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層次、類型、布局、結構調整管控機制研究

「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層次、類型、布局、結構調整管控機制研究

在我國產業結構快速轉型升級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供給與就業格局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本文利用國內外公開的最新統計數據,分析了並總結了在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人才供給與配置特徵。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我國已經進入第一、二、三產業就業規模依次增加的新階段,但就業結構偏離度較大,二、三產業就業人員的數量相對不足,市場對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逐漸提高,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第二,大學畢業生中大專生比例下降,本科和研究生比例上升,學歷結構升級具有明顯的需求拉動特徵,但結構調整的速度快於市場需求,造成高等教育勞動力市場內部擠壓式就業困難。第三,大學畢業生中文、理科比例基本穩定,引致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問題不是學科比例失調,而是專業結構與勞動力市場崗位的技能需求還存在一定矛盾。第四,大專院校、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培養的畢業生比例顯著上升。第五,我國大學學歷就業人口比重仍然很低,各產業就業人員中大學生數量仍然偏少,支撐未來新興產業發展的高學歷人才更是缺口極大。第六,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地區分布更加分散,且就業身份集中度較高,行業和職業分布的不均等程度有所降低,但職業分布的集中度大於行業分布,第三產業中的事業類單位就業比重較大,第二產業中製造業就業比例偏低,學歷越高就業分布的不均等程度也越高。

本文研究結論具有很強的政策含義:

第一,我國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對高等教育人才需求明顯增加,對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就業偏離度較大,就業人員相對不足,所以高等教育應該將二、三產業尤其是先進位造業和高端服務業作為未來高等教育人才配置的主要方向,實現研究型教育與技能型教育的分離。研究型教育主要著眼於提高國家產業長期競爭力,以培養創新型的科研人員為目標;技能型教育則主要著眼於新興製造業的發展,以培養能熟練操作的技術人員和中低層管理人員為目標。

第二,針對學歷結構調整的速度過快造成內部擠壓式就業困難的問題,應該結合學科結構調整策略,在總體上緩慢增加文科學生數量的基礎上,考慮細分專業的結構調整,化解專業結構與勞動力市場崗位技能需求結構之間存在的矛盾。同時,要重點關注大專、民辦院校培養質量,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第三,通過適當的政策干預來改善畢業生在地區間的配置狀況,打破勞動力市場的制度性分割,引導更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到西部、到高端人才緊缺的地區就業,緩解高學歷群體在主要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競爭壓力。針對大學生就業身份高度集中的特徵事實,高等教育機構應儘快提升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和指導工作的水平,引導和幫助大學畢業生更多地實現自主創業。

第四,針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行業、職業集中特徵,可以通過專業結構調整、技能培養以及勞動市場制度建設等手段,引導大學畢業生選擇更加廣泛的行業和多元的職業,尤其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原始創新意識,開展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逐步扭轉新型產業結構背景下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第五,我們認為目前更為重要的是,應當認真思考中國已經積累的高等教育人力資本到底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應當如何發揮這一高層次人力資本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尤其是不能一味地責備擴招,美國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也進行過高等教育的大規模擴展,並存在明顯的知識失業現象,但通過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大量使用這一相對低廉、高質量的生產要素,為成為今天這樣的創新大國提供了巨大動力。事實上,多數發達國家取得今天的成就都與早期的高等教育擴展不無關係。

註:本文為中心課題組承擔教育部《「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層次、類型、布局、結構調整管控機制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的內容摘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