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時間是怎樣一步一步進化到今天這樣的

時間是怎樣一步一步進化到今天這樣的

原標題:時間是怎樣一步一步進化到今天這樣的


時間,包括「時」和「間」。


「時」指的是時間,「間」指的是空間。

按照人們的習慣,時間常被人們描述為一根線、一條河之類的。


這種時間是形象化的,這種形象化的時間又是空間化的。


霍金曾經為了給女兒賺學費,在出版商的建議下花兩年時間寫了科普書籍,就是《時間簡史》,裡面講到了宇宙的歷史。


在古代,人們習慣性將太陽當作時間。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人開始使用日晷計時,中國人也在3000年的周朝開始使用這一工具。


時間的「時」是由左邊的"日"和右邊「寺」組合而成的,因此有種說法是時間可能是宗教的產物。


遠古時期的人類,長採用「結繩記事」也採用「結繩記日」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時候,基本確定了年、月、日的時間概念。


英文里的人的單詞是man,計算的單詞是measure,月亮的單詞是moon,月份的單詞是month,從英文可以看出這些詞語之間是有聯繫的,遠古的人類常用月來計算時間。


中國早在三皇五帝的五帝中的堯帝的時候,大約距今4300年,就已經在使用曆法,有陰曆和陽曆。我們平時都說「年」和「歲」,「年」正是指的陰曆,「歲」則是指的陽曆。

在中國的農曆中,人們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連成一條直線的那一天作為一個月的第一天,就是初一,白天最長的一天稱作夏至,白天最短的一天稱做冬至。以夏至和冬至作為基準,將一年平均分為二十四個節氣。



我們中國人經常說「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所謂」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則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傳,古代的傳說中,天上有十個太陽,這個十個太陽的名字就叫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個太陽值日,十個太陽輪流值日,一輪就是十天,也就是一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60日為一個周期。巧的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最先發明了12進位和60進位,其中就包括一年由12個月組成,一天由24個小時組成,白天十二個小時,晚上十二個小時,一個小時由60分鐘組成,還加上圓周的角度為360°。


在公元1300以前,用於測量時間的儀器主要有日晷和漏壺。唐代的時候,一個叫做呂才的人發明了一種四壺式漏刻。


在四壺式漏刻的水海里有一銅人手裡拿著一把浮箭,浮箭上標示著刻度,一個刻度是時間大約為15分鐘,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一刻」的來歷。


在元代,有一個叫做郭守敬的人奉命在全國範圍內,從北到南,總共修建了27做觀星台,然後歷經多年的觀測與推算,編製出了一部曆法《授時歷》,該曆法一年為365.2425天,精度與公曆《格里高利曆》相當,但比西方整整早採用了300多年。



時間,有它的空間性,在農耕時代,人們依靠公雞報曉來當作鬧鐘,以喚醒清晨熟睡的人們起來勞作。

後來,人們有了鍾和鼓,中國古代的寺廟裡的鐘和鼓,歐洲教堂里的鐘,城市裡都有鐘樓和鼓樓,東西方的城市都以鐘樓作為整座城市的象徵,每逢有大事或者重要的事要宣告,都靠依靠鐘聲來傳達。


中國古代,還有打更的傳統,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打更最早起源於原始的巫術,用來驅鬼,是地位崇高的巫師才能打的,後來演變成了社會底層的更夫的工作,這也體現出了時間更加的通俗化,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父親就曾經就是打更的。


到了工業時代,機械技術大力發展,鐘錶出現,每一件鐘表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是相同的,也是標準的。


時間,承載了世間萬事萬物,人也僅僅只是其載體而已。


一切,都是時間的函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何破之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真實的劉子業荒淫殘暴,臨死之前玩射鬼,鬼射完了,自己也很快慘死
魏晉風度之尿撒於身而面不改色

TAG:如何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