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改革開放的最新承諾今天「刷屏」了全世界!然而,有個國家卻在「自作多情」

中國改革開放的最新承諾今天「刷屏」了全世界!然而,有個國家卻在「自作多情」

今天(4月10日),全世界被同一場演講「刷屏」。

上午在海南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

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省博鰲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新華社)

在這場極具信息量的演講中,習主席從改革開放的角度描繪了中國走向未來的路線圖,宣布了諸多「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擴大開放舉措,並鄭重向世界作出承諾: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多家外媒跟蹤直播了這一長達40分鐘的演講,並用「里程碑」來形容其之於未來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重要節點,以及美國對華揮舞貿易大棒的特殊時刻。

面對習主席擲地有聲的改革承諾,國內網友紛紛力挺:

與此同時,這場演講也沒有讓世界失望,面對中國「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外媒紛紛拿放大鏡「對錶」演講全文以確認紅利領域,而全球股市更是以應聲大漲態勢給出積極回應。

外媒報道今天全球股市上漲截圖

信息量太大!習主席話音剛落,外媒紛紛「劃重點」

「全世界都將豎起耳朵傾聽。」昨天的報道中,新加坡《海峽時報》表達了外界對習主席在博鰲開幕式上這次演講的普遍期待。

期待的中心無外乎兩點:

中國領導人會宣布希么樣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

貿易摩擦之下中國最高領導人又將作何回應?

也正是在這種期待下,今天習主席話音剛落,外媒就第一時間給這場演講「划了重點」。

「習近平警告,不要再回到『冷戰思維』。」

「中美貿易摩擦之際,中國承諾進一步開放。」

「沒有直接對抗,投資者們可以鬆一口氣了。」

外媒報道截圖

在以上第一時間針對演講做出的系列報道中,美國彭博社說,習近平在周二的博鰲亞洲論壇主旨演講中提到「中國對外開放一定會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還提到中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彭博社分析認為,這些幾乎是特朗普「貿易抱怨」中的所有核心問題。

BBC中文網則將習近平主席演講中的「乾貨」總結為四個要點:大幅放寬汽車、金融等行業的准入限制,主動擴大進口,加強保護知識產權。

報道進一步強調:上述表態是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和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大背景下做出的。

BBC中文網報道截圖

「習近平主席引經據典,展現了中國進一步開放經濟和承諾改革的強有力決心。」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說。

CNBC則關注到,向全世界做出改革這一莊嚴承諾的同時,習主席還在演講中提供了一系列具體可信的支撐:

其中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在上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等。

外媒以圖表形式總結中國下一步改革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領導人發表演講後,因美中貿易戰憂慮得到緩解,美國股市開盤上漲。亞太金融市場也受到了鼓勵,日本日經指數有所上漲。

對此,路透社援引澳大利亞高級外匯策略師羅德里奧的觀點認為,中國領導人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演講,緩解了市場對貿易方面的擔憂。

「開放經濟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對大家都有好處。」他表示。

事實上,很多西方金融人士都希望中國能夠堅持自身的立場。

《商業內幕》網站報道截圖

《商業內幕》網站加拿大版報道說,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加劇之際,西方國家特別是金融市場中的人士都在「緊盯」。

加拿大道明證券新興市場戰略副主席蒂漢伊表示:「我們希望中國領導人的演講能夠重申中國的立場,即關稅和反全球化政策不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

就在全世界為中國進一步改革決心叫好時,有個國家卻在「自作多情」

毫無疑問,當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中國博鰲時,美國也怒刷了一把「存在感」。

儘管習主席演講中對於中美貿易摩擦隻字未提,但幾乎所有外媒都進行了「對號入座」,這輪報道中,中美貿易摩擦不僅僅作為背景,更為外媒解讀習主席演講提供了新角度。

例如CNBC注意到,習主席在演講中提到了有些國家濫用不公平貿易處罰:「我們希望發達國家對正常合理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停止人為設限,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

CNBC報道截圖

但報道同時指出,習主席在演講中並未指出是哪個特定的國家。

《華爾街日報》也強調,中國領導人對中美貿易摩擦絲毫沒有提及。

對此《南華早報》報道認為,儘管講話中習主席自始至終沒有提到美國,但他再次強調了擁抱全球化和倡導多邊主義,這與過去一個多月貿易摩擦期間中方對美多次表態相契合。

BBC中文網報道則更進一步地推測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批評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但同時響應了美國在本輪貿易摩擦中的訴求,承諾立刻實施增加進口和放寬服務業製造業准入的政策。

但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卻認為,儘管在演講中重申了中國改革開放和降低關稅的決心,但中國並未顯露出向美國做出任何讓步的跡象。

《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而當外媒還在對中國領導人演講傳遞的信息進行審慎猜測時,緊盯這場演講的美國國內民眾乃至官員則表現出了過分的樂觀。

路透社報道說,一位觀看了習近平演講直播的白宮官員表示,中國領導人在演講中提到了汽車關稅,這給了中美雙方「進一步建立信任」的機會。

此外美國一位亞太經濟學家還認為,習近平的講話「為緩解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奠定了非常積極的基調」,並含有一些「極具建設性的信號」。

與此同時,更有不少美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自作多情」地宣判:美國已經在貿易戰中「贏了」。

「美國贏了」?那要看誰能笑到最後

而就在美國國內部分聲音將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姿態與美國對華貿易施壓聯繫在一起時,路透社援引東京財經分析師的觀點認為,中國領導人的這次演講事實上將「球」又扔給了美國。

與此同時,《華盛頓郵報》網站更進一步地擔憂:部分美國官員擔心中國的優惠條件並非面向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習主席演講結束後不久,《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文章強調,中國的發展促進了世界的發展,中國擴大開放的新舉措也將惠及更多貿易夥伴,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是「夥伴」,而違反世貿規則、動輒對別國發動貿易戰的國家顯然不在此列。

《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截圖

「這場演講,既關乎過去,更關乎未來,但惟獨與美國的施壓沒有任何關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這樣對小銳總結說。

張燕生指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在深化改革開放」。

張燕生告訴小銳,此次習主席的主旨演講向世界傳遞了兩個方面的信號,一方面是對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未來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

「這有利於讓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中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樣對遏制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和孤立主義是有好處的。」張燕生說。

而針對美國部分民眾一廂情願認為「美國贏了」,張燕生表示,「美國搞貿易摩擦,中國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贏和輸是看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中俄再次聯手,「世界的北斗」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如願以償!特朗普終於可以舉行閱兵了,只不過沒有坦克……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