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化」概念結論小引——兼論「文」「武」關係

「文化」概念結論小引——兼論「文」「武」關係

「文化」堪稱學術界最為紛繁複雜的概念,有不下幾百種之說。究其原因,有客觀的,有主觀的。客觀來於文化概念指向的複雜性、廣泛性及其本身在學術研究中的重要性;主觀源自人們認識的角度、層次、立場、出發點等的不同。對文化概念的探討雖多如牛毛,但絕大多數是出於自己研究或論證的需要而作的所謂梳理探究,各自的定義亦均基於自需,從而缺乏真正試圖而作的總結性議論。對於文化的概念,儘管或許真的無結論可言,本文仍擬作嘗試。嘗試的結果或許沒有意義,但動機與過程或可引發人們多一點的思考,加之篇幅所限,思考局促,故曰「小引」。

本文或不可成功,但欲成此功,仍避不開用歷史的、全面的、聯繫的觀點來審視問題,此琅琅上口的馬克思主義思考方法,人們在探究文化概念時卻往往「熟說」而「未用」了,今不揣淺陋,權作一試。

「文化」二字中,用意幾乎無變的是「化」字,故先論。「化」本義為改易、生成、造化,《莊子·逍遙遊》:「化而為鳥,其名曰鵬。」《禮記·中庸》:「可以贊天地之化育。」《黃帝·素問》:「化不可代,時不可違。」因而,「化」的意思指事物形態或性質的改變。

「文化」當中,主要變化的是「文」字,故著重議論。「文」,線條交錯成字形,《說文解字》:「文,錯畫也,象交文。」原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易·繫辭下》:「物相雜,故曰文。」《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動用(用作動詞)之後指在某物上畫「文」以增美,如「文身」,如抽象化使用的「文過飾非」等。

第二,由於上義,後便用「文」指稱文字,乃因中國原始文字由縱橫交錯的線條組成。想來後用「文化」翻譯西文culture,便應以「文」有此意為原因之一。因在論及一個民族的脫離野蠻時,往往以有無文字為首要考量。比如,說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化,便需五千年文字之佐證。再如瑪雅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均需有文字的產生與記載。這是因為,首先,人們深信,只有產生了不斷成熟的文字,一個民族才有可能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才有可能更好地改造自然和自身(反過來也正體現了該民族改造客觀和主觀世界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其次,人們早就發現,文字超越時空所表達的語言具有概括整理表達說明一種文化中一切文化特點的功能。

第三,由文字之意引申為文字的表述結果,如尺牘文牒、禮樂制度、經文典籍、文學作品、品鑒議論等一切以文字展現出來的東西。

今人常說的某人因沒上過學所以「沒文化」,實用第二與第三義,指該人不識字,不懂得字所承載的知識。由此亦可見口頭傳承的力量,儘管經一再演繹後,今人書面上的「文化」之義早已超脫此義,但仍可在口語尋得足跡。

第四,指與前義同起「化人」作用的事物,如象徵符號及各種不以文字形態呈現的倫理精神、科技成果、藝術娛樂、身體運動、攻防之術等。儘管文字仍可以表述或承載他們,但其主體價值並不是以文字形態表現的,他們有自己特有的以展現自身價值為主要取向的表達形式。之所以用「文」代指所有文化子系統,是因為他們同具有「化人」的社會功能,而在所有的子系統中,「文」是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這就像中國以「打拳」代指武術一樣,實際上中國武術不只是用拳,但因主要是用拳,所以便用「打拳」來代指。演至此義時,「文化」一詞出現,指用文去感化、改造人,與「武力征服」相對。《說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文選·補之詩》:「文化內輯,武功外悠。」此時,「文」與「武」仍非對立,而是包含關係。與武對立的實是「文化」,即「以文化之」,因為武即是「以武誅之」。而實際上,武也可以化人,如對敵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對己可以提升精神、強健體魄、塑造人格等,而文也可以「誅人」,如「一桃殺三士」、「舌戰群儒」、用計殺人、三十六計、兵法謀略等,只不過「誅人」主要地、直觀上用「武」,「化人」主要地、直觀上用「文」而已。

第五,「文化」縮為「文」,「武力征服」縮為「武」,文武遂對立。如「文武兼備」「文武百官」「文治武功」等。

第六,為翻譯西文culture,將「文化」偏義為「化」,即「人化」,意指「人化的成果」,即人改造自然、主觀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及其過程、手段、動因、影響等)。此「文化」看似翻譯地恰如其分,實際上與原概念相去甚遠,原意為「以文化人」,此時意為「人化之果」。只不過前者「化人之文」與後者「人化之果」大有同一,才讓人思來理所當然。我國學者還提出此義的「三層面說(物質層、制度層、精神層)」。西文之culture詞源有好幾重意思:耕種、居住、練習、注意、敬神等,其中最基本的是指經過人為加工的東西。其實強調物質生產領域,至今我們仍能從「農業」(agriculture)「園藝」(horticulture)等詞中看到culture的這層意思,即「獲得食物的方式」「種植的方式」等。而中文之「文化」即便被「生搬硬套」,亦實強調精神領域(因為本來便主要是文字等所承載的精神來化人的)。這大概就是「三層面說」提出者為中國學者的原因。這也體現了學術交流單向西方化之後的國際化、全球化。

第七,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上升為一種視角,一種高度,一種方法,如「文化解讀」「文化思考」「文化焦慮」「文化闡釋」等,進而形成「文化學」以回答「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以及「能怎樣」「會怎樣」「應怎樣」等全方位、深層次的問題。

總之,「文化」概念是歷史的,且各層次內涵在當下同時存用,中西交融後更演變得交錯龐雜。

人們當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界定文化的概念,但其前世今生卻是如何,似乎不應不知。

文既小且拙,但願拋磚引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薊門拳社 的精彩文章:

使用電腦觸摸板引發的武術思考

TAG:薊門拳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