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fintech攻佔東南亞路線圖:新加坡和馬來印尼有什麼不一樣

中國fintech攻佔東南亞路線圖:新加坡和馬來印尼有什麼不一樣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東南亞這兩年很熱,很多中國企業跑去那淘金,甚至最近剛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彭蕾,就是要去掌舵阿里巴巴在東南亞投資的電商公司lazada。

但,當我們談起鋪天蓋地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集體進軍東南亞」時,我們要把這個區域里的新加坡拎出來單獨看。

這個國土總面積也就比1/3個深圳大不了多少的發達國家,傳統金融基礎設施和監管環境都很完善,個人居民享受的零售金融服務較為豐富。

而最能衍生出新興金融業態的電子商務,在這裡因為傳統的線下實體零售網路過於發達,規模反而並沒有中國規模龐大。這可能說明了中國近十年走通的依靠電子商務撬動支付,再根據支付撬動個人貸款、理財等需求的路,在新加坡暫時可能很難走通。

但,新加坡對於中國野心勃勃的新生金融科技力量,依然很重要。它起著輻射整個東南亞的作用。

今日,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品鈦與新加坡大華銀行今天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華鈦科技:大華銀行為控股方,占股60%;品鈦股權佔比40%,未來兩年,大華銀行對華鈦科技的投入將達約 915萬美元。

這是國內金融科技公司首次和新加坡當地銀行以股權合資形式共同設立載體,而新加坡金管局對這項合作也批複得很快,前後大概一個多月。

品鈦和大華銀行的目標,是整個東南亞。

P2P、現金貸、移動支付很難進去的新加坡

宏觀數據上,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司長何致軒在上海銀行本月初舉辦的「一帶一路」跨境合作研討會上,透露除了一組數據,它能夠說明新加坡對我國經濟所起的作用:

中國對新加坡的投資佔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總投資額的33%;

新加坡對中國的投資占「一帶一路」國家對華投資總額的85%;

超過60%的東盟基建融資是通過新加坡銀行實現。

必然,從整個宏觀角度來看,新加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一個神奇的現象是,目前我們國家最具有標誌性的金融科技業態——移動支付,以及發展得最猛的個人信貸類(含撮合形式和現金貸放款形式)業務,目前並沒有大規模打入新加坡。

我們來看一張圖,這是中國主要金融科技公司的東南亞布局:

這張圖清晰可見,中國企業在新加坡開展的業務,要麼是當地金管局批複的資產管理類業務(而這也是新加坡零售銀行業優勢項目),要麼就是輸出純數據或者技術建模服務。

在中國最如火如荼的P2P、現金貸、支付,到目前為止都並沒有大規模展業在新加坡,而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泰國等地。

甚至今天品鈦與大華銀行發起成立的華鈦科技,首期選定的展業之地也是在印尼,模式是針對當地金融機構,推出自主研發的智能信貸評估決策解決方案,用我們能想到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反欺詐演算法等技術,提升對個人及企業的信用評估與信審決策效率。

你看,這種離信貸很近的商業模式,雖然設立在新加坡,但是展業還是在印尼而不在新加坡。

再看支付,記者專門去逛了個街打了個的士,從微觀層面感受新加坡的移動支付。

還好,有支付寶:

但必須要說明的是,不是所有的新加坡的士公司都接入了支付寶,目前白色和某些色(我忘了啥色)的計程車,都接入了支付寶;而紅色的計程車,是沒有接入支付寶的。

但!當地最大的霸主,當然不是支付寶,而是這個叫「Paylah」的類支付寶移動支付APP,它可不是新加坡的金融科技企業開發的,而是星展銀行開發的。它的官方簡介是——新加坡DBS銀行提供的私人移動錢包服務。

「我覺得它就是模仿支付寶,我知道你們的支付寶很厲害很方便,所以我們的銀行也弄了一個。之前司機覺得不安全,不怎麼用,現在就都用了,因為它的錢是直接劃入銀行卡,我們覺得比較放心。」可愛的新加坡司機用他極具福建口音的中國話對記者說。

這名從爺爺輩遷來新加坡的司機,祖上是廈門人。而他還告訴記者,「PAYLA」的發音,就是當地話說的「還(錢)了」的意思。

見微知著,這就是上文說的,新加坡的傳統金融基礎設施和監管環境都很完善,個人居民享受的零售金融服務較為豐富。而傳統的線下實體零售網路過於發達,就沒有過早發展電商,也就沒有像中國一樣演化成培育移動支付的土壤。

而至於P2P和現金貸,新加坡的零售銀行業務(如信用卡)早已領先中國。大華銀行一位資深消費金融主管告訴記者,新加坡人均持有信用卡數量在兩張以上,而且數據信源較多。而這些數據也能反向促進他們繼續研發並提供零售服務。

而為什麼金融科技企業紛紛去新加坡申領資產配置牌照,那是因為新加坡一貫以來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扮演者重要的中樞作用。而現在,中國也到了加大全球資產配置的風口。從外國投資者角度看,隨著中國股票和債券納入MSCI和彭博指數,外國機構投資者需要配置此類資產,因而需要投資中國股市、債市。與此同時,中國投資者也需要在全球配置資產。這是原因之一。

這也就是為什麼,上一次品鈦與富衛集團(FWD)的合設公司PIVOT,做的是數字化財富管理服務,落在了新加坡。

東南亞,下一個中國?

「我們(公司)全部的精力focus在印尼。今天中國找到的金融、市場、監管三者的平衡點,我認為很大概率會出現在東南亞,尤其是印尼。」品鈦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魏偉告訴記者。

在他和他的團隊看來,東南亞市場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有六點:

人口眾多,所以長尾客戶眾多;

政局穩定,中產階級擴容;

經濟潛力巨大,處於投資者教育早期,金融服務尚不完善;

移動互聯網快速普及,處於電商發展迅猛期;

東南亞當地監管政策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較好理解;

天生的華人文化親切感認同感。

以他們選擇的、東南亞第一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為例,據悉,印尼擁有 2.6 億人口,信貸市場規模約 1500 億美元,而從銀行貸款的佔比僅為 34.77%,消費金融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17年以來,印尼為了促進消費,印尼中央銀行已放寬了對置業貸款的估值比率限制,為市場創造更多的流動資金。

「我們是不會以一個獨立個體進入到一個全新市場的,這樣極其容易水土不服,可取的做法是和本地化專業團隊合作,所以形態上一定要用合資公司形式。而我們金融科技企業在中國這幾年發展,還是走了一些彎路,也吸取了一些經驗——那就是科技的歸科技,金融的歸金融,所以模式上我們一定不做資金方,只做技術提供方」,魏偉如此介紹華鈦科技這個將在印尼展業的中國新加坡合資公司。

從更高的角度來看,他和其團隊,以及合作方大華銀行相關高管,堅持認為「東南亞真的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國市場」。一個無法忽略的數據是:東南亞存在足夠大的、又可預見的成長空間。東南亞包括人均GDP超過6000美金的泰國,消費能力比較強;而印尼擁有2.5億人口,佔到整個東南亞的40%。

「我覺得是消費方式導致了金融的方式, 跟中國走過的同樣的外圍環境正在東南亞發生,我們堅信在中國驗證有效的商業模式也能落地在印尼。」魏偉說。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凈值。

GIF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券商中國 的精彩文章:

證監會那些難以執行的巨額罰單怎麼辦?「老賴」出沒請注意!
23家券商年報出爐!前五重定座次,這是14項重要經營指標大排名

TAG:券商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