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設計構圖的原理!有哪些?

設計構圖的原理!有哪些?

文/夏天 投稿

構圖從廣義上講,是指形象或符號對空間佔有的狀況;狹義上講,構圖是設計師為了表現一定的思想、意境、情感、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運用審美的原則安排和處理形象、符號的位置關係,使其組成有說服力的藝術整體。

構圖原理

設計構圖必須要從整個局面出發,最終達到整個畫面與表達意圖協調統一,即要在統一中求變化,又要在在變化中求統一。設計構圖的其他規律,大多都是從屬於這個規律。

對比

點的對比:點連續延伸的軌跡成為線,密集成片而成為面。由於疏密變化而轉化為明暗色調。線的對比:即可以作為物象的邊緣,又可獨立的表達一定的形象。 例如線的直與曲;長與短面的對比:在立體藝術中指的是形體,在平面藝術中指兩度空間的佔有。

色塊的均衡分布

色調的不均衡,可從調整形體大小進行補償;形體的不均衡,也可從調整色調的深淺進行補償。兩者在不可變動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畫面的邊沿關係的改變,進行調整,這是最常用的構圖辦法。在暗色背景前,明度與面積成反比,反之亦然。色塊面積小而與背景明度反差大,色塊面積大與背景反差小,兩著可以取得均衡。

運動與傾向

運動是有方向性的,人們觀察運動著的物體,視點往往追隨著他的運動方向而略為超前。因而在構圖中也往往需要在運動前方留有更多的餘地,在空間上形成衝擊力。

節奏

節奏猶如音樂里的輕重緩急,在造型藝術中各種形象符號的任意堆積,並不能成為意想中的構圖,只能是雜亂無章,使視覺無從適從。節奏表現形式如:深淺的節奏變化、弧形線段大小的節奏變化、線段長短排列的節奏變化、空間分割,既是形的大小節奏變化也是疏密的節奏變化。

一般畫面的高潮,在於視覺中心,是節奏變化最強的部位,視覺中心並不一定是畫面中央,而是指視覺上最有情趣的部位、也可稱為趣味中心。畫面中的其他部分應為這一中心服務。既引導觀眾的視線,逐漸趨向這一中心。節奏前後延續的變化,基本上設根據這種要求設計為漸次遞增、遞減、反覆、對照、重複等,歷經這種變化而達到高潮,然後重新經歷一定的變化,趨於平靜。

色彩與構圖

色彩的對比應充分利用對比色,根據主體的顏色,儘可能選其相對的色彩背景,這樣可以使主體更突出。色彩的純度越高,相對色之間的對比越強烈,視覺衝擊力越大。

為了使畫面色彩和諧,應避免對比生硬和過於強烈,這時要充分利用相關色和調和色。對於單一色調的圖象,由於主要由不同純度和亮度的單一色彩所構成,圖象反差小,顯得單調、呆板,此時應注意引進黑白,以增強反差,活躍圖象。

為了表達環境氣氛,常根據主題思想的要求,確定整個圖象的基調色彩。基調色彩在圖象上往往佔有較大的面積,在整體上先聲奪人。作為基調色彩,應適應主題需要,具有概括力和象徵意義。如黃色基調 -- 豐收的秋天;綠色基調 -- 春天的生機。

不同色彩的面積分布,應避免等量、對稱和凌亂。等量則無主次之分,對稱則平淡無味,零亂使人生厭。色彩的分布要有大小、主次、輕重之分。

空間分割

畫面通常由主體,陪體,環境(分前景和背景),和空白組成。畫面的布局就是研究如何使各種畫面成分佔有合理的位置,同時使之有主有次,相互關聯地構成一個整體。主體即指畫面的主要對象,是畫面內容和結構的重心。

主體的表現手法有直接和間接兩種:直接表現即給主體以最大的面積,最突出的地位,最佳照明效果。將主體以最明顯、最引人注目的形式直接予以突出。間接表現則著重於環境氣氛的烘托或渲染。突出主體的具體方法有:

較大的物體比較小的物體首先引起注意,但是物體放大一倍並不等於注意增加一倍。

刺激強度大的物體首先引起注意。

空白的留取

畫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體的需要。要使主體醒目,具有視覺的衝擊力,就要在它的周圍留有一定的空白,我國古代繪畫論說:「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也就是說在疏密的布局上走點極端,以強化觀眾的某種感受,創造自己的風格。空白的留舍及空白處與實處的比例變化,的確是一項創造性構圖的重要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智造 的精彩文章:

不甘平凡的創意腦洞!
珠寶類創意廣告 奢華

TAG:設計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