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肉植物長殘了

多肉植物長殘了

很多女士會養那種多肉植物——前幾年特別火,最近有點偃旗息鼓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我想應該是「多肉植物容易養殘」——長殘了在多肉圈裡,說法就是長徒了。

網上多肉長殘相關的圖片有很多,比如:

黃麗小時候還是挺可人的。

本還是個小可人,現在一柱擎天,直直得彷彿下一秒要捅破天!

再比如:

山地玫瑰,小時候至少還像個捲心菜吧。

說好的玫瑰呢?說好嬌滴滴的玫瑰呢?就只剩下這一坨無限延伸的卷卷棒???

多肉我也養過一次,情況也是類似,養著養著就殘了,當時歸結出的原因是長莖了,導致不萌了,也沒有深究下去。讓我對此產生進一步追究的原因是,最近家裡養了盆金錢草。

為了配合家裡的一盆魚,養了一盆金錢草,準備放魚缸里的。可惜小魚兒太厲害,下死力氣啄草根,導致金錢草快被吃光,奄奄一息的,於是被迫取出來,放在了陽台上。

多日沒理睬,今天一看,嚇了我一跳:

其中有一片葉子大的嚇人,讓人想起肢端肥大這樣的病症。

回憶起小時候看到過的不少的法國梧桐樹苗,其葉子也非常巨大。大約是90年代,南京大搞城市建設,砍了一批法國梧桐的大樹,補種了一批小樹苗。那種剛栽下去的碗口粗細的小樹苗,長出來的葉子非常大,應該比我的臉還大。有圖為證(照片中的小孩不是我):

而那種已經長了幾十年的一個人都環抱不過來的大樹,葉子就小很多了,一般也就是我手掌那麼大。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和多肉長殘有沒有什麼關係?

我大概搜了一下網上的中文內容,暫時沒有什麼官方說明。那我暫且從三個方面,非官方的解釋一下這種情況。

01

大葉子效費比高

對於樹葉來說,其面積越大,顯然用料越多,呈正比。如果純粹從光合作用的角度說,兩片面積為A的葉子和一片面積為2A的葉子,光合作用的能力是一樣的。

但是,加上葉子的莖稈部分的話,兩片面積為A的葉子和一片面積為2A的葉子相比,顯然,一片樹葉的用料要少(少一根莖以及葉背面的脈絡)。

那麼結論來了,對於小樹苗來說,其根系吸收營養的能力差,為了同樣達到光合作用的效果,顯然用較大但較少的樹葉要來的節省和經濟。

02

相互遮擋的問題

小樹苗一般情況下,比較單薄,也就是說,樹冠的部分比較小。比如說吧,3米高的樹苗,樹冠的部分也就那麼1米半。這樣,同一棵樹的不同樹葉之間的遮擋,就比較少,不像某些高達十多米的樹,樹冠的部分就有五六米厚,這樣樹葉之間的遮擋就多的多。

在相互遮擋較少的時候,用大片的葉子可以吸收較多的陽光,因此小樹苗的葉子可以較大。

在相互遮擋較多的時候,葉子再大也沒用,因為大部分都被其他葉子遮擋了,所以下層的樹葉只需要長在那些漏下來的陽光處即可,大葉子就不會有用,也自然不會長了。

03

根莖的輸運能力

其實一棵樹長得高,要求根部的營養(水分等)能通過樹榦輸送到葉面,供應光合作用,因此樹葉的多寡,樹葉的大小,受限於根莖的輸運能力。

美國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揭開了樹木為什麼很少增長至100米高度的謎團。通常情況下,越高的樹木,它的樹葉就越小,這種數學比例可以有效地解釋樹木的增長極限。

研究人員對比了1925種樹木,樹葉的長度從幾毫米至1米,他們發現樹葉大小與樹木高度密切相關。解釋其中的奧秘在於樹木的循環系統,樹葉產生的糖類物質在叫做韌皮帶的管狀細胞網路中擴散,韌皮帶結構越大,糖類物質便移動得越快,因此較大的樹葉,更有利於糖類物質快速抵達樹木其它部分。但是葉莖、樹葉和樹榦的韌皮帶卻相當於一個瓶頸,樹葉越小,越高的樹木便更有可能突破這一瓶頸限制,將糖類物質移動穿過樹榦抵達樹根。

簡而言之,對於那些容易長高的植物、其葉子不能太大。反過來說,如果葉子太大,那個植物就得矮一些。

這可能就是多肉植物長殘的原因:莖稈長高了,輸運能力卻下降了,葉子就不能長大,長莖配合小葉子,不成比例,變難看了。

那麼,這裡我們大約可以得出飼養多肉植物的秘訣:

如果長的長了,就剪短一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肉 的精彩文章:

這些多肉植物好看又好養,新手入門的首選!簡直是養花殺手的福音
春風得意,只為多肉

TAG:多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