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烽火驟起!美英法空襲敘利亞

烽火驟起!美英法空襲敘利亞

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晚宣布,已下令美軍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政府軍事設施進行「精準打擊」,以作為對日前敘東古塔地區發生「化學武器襲擊」的回應。對此,敘利亞政府和軍方14日表示強烈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及其盟友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是侵略行為。

特朗普當地時間13日晚9時發表電視講話,稱美軍的行動旨在對生產和使用化武者產生「強力威懾」。美方已準備對敘利亞進行「持續打擊」,直到敘政府停止使用「化武」。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說,此次美軍對敘打擊目標包括3處設施,分別涉及「敘政府化武研發、儲存設施以及指揮中心」。

敘武裝部隊總司令部14日發表聲明,指當天凌晨,美國、英國、法國對敘利亞「發起侵略」,向首都大馬士革及其以外地區多個目標發射約110枚導彈。

敘軍防空系統對來襲導彈進行了高效攔截,擊落了其中大部分,也有導彈擊中目標。位於大馬士革東北部拜爾宰地區的科學研究中心遭襲,包括教學中心和科研實驗室在內的建築受損,但未造成人員傷亡。數枚射向霍姆斯附近一處軍事設施的導彈偏離目標,爆炸造成3名平民受傷。

俄羅斯國防部當天發布公告,美英法此次對敘利亞發射的導彈未進入俄駐敘防空部隊的防空範圍內。俄軍總參謀部行動總局局長魯茨科伊表示,美英軍當天共向敘利亞目標發射103枚巡航導彈,敘防空兵用前蘇聯生產的防空武器成功擊落其中71枚。

普京說,俄羅斯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侵略行為予以強烈譴責,並將召集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召開緊急會議。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13日晚發表聲明,稱美英法三國將為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付出代價。

回應

中方敦促各方對話協商

目前在敘中國公民均安全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4日就美國、英國、法國對敘利亞發動空襲答問時說,中方一貫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有關方面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華春瑩說,中方一貫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任何繞開安理會採取的單邊軍事行動都有悖《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基本準則,也將給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增添新的複雜因素。

華春瑩表示,中方敦促有關方面回到國際法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針對美等三國表示採取軍事打擊是針對敘利亞發生的化武襲擊事件,華春瑩說,中方認為,應對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件進行全面、公正、客觀調查,得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可靠結論。在此之前,各方不能預斷結果。

「中方認為,政治解決是敘利亞問題唯一現實出路。」華春瑩說。

談及中國在敘利亞公民情況,以及他們是否受到了空襲影響,華春瑩說,中國政府高度關注他們的安危,駐敘使館同他們保持密切聯繫。目前,在敘中國公民都安全。

直擊

襲擊後兩小時,上百民眾參加聲援

「侵略不會擊垮我們」

當地時間14日凌晨4時許,家住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老城區的馬希爾在睡夢中被連續的轟鳴聲驚醒。「又爆炸了,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在這樣的響聲中醒來……」

記者在大馬士革城區看到,閃著紅光的飛彈不時射向天空,遠處煙霧升騰。敘利亞軍方在首都周邊多地部署了防空力量,第一時間對襲擊給予回應。

空襲過後兩小時,天剛蒙蒙亮,上百名敘利亞人就聚集到大馬士革地標性建築倭馬亞廣場。他們揮舞國旗,高呼「敘利亞萬歲」。路過的汽車也紛紛鳴笛,有的乘客從車窗探出身來與人群相互致意。

大馬士革大學學生阿什拉夫·法德來到廣場參加聲援活動。他手舉旗幟,大聲說道:「這種侵略不會動搖我們的意志,也不會擊垮我們的信念!敘利亞軍隊一定能夠戰勝所有陰謀,保衛我們的人民!」

「作為理智的大學生,我相信政府和軍隊有能力應對這一切,這個時候敘利亞人需要堅強。」艾哈邁德·達烏德顯得很平靜。他說,大馬士革多年來無數次被炮彈襲擊,對這樣的空襲自己不會恐懼和慌亂。

安寧苦短,戰亂綿長。敘利亞危機方才迎來一線曙光,西方的軍事干涉讓民眾希望再次墜入深淵。「7年多來,敘利亞人已經習慣了爆炸和衝突,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忍受無端的軍事打擊,」馬希爾感慨道,「但願當旭日初升,大馬士革人不再伴著炮火醒來。」

縱深

美欲通過軍事威懾爭取話語權

當地時間13日晚間,美聯合英、法對敘利亞軍事設施實施「精準打擊」。對此,國際問題專家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軍事打擊只是手段,獲取相應的政治收益才是最終目的,美國意欲通過軍事威懾,爭取未來敘利亞政治進程中的話語權,維持和鞏固在中東的地緣利益。

武力打壓巴沙爾風頭

對於特朗普執意要「動武」的原因,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研究院副院長侯宇翔分析稱,特朗普政府奉行「有原則的現實主義外交」政策,此次對敘軍事打擊,正是其基於國際和國內的雙重現實主義考量。

侯宇翔解釋稱,首先,從敘利亞局勢發展來看,由於巴沙爾政府在國內打擊反對派的勢頭向好,逐漸掌握戰場主動權,美國不惜動用軍事手段壓制巴沙爾的風頭。其次,特朗普對敘動武,也可能是為了轉移國內對「通俄門」的輿論壓力——其私人律師科恩的辦公室、住所等在9日突然遭到聯邦調查局調查。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美國在沒有確鑿證據下動用軍事手段,總的目的是為美國爭取敘利亞問題話語權,平衡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斷上升的影響力。

袁征也認為,「國內政治因素」的確是不容忽視的內部因素。「去年4月,美國就曾發射導彈襲擊敘利亞空軍基地,該軍事行動使特朗普的支持率驟然提升。不排除此次對敘打擊也有提升個人支持率的考慮。」

美俄不會碰觸基本底線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軍事打擊可能會將美俄關係推至戰爭邊緣。

侯宇翔稱,俄羅斯不願重回冷戰時期與美國長期對峙,但因雙方存在難以調和的結構性矛盾,又迫使俄必須從自身國家戰略利益出發,即便面臨美國的軍事恫嚇、外交孤立,也要力挺巴沙爾政權,對美適當展現強硬立場。袁征也判斷,現在看來俄方表態比較克制,估計其會避開正面交鋒,不會在軍事上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有可能會加大打擊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

「在對敘利亞進行精準打擊時,沒有攻擊俄羅斯駐敘軍事基地、軍事人員,避開俄羅斯人所在的軍事目標,主要打擊了所謂的『敘利亞化武基地』,說明特朗普對俄羅斯軍事力量有所忌憚。」袁征表示,雙方表面上非常緊張,但並沒有失去理性,不會碰觸基本底線。俄羅斯對美國不會「針尖對麥芒」,只要美國未對俄羅斯軍事基地發起襲擊,俄羅斯會選擇克制。

敘政治和解前景堪憂

「在敘利亞國內和平進程進入關鍵時期,美國突然發起精準打擊,無疑將對敘利亞國內政治走向產生負面影響。」袁征判斷,在各種外部力量插手下,敘利亞各派實現和解將變得更加困難。

侯宇翔稱,美英法實施精準打擊之前,敘利亞國內政治面臨的局勢原本就比較複雜,一方面敘利亞國內朝著政府軍掌控全局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國際力量尤其是周邊力量和國際輿論朝著反政府的方向發展。按照形勢發展,若特朗普的精準打擊只是針對所謂的「化武問題」,那麼,在一段時間內巴沙爾還是敘國內政治的主導力量;若是特朗普執意要推翻巴沙爾政權,那麼,未來敘利亞政府軍和反政府力量的爭鬥仍會非常激烈。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魏香鏡

策劃統籌:胡素青

本版文圖均據新華社(除署名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東莞發布」蟬聯第一 「東莞河長」首次晉位前十
橫瀝擬建「模具產業強鎮」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