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利用因果法則消災免難?

如何利用因果法則消災免難?

在佛法中有很多概念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但往往卻理解錯了的。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因緣果報,也就是因果的概念。

普通人對於因果的概念大概就是善惡有報: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如果相信來世的則會認為這個結果可以到下一世才出現。

其實佛法講的因緣果報、因果定律並非如此,嚴格說來甚至完全不同。佛法所謂的因果法則,可以理解為種子(因)在適合的條件(緣)下逐步成長,最後結出果實(果)。

因就是種子。我們從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想過的內容都會成為種子、業因。比如我想賺點錢、或者我要去某個地方玩,這都是因。我們說的話、做的每件事情,都會成為種子(因)。

一顆種子,要有適合的土壤、陽光、水分才會成長、結果。在各種條件的配合下,種子逐步成長最後結出果實,這個過程就彷彿我們造作的業因,聚集各種助緣,最後得到結果

什麼是緣呢?同樣是我們的身語意三業,做得事、說的話、思想的內容。這些不僅僅是種子,同時還是其它種子的緣、助力。

比如一個人想去某地遊玩,這是個想法(因),正好他有錢、有福報、有時間、天氣、環境都合適,這些是緣,於是順利成章的就去了(果)。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因緣果報往往不是這麼簡單的一條直線,而總是糾纏在一起的,前一果可以成為後一因,也可能是促成另外一果的助緣。

例如,前面所說的去旅遊的人,因緣和合,他順利的出去旅遊了,但是沒想到他從前欠了別人的賭債,結果在旅遊的地方遇到債主,被債主打了一頓。於是去遊玩這件事情,雖然是他當初想法的果,同時又成了另外一個因果鏈條中,他被打的緣,成為了被打這一果報的一個助緣。

因果就是如此運行,每個因都在適合的條件下發展,同時又對其它的因的發展起著作用,相互纏繞、相互影響。非常複雜,複雜到我們普通人難以想像的地步。

如果非要用比喻來講:每個人的因果都如同一片沒有盡頭的森林,無數的種子、無數的發芽、開花成長、無數的果實。而果實則繼續變成種子。不同的植物之間又相互纏繞、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或者也可以比喻成一張沒有邊際的大網、上面縱橫交錯著種種因、種種緣、而這些條件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個交匯點:果報,無數的果報又繼續和其它的因緣相交匯,層層疊疊無有窮盡。

所以佛法講的因果,並不是簡單的善惡有報,而更是指出我們自身所遇到的一切事情是怎麼運行的:種下因的種子,促成種種緣的配合,變會結出果實;同時因果的鏈條是無止無盡的,也是交織在一起的。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放下對於果報的執著,而在因和緣上來努力。因為當下的每一種好的或者壞的遭遇、順境或逆境,其實都是累劫以來果報的顯現,同時也都是未來的因;而這些我們都是無法預知也無法改變的,所以對於善果,我們要感恩而不要自傲;對於惡果,則要坦然接受並至誠懺悔。同時,面對當下的順境或逆境,我們也並不是無能為力,因為我們能做出選擇,我們的心念、行為,能影響甚至決定當下的這一刻是向著好的還是壞的方向發展,進而就決定了未來的果!

所以,不管你曾經邪淫也好、墮胎也罷,或者你喝酒、吸毒、打架、偷盜,甚至犯了五逆十惡的重罪,知道了因果法則之後,不是應該畏懼或者害怕果報;如果一定要一個消災免難的良方,那也肯定不是去燒小房子,而是應該正確的理解因果法則,看淡果而重視因,在當下積極承擔,按照佛陀說的,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串習善法的方法來造作善因,讓惡因沒有開花結果的土壤甚至重業輕報,讓我們的人生向著好的、良性的方向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法真諦 的精彩文章:

風水與善心,哪個更厲害?說出來你都不信
拜佛禮儀:禮佛意義、儀軌和正確的拜佛姿勢圖解

TAG:佛法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