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防禦性能那麼差,宋朝的士兵為什麼卻經常在頭上戴一頂笠子

防禦性能那麼差,宋朝的士兵為什麼卻經常在頭上戴一頂笠子

宋代的士兵,頭上戴著一頂笠子。這種裝扮,很多人會覺得很滑稽,甚至懷疑宋朝的士兵是不是真戴了一頂笠子。理由是,這樣的笠子,其防禦性是很差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戴在頭上呢?

不過,我倒覺得應該不會是假的。證據如下。

其一,《水滸傳》里多次提到這種笠子,比如:「話說林沖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著一把紅纓。」「只見一個大漢,頭帶白范陽氈笠兒,身穿一領黑綠羅襖……」等等。

其二,很多當時人所畫的畫中,經常會有這種戴笠子的圖。比如《清明上河圖》上就有戴笠子的軍官。在一些宋代留下來的石刻中,也會看到戴笠子的人。

其三,宋代官修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也有戴這笠子的士兵的圖例。

那麼,為什麼宋朝軍隊會戴這樣的笠子呢?

我覺得主要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這樣的帽子容易遮陽和遮雨。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我國古代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大統一朝代。北宋的時候,燕雲十六州一帶都屬於北方少數民族國家,北宋軍隊的邊防線普遍南移。南宋的時候,由於在紹興和議中割讓了大片北方土地給金國,邊防線更是又一次南移。這樣一來,宋朝軍隊所處的環境,就應該主要在太陽很猛烈,同時雨水也比較多的南方。為了保持作戰的時候,不被太陽曬花眼,不被雨水模糊眼,因此,戴這樣的笠子是比較合適的。反而是,因為鐵制頭盔保溫性能差,在酷熱的南方不太適合。

二是從北方少數民族的帽子的引進和改造。宋代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發展得最強大的時期,由於他們經常打勝仗,因此,北方少數民族的一些打法、著裝,也引起了宋朝的高度重視。因此,北方少數民族用皮革做頭盔的辦法,也因此引進了南方。南方再根據雨水多太陽大等特點,把頭盔改造成笠子的模樣。

《水滸傳》裡面,稱這種笠子叫做「范陽氈帽」。在宋代,范陽屬於漢人與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這裡很容易在貿易中獲得北方少數民族的牛羊皮毛。因此,在這裡用牛羊皮毛來做笠子,應該是比較靠譜的。

三是宋代由於軍隊比較多,鐵制頭盔不能普遍滿足。根據一些學者的考證,宋代產鐵量還是比較大的。學者陳方正先生認為,宋神宗時期,宋代產鐵量已經達到12萬噸。宋史專家鄧小南女士認為,北宋中期的鐵產量在7.5萬噸到15萬噸之間。不過,雖說產鐵量並不小,但是宋代軍隊的人數非常多,學者虞雲國在《細說宋朝》中指出,宋神宗上台時,軍隊開支佔到全部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五。因此,鐵除了用來制武器外,用著鐵制頭盔並不夠。

(參考資料:《武經總要》《細說宋朝》《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子沒有花容月貌,還性格霸道,卻被兩位宰相追求
為什麼要把唐宗宋祖換成唐宗明祖?只因為宋朝比明朝少了一樣東西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