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來府、宅、家、舍、廬、寓的涵義各不同,不可混用!

原來府、宅、家、舍、廬、寓的涵義各不同,不可混用!

在一些歷史書籍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道具上寫著「某府」「某第」之類的詞句。在一些文章中也常有把人物的住所稱作「府」。這是錯誤的,因為古代「府」、「第」、「宅」有著很大的不同。

舊時稱大官、貴族的住宅,現在也稱某些官宦居住的地方,也可用於身份比較尊貴的人物住居之地,也是住宅之地的一種說法。


生活比較富裕的人的住處,宅院內分前後幾排的,一排稱為一進。「三進」、「四進」,就是三排、四排。


普通人住宅的統稱。在宋朝親王叫府,余官為宅,庶民為家。

指人們的臨時住處,也就是古代接待人的地方。


指臨時搭建的簡陋住室,沒有樑柱,沒有門楣,類似今人所說的茅屋、窩棚。


本是寄居的意思,後來稱自己家居之外的住所為寓所或某寓。

各有各的涵義,不可亂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字里千秋,字外人生
季羨林:家庭相處的二字箴言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