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空襲敘利亞是對國際立威 但不敢長期開戰否則將徒耗國力

美國空襲敘利亞是對國際立威 但不敢長期開戰否則將徒耗國力

美英法對敘軍事聯盟必「短命」

江東流

美英法對敘利亞軍事打擊來得突然,結束得也出人意料地迅速。美國防長馬蒂斯說,為時60分鐘的軍事打擊「是一次性行動」。其潛台詞是,美英法對敘的打擊已實現了戰略目的。而筆者認為,美英法對敘軍事打擊聯盟也只是一次性「消費」。

從實力看,美國完全有能力獨立對敘軍事打擊,為何要與英法聯合出手?美國如果單獨打擊敘利亞,會使其在國際戰略中的「透支」狀況更加嚴重,找到兩個幫手,能夠分擔自己的壓力。

就英法而言,一方面是英法在敘問題上不願置身事外,維持各自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是對敘軍事打擊,也成為美英法增進彼此盟友關係的契機,俄羅斯前情報人員在英國「中毒」事件已經顯露出歐洲意識到維繫傳統盟友關係的重要性。

馬克龍正面臨國內罷工抗議的壓力,而特雷莎·梅因為執行「脫歐」而在國內受到的質疑就未曾斷過,追隨美國發動一場速戰速決的有限軍事打擊,可暫時轉移國內壓力。

特朗普下令打擊敘利亞境內的目標,實際上有兩方面考慮:一是「通俄門」調查近期形成對特朗普的強勢圍攻,其試圖通過對敘軍事打擊,證明自己根本沒有「通俄」的主觀意願和必要。二是特朗普想通過此舉「立威」,顯示自己在國際上的強勢地位。但是,在特朗普證明了自己「敢打」和「能打」,向國際社會展示了自己的強勢地位後,美英法三國在軍事打擊敘利亞問題上結成的臨時聯盟,也就完成了使命。

儘管特朗普稱,「美方的打擊將持續下去,直到敘利亞停止使用化學武器」,但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雖然陷入對抗的敘利亞是一個牽制乃至拖垮俄羅斯的好地方,但烏克蘭則是一個可使美國同時牽制俄羅斯和歐盟的地方。持續對敘軍事打擊會讓中東陷入動亂狀態,雖然牽制了俄,但也將耗費美國更大的精力。

施行「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的特朗普,一直強調減輕美國海外行動負擔,降低風險。所以,長期的軍事行動與特朗普的政策主張相悖。長此以往,將會傷及特朗普民意支持的「基本盤」。而英法此次參與對敘軍事行動,都屬於「先斬後奏」,沒有充分徵得議會和民意的支持,兩國國內已經出現民眾抗議和反對派的指責。長時間的軍事行動將會令這種反對情緒進一步積累、擴散。

總之,從多方面看,美英法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聯盟必定是短命的。(作者是亞太智庫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俄軍蘇57戰機被曝飛抵敘利亞 是專門回應美軍F22?
國防部:海軍在南海實戰化演練 會實時發表遼寧艦動向消息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