至公元1110年,相差一個多世紀,還有的墓葬未出土可供斷代的文物,因此,對這些墓葬的準確年代,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根據墓群出土文物的風格,綏濱中興墓群年代大致在遼金時期,且更偏向金代。

黑龍江省博物館所收藏的一件玉人,則出土於這綏濱中興墓群的七號墓,現為國家一級文物。玉人由一塊雜色青花玉雕琢而成,料質溫潤透明,泛光澤。其頭、頸部為青色石料,自頸部到腳部,褐色斑點錯落其間,尤以右腳為最,呈褐墨色。它通高4.9厘米,寬為1.9厘米,厚則有0.8厘米。

玉人呈站立狀,頭頂烏紗,著無領敞胸短衫和寬鬆燈籠褲,右腿微曲,左腿抬起,作跳躍狀。它兩眼正視前方,嘴微啟含笑,神態悠然自得;頸部帶一項圈,右臂自然下垂,左臂抬至胸前,左手執一芭蕉葉,葉莖紋絡清晰可見,葉絕大部分搭至頸後背部。

此玉人構思生動,琢工細膩,實為金代一件不可多得的以人物形象為主題的玉雕精品,對研究黑龍江地區金代女真人服飾、風情和雕刻技法等有一定價值。(馮 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熱血街舞團》鹿晗王嘉爾選人再陷糾結 陳偉霆宋茜嚴格要求舞者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驗血驗尿方法 及早發現自閉症兒童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