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孩子不是用來養老的」
「我生孩子不是用來養老的」
文 | 嫣然
所有被催生的人一定聽過這句話:養兒防老。
對這種說法我特別反感。要養老,買保險啊!為什麼把孩子當養老工具?
他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為了讓孩子成為養老工具,孩子的興趣愛好,他們要左右:喜歡那些東西有什麼用?能掙錢么?不掙錢將來怎麼給我養老?
孩子的職業發展,他們要控制:去大城市工作?離我那麼遠,將來怎麼給我養老?
孩子的婚姻生活,他們要干涉: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沒有嫁娶一個條件好的配偶,將來怎麼給我養老?
他們控制孩子,讓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他們佔有孩子,不允許他有自己的生活。
對於養兒防老的人來說,孩子就是一種養老工具。
我身邊不少老人,因為怕拖累麻煩子女,他們說將來要去養老院養老。
所以我就更不理解一些人,年紀輕輕,有手有腳,卻早早打定主意靠孩子養老。
說他們自私吧,他們反而振振有詞:養孩子不為養老,我為什麼養他?
這話聽起來好有道理,就像養豬是為了吃肉,養狗是為了看家,沒有收益的事情,我們為什麼要做?
然而又是這種人,最善於用感情要挾孩子,喜歡大談父愛母愛的偉大。
相比較,我老家那些養豬養羊的農戶就厚道得多。
他們養豬就是為了吃肉,養羊就是為了賣羊奶。從來不會對著豬羊玩情懷,向它們訴說自己的辛苦與付出。
他們明白: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理所應該的利益交換。
你一個養孩子就是為了養老的人,怎麼就比那些養豬養羊的人高尚了呢?
真以為把功利遮一層父愛母愛的面紗,就能理直氣壯的立牌坊了?
難怪前段時間有一篇文章刷屏:你不幫我帶孩子,我憑什麼給你養老?
你對孩子充滿功利目的,就不要怪孩子長大了對你自私冷酷。
有人說,人類的本性就是自私逐利的,養兒防老無可厚非。
那麼我只能說,指望養孩子獲得養老這份收益,不現實。
前段時間跟朋友逗貧嘴,我感嘆他父母對他特別好。他心裡得意得要死,嘴上卻故意說:他們當然對我好了,以後還指望我養老呢。
我懟他:你爸媽如果把給你買的婚房賣掉,再加上退休金,不愁養老,沒準還過得更滋潤呢。
他不服:可是我能照顧他們啊!
「照顧他們?你有保姆護工專業么?」
「那些保姆護工是專業,但會騙老人錢!」
「拉倒吧,就算人家騙錢,也不過是騙了你爸媽後半生的錢,你倒好,「騙了」你爸媽一輩子的錢。
更不要提他們為了你,犧牲了多少時間精力和機會。
你媽年輕時也是愛美的姑娘,也許為了給你買奶粉,而放棄了那條看了好幾次的紅裙子;
你爸年輕時也是愛玩的小伙,也許為了給你買玩具,而只能羨慕地看著同伴嶄新的球拍。
你說,這些值多少錢?」
他沒有再回嘴,我倆都沉默了。
因為我們都意識到:
或許子女是最沒用的養老產品。
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在回報父母的恩情,而這份回報,比起他們的付出不值一提。
有人說,提錢太俗了,我所謂的養老是要孩子的陪伴。
兩年前,我父親去世了。
從他檢查出肺癌晚期,我休息了四個多月,陪伴他所余不多的生命。
先不說這份陪伴背後的經濟基礎,在醫院我聽到看到太多,為了高額的醫藥費辛苦奔波,而無法陪伴床前的故事。
這短短四個月的陪伴,在父親看來彌足珍貴。
他曾經對來看望他的朋友,特別滿足欣慰地說:
閨女小學之後,就去外地上學了。還不錯,最後畢業後回來了,她願意守著我。可是,她工作忙,我工作也忙,我們父女倆在一起的時候不多。這回我生病,閨女每天都陪著爸爸,真好。閨女沒白養啊!
父親如此卑微的滿足,讓我特別愧疚和心酸,然而更讓我難過的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依然要求學、要工作,依然沒有太多時間去陪伴他。
很多人跟我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
我們忙著求學、忙著工作、忙著戀愛、忙著結婚經營自己的小家,等到有一天我們回頭,突然發現父母老了,而自己錯過了太多對他們的陪伴。
更可怕的是,也許到這時我們卻依然被工作、家庭、孩子扯著脫不開身,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我們的子女的成長過程,也是如此。
我曾經看到過一段話: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世上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分離為目的。
好吧,你說陪伴也是一種奢侈,那我只要孩子愛我就夠了。
我朋友半年前生了寶寶,新手媽媽難免焦頭爛額、手忙腳亂。
有一次半夜,孩子發起了高燒,
老公出差不在家,她想盡了辦法,燒一直不退。
看著孩子通紅的小臉,她又急又怕:孩子不會燒壞了吧?
天剛蒙蒙亮,她就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她媽放下電話就立刻趕來了,跟她一起帶寶寶去了醫院。
醫生說孩子沒大問題,果然,回到家孩子下午就退燒了,她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
第二天很反常的她媽沒來,她打電話才知道,昨天早晨媽媽急急忙忙趕來,下樓的時候一腳踏空崴了腳。
她回想起來,昨天媽媽走路有點不自然。
可當時她的一顆心都掛在孩子身上,竟然忽視了。還好,媽媽傷的不重,可是朋友覺得愧疚極了。
隨著我們長大,
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們的心就像蛋糕一樣,被分成很多塊,能留給爸媽的只有一小塊了。
我們覺得孩子小,需要我們,可是卻常常忽略了父母也需要我們。只是大部分父母都特別懂事,
他們怕給我們添麻煩,他們竭盡所能的想為我們做點什麼。
他們給了我們所有的愛,還假裝不知道,我們已經把自己的愛,幾乎都給了自己的孩子。
我們註定要虧欠父母,就如同我們註定要被子女虧欠,這份虧欠一代代的不斷輪迴。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養孩子?
理由很多,但養兒防老無疑是最自私的一個。
朋友生了二胎,我問她:你是不是想將來老了,多一個孩子在身邊照顧,他們的負擔會輕一些?
她驚訝地看著我說:
別鬧了,我生孩子不是用來養老的。我只希望他們能健健康康長大,一生平安喜樂,可以享受生活的樂趣,可以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將來他們如果願意在我身邊照顧我,我當然開心,但是我不會因此而道德綁架,要求他們給我養老。
層次越高,越獨立開明的父母,就越不會把養育子女看做一種養兒防老的交易。
很多80後90後的父母甚至調侃說:希望孩子長大了離我們遠點,我們還有自己生活。
那些父母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們愛孩子,也愛自己。
安排
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很多人認為養兒防老天經地義。如果這是你為人子女對自己的要求,完全沒問題。
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操勞奉獻了一生,甚至一把年紀了還要幫忙照顧孩子。
我們理應孝敬照顧他們,他們養我們小,我們養他們老。
但是我們作為父母,卻不能以養老為目的而養育子女。
更何況一個家庭甚至是兩代人,培養孩子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以及無盡的耐心和愛心。
把這些付出放在其他方面,無論干點什麼,都實現富強夢了,養老自然不成問題,
就別糟蹋無辜的孩子,把他的人生當做你養老的祭品了。
世上能夠理直氣壯的雙重標準的事情不多,養老算是其中的一件。
正如馬薇薇所說的:
做子女的時候,我們要求自己做最好的子女;做父母的時候,我們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
晚情PS:
有女兒的男人實在太可怕了,之前靈寶打算給阿姨帶的,我說把次卧給阿姨和靈寶住吧,先生說不行,次卧朝北曬不到太陽,我說那把另一個主卧給她們住?他說不行,那裡傢具剛買好有味道。我說那把小會客室騰出來?他說也不行,房間太小委屈靈寶。我翻了個白眼說那只有我們的主卧才符合你的要求,要不我們把主卧讓出來?這傢伙說這是個好主意。我鬱悶了:那我們睡哪?他說大人睡哪都行。最後我把自己最喜歡的書房讓了出來才沒有被趕出主卧。好在現在自己帶靈寶,總算保住了睡主卧的權利
▼作者簡介
嫣然,溫和巨蟹女,偶爾會毒舌,做一名認真努力而有趣的女子,陪你一起遇到更好的自己。公眾號:嫣然(ID:yanranshiliu)
▲
長按
此圖(識別二維碼) 即刻購買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第三胎想讓孩子跟我姓,婆家反對,該怎麼辦?
※憑什麼只說女人現實?男人現實起來才可怕好嘛!
TAG:傾我們所能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