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面對痛苦事件?

如何面對痛苦事件?

(以下內容整理自2017年的群聊天記錄)

建群的這半年多以來,許多人會把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向我訴說。昨天又有一個群友遇到家暴,想知道我是如何處理情緒的。確實,今年以來,我自己也遇到了不少事。此次主題,就談談我個人的一點有關「如何面對痛苦事件」的心得吧。

首先,我們得在頭腦層面得明白一個很重要的道理:遇到讓我們痛苦的事件時,如果能轉化它,它就會成為你的福德,會讓你更有定力、更有智慧。如果不能轉化,便只是徒增痛苦,甚至加深對錯誤信念的執著,成為惡性循環。

煩惱是不是菩提,人蔘是不是滋養,關鍵要看能否轉化得了、為己所用。

如何轉化呢?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這句話是前幾天老屠告訴我的,是一句禪宗名言。後一句是我們道理上都明白的處世智慧——辯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離譜。但關鍵是在前一句——如果煩惱很重,就算知道不該去辯解的道理,往往也會忍不住。而如果這件事不算什麼煩惱,自然不會去辯解。

那,如何讓煩惱不再是煩惱?

其實,我想把這句話中的「忍辱」二字該為「覺照」。

「覺照」是最上乘的方法,也是唯一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方法。

「隱忍」對自己的成長幫助不大。如果有什麼東西讓你需要去忍,也說明這件事還沒有化掉,還在傷害你的身心。

去找哥們、閨蜜尋找認同,或者在頭腦層面用某個信念來寬慰、鼓舞自己(比如這是在成就我、這是我該歷的劫等等),不僅吃力,而且效果差,只能解決一時,甚至連一時都解決不了。

內鬼未除,只要一有外應,還會再次陷入痛苦。

只有用「覺」去「照」。

什麼是「覺」?它在哪兒?如何得到?

我們每個人都有都有兩套意識系統,除了大腦的後天意識,還有胸腹部的先天意識。頭腦念頭、情緒紛飛,下面有一個覺知一直在那兒。只是我們平時忙於綿綿不斷的念頭,沒有發現它而已。如果靜靜地去感受一下呼吸之間的「停頓」,會發現有一個如如不動的「在」在你的胸腹部,這個「在」其實一直在那兒,與吵鬧的頭腦鮮明的對比著。

這個「在」,就是所謂的「覺」。真正的覺知,從來與頭腦、知見無關。

如果你能回到當下那個「在」,變得「臨在」,用它去覺察頭腦上面發生的念頭、情緒,就像在看演戲。

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因為頭腦平時都一個人我行我素,沒有一個對比,它是不會覺得自己跑偏的。它需要有一個參照點。而最靠譜的參照點,一定具有不偏不倚、不陷入二元、絕對公正的特徵。這個參加點一定不能是某個信念系統,即使這個信念系統來自於最究竟的經典。只要屬於頭腦,就一定不能拿來覺照頭腦。

比如,看地球的運動,其實太陽不能作為最好的參照點,因為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的重心轉動,而銀河系本身還是在運動。

所以,如如不動的、不會陷入二元對立的覺知,是最好的參照點。

丹書萬卷,不如守一。頭腦知道再多經典的知見,都不如守住這個「一」。這個一,就是那個不二的覺知。守一又名守中,這個中,就在胸腹部。

就比如前幾天這個事,恐怕很多人都承受不了這樣的侮辱和傷害的。我看到信息的時候,莫大的冤屈感、受辱感襲來,一股能量直往頭部竄,導致頭、臉發熱。如果這個時候任由習性做主,我會去辯解、反擊;如果這個時候用一些頭腦層面的知見來自我教育、自我安撫,恐怕仍舊難免頭腦一直打架,仍舊忍不住編故事、各種情緒。

——我閉上眼睛,通過深吸氣、屏息、定靜,讓被屏蔽的覺知重新「亮」起(詳細方法見後文)。然後用它來「照」頭腦上面的念頭、情緒和能量。

用「在」來照頭腦上發生的一切,就好像看著一個小孩在那兒憑著習性鬧騰。這個潑孩兒在上面撒潑的同時,下面有個東西如如不動,沒有分別,沒有波瀾,一直在那兒。

這個時候,你正切實地明白著,這些都他娘的遊戲而已~

要麼被怪獸纏著,一直沒法通關,煩惱不已;要麼打死怪獸,讓靈魂漲分、升級。痛苦越大,轉化後的得到的福德和成長就越大。

那位群友一直不太相信我對她沒有絲毫怨恨,其實豈止如此,她現在在我面前的話,簡直想給她來個熊抱!

這件事把我對自我形象的執著攪動了起來,讓我有機會去看見它、化掉它。

這幾天,一直在享受定靜帶來的深沉的喜悅。我定在了行走坐卧中。聽音樂的時候,旋律和節奏在流動,卻好像它們來自一個跟我無關的地方。這種感覺很奇妙。

【附1】

個人認為簡單有效的達到定靜的方法(以下幾個方法結合起來)

一、靜坐

很多人說靜坐的時候雜念紛飛,覺得沒什麼鳥用。但其實可以用一些音頻來引導自己放鬆、進入較深的寂靜中,廖閱鵬之類的就可以。靜坐其實不需要每次一兩個、幾個小時。可能幾十分鐘就夠了。

二、靜坐是為了讓自己達到較深的狀態,然而要保持這種狀態,還需要靜坐之外的工作。我個人用的是:腹式呼吸。具體而言:吸氣,把「頭腦」一股腦吸到丹田,然後憋氣,把注意力放在丹田處的寂靜,然後呼氣,同時把「頭腦」呼出頭頂。

這個方法隨時可以用。

平時有個小情緒啥的,比如惱怒,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甚至不用憋氣),一兩個呼吸就把上竄到頭腦上的情緒能量釋放掉了,幾秒鐘即可恢復。

另,靜心的方法很多,我的不見得適合你。不妨多嘗試,像奧修靜心、動態靜心以及很多佛家人士的方法,都可以試試。

只要能培養出「不倒翁」的感覺,就是對的。只要還停留在頭腦層面,就是扯的。

另,很多佛教人士夜不倒單,只為時時保持覺知,試圖依此開悟成佛。但事實證明,成功率極低極低。因為這只是用來覺照、化掉執著,要成佛,得需要能量作為跳板,即所謂命功。比如點燃拙火才能進入先天意識,進而見證到那個「阿賴耶」、「元神」,進而……

我們現在還不到那一步,還得走完「煉心」、「了緣」這一步,沒必要花大量時間打坐,能時不時練習一下、遇到事的時候能有「回拉」的力量,並能比較快地進入覺照狀態就行。

當然,如果家裡氛圍不好、隔三岔五就遇到情緒爆發,那就每天打一兩次坐、並經常練習方法二吧。時刻準備著,以免事發時又被習性和情緒拐跑了。

【附2】

對於昨天在群里說自己遇到家暴的朋友,我的建議是:痛苦之時,如果無法點亮覺知,那就祈禱吧。在痛苦中祈禱,能增加自己的決心和力量。這一點我深有感觸。之前在遇到跨不過去的坎時,我會向那位修真者祈禱、向佛陀祈禱——我也要像你們一樣,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圓滿;我也要像你們一樣,燒掉所有的無明和執著。例如有一次,我在痛苦中淚流滿面地祈禱,獲得了很大的力量,然後進入了定靜和覺知。

這大概就是佛家講的「發菩提心」吧。有了菩提心,才有決心去做接下來的那些。這是前提。

第二個建議是:經常把注意力從外界環境中拉回,回到呼吸、回到胸腹部,去感受那個定靜。這樣做可以在遇到事的時候,習慣性地向內,而不再跟著事跑。

定靜是什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就在呼吸之間的停頓上,它不是狂喜、不是神通,只是一個簡單到至簡的「在」而已。

你們現在就可以感受一下。把氣吸到腹部、屏息,然後感受胸腹部的那個如如不動的存在。如果沒發現,不要灰心,去經常練習回觀,經常讓自己定靜下來,很快會發現的。這個不需要長期打坐什麼的。

發心,培養力量→練習定靜、培養覺知→情緒到來時,回到胸腹部,點亮覺知。覺知情緒的時候,它自然就會化掉,不需要頭腦層面的引經據典。

另外,佛家經常做的拜佛、合十,根源上也是為了這些目的。我自己到了寺院的時候,也會跪拜。跪下、匍匐、低頭,是為了把自己的架子放下,兩手掌心向上,是臣服、把控制交託給更高的力量。另外,我跪拜的時候還會在心裡默念:我要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像您的一樣圓滿,我要放下自己的執著,燒掉自己的無明……

合十,是用動作引導自己回歸胸腹部的那個臨在。這個可以經常做。前段時間又去山上的老吳那兒住了幾天,我們吃飯前都會合十。我會藉此機會回歸內在的覺知,並感恩遇見的一切事件。然後在吃飯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食物的味道、自己的身體感受上。這樣一天兩頓飯就完成了兩次靜心。

「先天存在感」這個詞用得很精準。那個「覺」、「在」其實就是獨立於後天頭腦(大腦)的意識體系。我們經常用一些方法來清理、安撫自己,比如零極限的四句真言,其實都還停留在頭腦層面。頭腦來安慰頭腦,總是會無力的、善變的。

唯有獨立於頭腦的「覺」能用於關照頭腦。

它不是俯視,不是在一旁的旁觀,而是從下往上去觀、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piritualJourney 的精彩文章:

TAG:SpiritualJour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