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醫院專家教您:如何早期發現和預防腎臟病

北京醫院專家教您:如何早期發現和預防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已經成為全球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糖尿病後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公害,其醫療費用高昂,病死率也很高。然而,目前對CKD 的認知率、診斷率、治療率仍然很低。CKD早期表現往往相當隱匿,多數患者起病時無明顯癥狀,不容易引起重視,部分患者在發現時已經進入終末期腎病,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因此積極控制CKD 的發生、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公共衛生任務之一。

如何早期發現腎臟病呢?

首先,應關注早期信號。雖然大多數CKD 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但是還是會有部分患者出現一些癥狀,比如疲勞、乏力,眼瞼、顏面、雙下肢水腫,尿中泡沫增多、尿色異常、排尿困難或疼痛、夜尿增多等,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儘早就醫。如果腎功能減退可能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腰痛、血壓升高(特別是年輕人)、呼氣帶尿味、皮膚瘙癢、肌肉震顫、手腳麻木、嗜睡、反應遲鈍等,這時應去醫院做腎功能檢查。

其次,應進行定期體檢。其實,定期體檢是在健康人群中發現慢性腎臟病的首要方法,健康人需要一年檢查一次尿常規和腎功能。定期體檢的項目主要包括尿常規、24 小時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血肌酐和腎臟彩超等。

第三,應針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易患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壓病及糖尿病患者、代謝性疾病(如肥胖、高尿酸血症、血脂異常)患者、有腎臟病家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全身性感染患者、年齡超過65 歲等。這些人群應當密切關注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標,至少每半年監測一次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及腎功能,以便早期發現腎損害。

疾病「三分防」「,七分治」,預防很重要!

1、要有效地進行慢性腎臟病的預防,首先要知道哪些危險因素可以加速腎臟病的進展。這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蛋白飲食、營養不良、持續蛋白尿、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感染、藥物、尿路結石等。

①人體每天吃的食物(主要為蛋白質),最後產生的肌酐和尿素氮等代謝產物都需由腎臟負責排除,因此,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負擔。

②蛋白尿是腎臟病發生髮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出現蛋白尿應及時去醫院腎臟專科進行診治。

③控制高血壓。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持續破壞腎臟血管,引起腎小球內「三高」現象,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從而引起腎功能減退。

④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嚴重及病程長時,腎小球逐漸硬化、纖維化,出現蛋白尿和腎臟功能減退,發展為糖尿病腎病。

⑤避免感染。咽喉部、扁桃體或消化道等部位發生感染時,應立即根治,以避免引起腎小球腎炎。

⑥女性懷孕前進行尿檢及腎功能檢查可避免某些腎臟疾病的發生或加重,因為懷孕時腎臟負擔明顯加重,會導致腎臟功能障礙。

大家一定要積極控制以上這些危險因素,從而延緩腎臟疾病進展。

2、其次我們要了解危害腎臟的壞習慣有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包括吃得太咸、飲料代替白開水、大量喝啤酒、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吃的太甜太油、酒後喝濃茶等。不良的行為習慣有濫用藥物、經常憋尿、暴飲暴食、吸煙、經常熬夜、不運動等。

①切勿過度疲勞。人在疲勞狀態下,加上工作、精神緊張,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導致細菌、病毒感染,引發腎臟損害。

②切勿暴飲暴食。每天適量喝水、不憋尿,可防止尿路感染和腎結石。

③避免長期和大劑量使用止痛藥物。止痛藥物可以緩解癥狀和痛苦,但都有腎毒性,如果長期使用,對腎臟造成嚴重傷害的概率極高,而且腎臟的損害是不可逆轉的。

④切忌未經醫師處方亂服藥。不僅是西藥,有些中藥,比如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已證實有腎毒性,應避免服用。

這些壞習慣都會逐漸影響腎臟,加速腎臟的損傷,一定要及時糾正!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我們要積極預防腎臟病,改掉危害腎臟的不良習慣,關注早期信號,定期體檢,及早發現腎臟病,及時接受正規治療,提高生活質量,讓生活更加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醫苑 的精彩文章:

近視眼老人不會患老花眼?沒那麼簡單!

TAG:保健醫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