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坪鄉土兩味

佛坪鄉土兩味

推薦一篇往期精彩好文↓

今年的伏天氣溫高,連續多日的高溫天氣,使那些生活在大城市裡不怕熱的人都叫苦不迭,更別說像我等長期蟄伏秦嶺深山,未曾經歷過這般氣溫,怕冷更怕熱的人了。天天盼著能下一場大點的雨,氣溫能降一點,越是盼望越是沒有雨,偶然響了雷,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要麼就來點太陽雨,氣溫還是降不下來。看看還有兩天就要立秋,盼望天氣能涼快一點。雖然「秋立起來了,有二十四個秋老虎「一說,更有「伏干不算干,秋干連根剜」的農諺。但必竟「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希望立秋那天能下一場雨,應個節令,讓秋別「立」起來了。

立秋這天除了盼望能下一場像模像樣的雨,還有一件要緊的事……「換泡菜壇「,再忙也得做。家鄉的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泡菜罈子,壇沿裝水,壇內腌泡鮮豇豆、蒜苔、白菜、紅白蘿蔔、包包萊、大蒜、烏紅辣椒、黃瓜……放青鹽、生薑、鮮花椒、鮮木瓜、冰糖、薄荷、紫蘇等香料調味。不僅能長時間保存剛產出來的鮮蔬菜,還吃起來方便,非常適合秦巴山區人的酸辣口味。燒點稀飯,撈出點泡菜就可下飯;炒點泡菜調在麵條里,味也不錯;泡萊炒洋芋絲,就更別具風味了;做酸辣魚離不開泡辣椒了……

——陳永明:《鄉土生活:立秋時節的泡菜罈子》

佛坪鄉土兩味

文 |陳子煜

采南山蕨草,飲三江清水,終是不及家鄉的蒓鱸之思。不論你身在何方,家鄉食物的味道總可以在第一時間喚醒你舌尖熟悉的味蕾。自家的廚房也從來都沒有太多花哨的技巧,人生中的味覺養成從這裡開始,即使多年以後他鄉偶遇此間滋味,也難免倒緣香味憶回鄉。

折耳根

折耳根是家鄉對魚腥草的稱呼,其帶有的獨特的腥臭味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它,然而家鄉的人們卻很喜歡采其食用。魚腥草源於它那類似魚腥的氣味,至於為什麼叫折耳根大概來自於它那尖犁狀葉子的形態了。前者來源於味道,後者來自於形態,各得其所。折耳根地上的莖葉涼拌最佳,清脆爽口,唇齒間充斥著活波的滋味。母親做得涼拌澤耳根,一直被我認為是最好的味道。其製作過程也並不複雜,鹽漬十多分鐘,加入些許蒜蓉和幾節干辣椒,再淋上一燒熱油熗拌開來,魚腥味也去了十之七八。簡單的方法留住了最原始的野性,越嚼越香,下飯最妙。

小時候,春天放學之後最喜歡和小夥伴去挖折耳根,這也是我們逃避作業的常用借口,挖折耳根也就成了一種樂趣。折耳根喜歡長在潮濕背陰的地方,田埂邊和沁水的堰渠邊最多。不只採莖葉更是要掏出它那一節一節白嫩的根來,根用來和綠豆一起燉煮,夏日裡清肺去暑最好不過。相比於熗拌的滋味來說,和綠豆一起燉煮的澤耳根則顯得寡淡無味,小時候並不喜歡此般滋味。然而在母親想來滋味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對身體好,在她的監督下總得不情願的吃下大半碗去。

自從上大學之後,很少再能吃到折耳根了,偶爾在回家是吃到,卻也是大棚里種植的了。雖然味道相同,但是總覺得差了點什麼。至於後來接觸到和折耳根具有一樣風味的榴槤、臭豆腐之類,雖然風格相似,但終究「月是故鄉明」。因為不熟悉,所以無感情,並無喜歡之感。想來已是很久沒有去田埂上挖過折耳根了,家鄉已經沒人種田了,乾涸的田埂上長滿了雜草,已是很難再找尋折耳根的蹤跡了。

烏葯

兒時的味覺深植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這些滋味一旦生根發芽就很難再忘記,這是不自覺的本能。佛坪人歷來就有在冬季吃烏葯的傳統,這種習慣從何而來已無從考證了。烏葯有毒,稍有疏忽就會命送黃泉,但這仍抵擋不了佛坪人對它的喜愛。佛坪人吃的烏葯實際是中藥附子,本身具有回陽救逆和逐風祛濕的功效,卻也是大毒之品。而佛坪人食用烏葯一次就是一大碗,更是有連食數天的一直吃到開春。煮食烏葯時必須煮夠火候,一般要煮一對時也就是二十四小時才可食用,沒有煮夠火候的火候的烏葯吃了則會中毒。聽說以前煮烏葯煮好了以後都是老人先吃的,確保煮熟無毒以後才讓後輩食用。如此危險,卻仍不捨棄這種食味,這大概與江南人「拚死吃河豚」有的一比。

煮好的烏葯表皮為黑褐色,湯呈漆黑,咬開後是黃褐色。論其滋味苦的單純並不惹人喜愛,兒時並不喜食此物,現在的回味無窮竟不知是何時鐘情於它的。初食此味是奶奶的手藝,奶奶煮烏葯總要盯著爐火,夜裡也要起來四五次添柴看火,煮一次烏葯總要耗時費神的花上兩天時間。奶奶食素,和烏葯一起燉煮的只有干板栗、花生以及一些豆類,湯色濃郁,味苦而回甘。兒時雖不喜歡,但每每也被哄著吃下小半碗,成為兒時獨有的味道記憶。後來母親也煮烏葯,但用熬更守夜的苦等了,洗好的烏葯同五花肉一起放入高壓鍋,加入冰糖,封蓋燉煮六個小時就熟了。烏葯細軟粉糯,豬肉入口即化,甜苦交融中少了那一絲煙火滋味。冬日食烏葯是佛坪人葯食同源的智慧,烏葯原始的苦味融入冰糖的甜味,說不清是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如同人生的滋味。對於家鄉這種特有的味覺記憶,情不知所起,卻又一往而深。

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美食,但不管是平淡的蘭州牛肉麵,還是滋味豐富的福建佛跳牆,四方食事,終究不敵那一碗家鄉煙火。饞性千嬌,難忘的還是家鄉味道,這種味道剛到舌尖,又上心頭,讓我們分不清哪一種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END—

【本文作者】陳子煜,本名陳晨,在網路和報刊發表有散文作品等,現就讀廣西某大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村 的精彩文章:

回首來時徑,也有風雨也有晴
關羽的軍令狀,是打給諸葛亮的欠條

TAG:讀書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