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將軍母被敵方捕:主公,我絕不會像徐庶一樣!結果第二天就跑路了

將軍母被敵方捕:主公,我絕不會像徐庶一樣!結果第二天就跑路了

忠於天子,做事朝廷,就會疏忽親里,少敬父母;倘若孝敬父母,侍奉至親,則又少了為天子做事的時間和精力,天子與父母,更像是魚與熊掌的關係,不可兼得,所以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

有的人為了孝敬父母,拒絕官祿,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孝子的美談;也有人為國捐軀,不惜拋家棄業,給後人留下了大無畏忠臣的形象,的確可歌可泣。

可下面我要給大家說的這兩位卻是特例,都是身在侍奉主公,家人卻在敵營,這該是何等的糾結與苦惱啊。

第一位就是眾人所熟知的三國名士——徐庶。

《三國演義》中,徐庶在劉備陣營中嶄露頭角後,便被曹操盯上了,然後曹操千方百計挖牆腳,最終將徐庶的母親抓了起來,並以此威脅徐庶來自己這裡。

徐庶作為名士,自然不會拋棄孝,離開劉備是必然的選擇,而劉備則正處於人才匱乏的時期,對徐庶的離開是相當捨不得,但又怕落下離人骨肉的罪名,一拖再拖之後,最終和徐庶揮淚而別。

走之前,徐庶舉薦了自己的好友諸葛亮,並將其大誇一番,吊足了劉備的胃口,自己到曹操門下後卻一謀不獻,一言不發,也算在忠孝兩方面做到了極致。

可我要說的另一個人呢,遇到的情況和徐庶幾乎一摸一樣,可他的做法儘管結果相同,卻顯得實在是不忠不孝,他就是畢湛。

當曹操還是兗州牧的時候,畢湛就已經在曹操身邊擔任兗州別駕,相當於直接意義上的二把手,可以想像畢湛當時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以及影響力。當時的曹操與荊州時期的劉備相差不多,畢湛在曹營的地位更有甚於徐庶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

後來曹操以殺父之仇向徐州陶謙發動進攻,陳宮卻策反了張邈迎呂布進入兗州擔任兗州牧,張邈隨後扣下曹操以及其部下的家屬作為要挾,其中就包括畢湛的老母親。

畢湛聽到自己的老母親被張邈扣押以後,悲痛欲絕,嗚呼哀哉,無心戀戰。曹操看到後,心裡也不是很舒服,對他說你想回去見你母親就回去吧,我絕不攔你。

可畢湛態度卻異常堅絕,定不會因為母親的緣故離開曹操,說:「我跟隨你曹操後,就把這一百多斤肉交給你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要實現忠必定要拋棄孝!」

這一番壯言感動得曹操熱淚盈眶,恨不得認畢湛為拜把子兄弟,倘若得到了天下,一定分他畢湛一半!

可是畢湛畢竟只是畢湛,他沒有徐庶的國士之風,更沒有縝密思考問題的方法,在說完壯言之後,沒過幾天就捲鋪蓋投奔張邈去了,對他來說,母親只有一個,而侍奉不同的主公又有何差異呢?

倘若當初畢湛的離開方式和徐庶一樣,估計就會留下一個千古美談,可他的做法,首先對曹操的承若了忠,拋棄了孝,可後來又抽了曹操一巴掌,拋棄了忠,承若了孝,到頭來,首鼠兩端,捉襟見肘。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後來打敗了張邈,又俘虜了畢湛,可曹操呢?顯出帝王風範,表示理解畢湛的做法,並且原諒了他,從此畢湛更忠心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鳴論事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經濟戰的鼻祖,領先西方2000多年,招數是「損」還是高明?
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到底有多難?看看你就知道了!

TAG:小鳴論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