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口動力煤在沿海地區的地位及影響?

進口動力煤在沿海地區的地位及影響?

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6年,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8省(區、市)煤炭消費量合計77118萬噸,動力煤消費量合計70691萬噸。而以上區域煤炭產量總計只有2177萬噸,即便全部用作動力煤,也只能滿足3.1%左右的本地需求;以上區域進口動力煤總計15211萬噸(占當年全國動力煤進口總量的75.6%),占消費量的21.5%;其他超過5.3億噸的煤炭供應均是從國內其他區域調入。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全國絕大多數的動力煤進口量均集中在以上7省(區、市),動力煤進口量占這些地區消費量的比重也比較大,因此,動力煤進口是否被限制對這些區域煤炭市場的影響也會比較大。

2017年5月份開始,相關部門陸續出台進口煤限制措施。最初僅僅是延長通關時間;2017年7月1日開始,省級政府批准的二類口岸被要求禁止經營煤炭進口業務。由於二類口岸大多是沿海電廠的配套碼頭,政策收緊之後,部分電廠的煤炭進口煤業務受到顯著影響。這在7月份以後7省(區、市)動力煤進口量變化中得到明顯體現。以上區域7、8月份動力煤進口量同比分別減少249萬噸和178萬噸,這直接導致了8月下半月開始沿海動力煤價格再度快速上漲,直到9月底相關部門出面協調各大煤炭集團集體降價才使市場緊張情緒暫時得到緩解。

因為進口限制,臨近年底貿易商操作相對謹慎,11、12月份以上區域動力煤進口量同比分別驟減506萬噸和516萬噸,這導致11月下旬開始沿海動力煤價格再度快速上漲,一直持續到2月初。2016年以上7省(區、市)月均動力煤消費量約為5900萬噸。按照冬季用煤高峰期間,月均動力煤消費量約為7000萬噸計算,進口量減少500萬噸,相當於突然出現了7.1%左右的供應缺口,再加上西煤東運鐵路運力偏緊,沿海煤價出現大幅上漲也就在清理之中了。

為了應對沿海地區動力煤供應緊張局面,去年12月20日,相關部門暫時取消了之前實施的煤炭進口限制措施,進口煤通關速度明顯加快,部分二類口岸重新被允許經營進口煤業務。這直接導致今年1、2月份煤炭進口量同比分別增加289萬噸和323萬噸,其中以上7省(區、市)動力煤進口量分別同比大增541萬噸和627萬噸。在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下,進口量的增加相當於使這些區域動力煤供應量同比增長8%左右。可以說,2月初沿海煤價之所以能夠高位回落,除了相關部門加大國內供應保障力度,協調鐵路增加電煤發運量之外,沿海區域動力煤進口量由去年11、21月份同比大幅下降轉為大幅增長,同樣厥功至偉。

進口、國內調入、消費需求是影響沿海地區煤炭供求平衡的三大因素。而國內調入主要受西煤東運鐵路運力制約,今年西煤東運鐵路運力增長空間大約在8000萬噸左右,剔除需要彌補的一部分已經退出市場的汽運煤之後,凈增運力不足5000萬噸,凈增運力即意味著西煤東運的增量。因此,影響沿海煤炭市場的關鍵因素就成為區域煤炭需求和進口量的變化了。如果需求增長過快,或者進口減少過快,都可能會導致市場出現異常波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煤遠大 的精彩文章:

「三西」地區先進產能加快釋放

TAG:中煤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