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世界正在獎勵愛讀書的女人

世界正在獎勵愛讀書的女人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YoYo


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靠書籍啟蒙,今天靠書籍導航,明天靠書籍開拓。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春宴朗讀音頻



01


一年前,網上有一段「網紅撕書」的視頻非常火爆。


兩個錐子臉尖下巴妝發精緻的網紅姑娘在直播平台上直播撕書,邊撕邊叫喊著「讀書有什麼用?我就不愛讀書,不讀書我也照樣開跑車,大學生還得給我打工……」


視頻一經曝光,就引起了網友的憤慨。


有人說「沒文化真可怕,智商Low到無下限」,有人說「讀書還是有用的,它至少教會了我不能娶你這樣的做老婆」,更有網友感慨「只有不讀書的人,才會說出這樣愚昧無知的話。」


這讓我想到前些年爆紅網路的一張「保潔阿姨公廁讀書」的照片。


照片里的女人穿著樸素,素麵朝天,就在公廁旁席地而坐,掏出隨身攜帶的書認真地讀。


顯然,保潔阿姨沒有那兩位網紅富裕,打扮也沒有她們精緻,但在網紅得到滿屏嘲諷之時,她得到的卻是所有人的尊重和敬畏。


讀書和不讀書的女人,對世界的認知不一樣,世界對待她們的姿態自然也不同。



02


兩周前,網上流傳著一篇六年級學生的作文。


在這篇名為《沙漏》的隨筆中,小男孩用超乎他年齡的深邃表達著對時間的理解,網友們都忍不住齊呼「神邏輯」,「逆天了」;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被小學生的文筆震驚,早在兩年前,網上就曾流傳過一位小學生把老師比作導遊而不是園丁的文章。


巧妙的是,這兩位小學生的語文老師都是同一個人,她就是微博上的紅人老師

@我們1班王悅薇


王老師是小鎮姑娘,生長在一個普通的家庭。


從小就喜歡看書,小時候因為沒錢買書甚至會直接把在書店裡看到的故事背下來。


後來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師範大學,實現了當語文老師的理想。


從教後,她也一直沒有丟掉自己看書的習慣,還喜歡與學生溝通讀書心得,並把它記錄下來,po在網上,與大家分享。


別人教給學生的是讀書寫字,王老師教給孩子們的是生活和人生,她會傾聽他們的秘密,分享他們的快樂,排解他們的憂愁,支持他們的夢想。


愛讀書的王老師教出了一群愛讀書的學生,她贏得了學生的喜愛,也贏得了家長的讚許。


培根說:「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王悅薇不僅在讀書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了自己的事業追求,更為一個個年幼的學子編織了美輪美奐的夢。



03


有這麼一個女人,魯迅贊她「雖非西施面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林語堂也說「她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到底是什麼樣的女人能夠獲得兩位大師如此高的評價呢?


相信看過《浮生六記》的人都知道,她就是陳芸娘,沈復的妻子,《浮生六記》的女主角。


芸娘是個苦命人,4歲時父親去世,從此她便與母親弟弟相依為命。


小時候沒有什麼機會讀書,但她在咿呀學語之時在父親的口授下背會了《琵琶行》,長大後只要有機會拿到書,她就《琵琶行》的文本與書上的字逐一對照,就這樣學會了認字,還學會了作詩。


芸娘雖沒有上過學,但她愛看書,對詩詞歌賦都有獨到的見解,有著獨特的生活情趣。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小小年紀的芸娘就能作出如此絕妙的詩句。


她的滿腹才情深深地迷住了富家子弟沈復,婚後沈復也經常拉著芸娘一起論文論詩,評花品月。



陳芸娘不愛金錢,不愛首飾,但對字畫非常珍視;


她賢良淑德,對丈夫關懷體貼;


她崇尚自由,不拘束縛,會女扮男裝和丈夫外出郊遊


......


洒脫大膽,率性真實。


有人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做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張小嫻的回答是:「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對於不讀書的女人來說,婚姻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對於愛讀書的女人來說,婚姻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04


有人說,金錢給人帶來的是臨時性的愉悅和滿足,讀書給人帶來的是一生的激勵和鞭策。


但其實讀書除了帶來精神上的鼓舞,更能為你創造豐厚的物質享受。


寫出《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等著名偵探小說的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汀從來都不會做家務,但她能夠在一周內就寫出一部推理小說。


這一切要得益於她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


5歲那年,阿加莎學會了閱讀,從各種兒童讀物,到報刊雜誌,以及詩歌名著,阿加莎都有極大地閱讀興趣。


起初,阿加莎並不想成為一名作家,她的夢想在舞台,但卻患有表演恐懼症,為了貼補家用,於是她開始進行文學創作。


讓阿加莎和家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一直以來的閱讀習慣讓她有了深厚的創作積累。


她第一次寫連載小說時,就賺了500英鎊,在貼補家用之餘還給自己買了一輛心儀許久的莫里斯考利轎車。


她一生高產,到60歲時,她的著作成為繼《聖經》和莎士比亞之後最暢銷的書。


「金錢滾滾而來」,阿加莎自己在給朋友的信里如此說道。  


阿加莎的傳記記者勞拉·湯普森說阿加莎喜歡花錢,對錢懷著一種絕對的敬意。


她一直牢記外婆的囑咐:「

一個女人身上一定要有錢,無論如何必須放一張五英鎊和一張五十英鎊的票子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因為你說不定什麼時候需要它。


讀書給了阿加莎創作的資本,而創作為阿加莎帶來了巨額的財富,財富讓阿加莎過上了更自由更舒適的生活,實現了週遊世界的夢想。



05


曾一度登上英格蘭王位的簡·格蕾女士年輕的時候酷愛讀書。


有一天,她坐在窗邊痴迷地讀著柏拉圖對蘇格拉底之死的描述,父母親都在花園狩獵,獵狗的狂吠之聲從開著的窗子里清晰地傳進來。


一位來訪者十分詫異,簡·格蕾女士竟然不參加他們的遊戲。


簡·格蕾卻平靜地說:「我認為,他們在花園裡的快樂不過是我從柏拉圖那裡所獲得的快樂的影子罷了。」


讀書能夠填補人知識上的不足,更能夠豐沛人的精神世界,甚至可以幫助你剷除心理上的障礙。


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講述了居住在巴黎左岸高級公寓的女門房荷妮的故事。


荷妮是個寡婦,肥胖醜陋,貧窮古怪,像一隻刺蝟一般武裝自己,提防別人。


跟所有人預想的看門人生活一樣,荷妮每天會打開電視,傾倒垃圾,打掃公寓,分派信件,日子過得一成不變。


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在結束工作後,荷妮會推開一扇密室的門,走進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那裡有成排成排的書,還有一隻與列夫·托爾斯泰同名的貓,荷妮會煮一壺茶,一邊品嘗黑巧克力,一邊研讀自己的藏書,臉上帶著白天看不見的笑意。


Steve McCurry在他的新書《On Reading》中寫道:


「閱讀者很少感到孤獨或無聊,因為書籍就像是一座避難所,一盞指明燈。在閱讀時,人們總是帶著一張明媚的臉龐。」


書籍就是女人的防腐劑和保鮮劑,能豐富內在的修養,能修鍊外在的氣質,更能夠幫助她們在漫長的歲月里抵抗孤獨。


愛讀書的荷妮從不害怕孤獨,讀書更是讓她遇到了soulmate——溫文爾雅的小津先生,她還是一隻刺蝟,但卻是一隻優雅的刺蝟。



06


許多事業成功的女性在回顧自己的發展道路時,常常會將自己成功的因素歸結為某一本書。


這些書或是給了她們抵禦孤獨和挫折的勇氣,或是幫助她們找到了前行的動力。


法國當代著名作家弗朗索瓦·薩岡就曾滿懷感激之情地回顧加纓《反抗的人》一書對她的影響。


14歲那年,薩岡曾親眼目睹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一個女孩夭亡,她無法接受上帝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她不再信仰上帝,陷入了自我懷疑的精神危機。


恰在這時,她讀到了這本《反抗的人》,發現了一個新的精神世界:儘管沒有上帝,但還有「人」,你不用信仰上帝,只需信仰你自己即可。


那一刻,她意識到了文學的神聖,並熱切而堅定地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找到了自己奮鬥終身的事業。


有人說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靠書籍啟蒙,今天靠書籍導航,明天靠書籍開拓。


對女人來說,最大的不動產不是金錢,不是房子,而是讀書帶來的知識,它能夠教會她勇敢地做夢,更能教會她詩意地棲居。


世界,正在獎勵愛讀書的女人。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幸福,就是有這3種能力
中國女人婚外情比例世界第一:將就的女人,最後都出軌了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