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律人工智慧應用實踐

法律人工智慧應用實踐

1970年,布坎南和海德里克發表了《關於人工智慧和法律推理若干問題的考察》一文,拉開了對人工智慧和法律推理研究的序幕。1987年,在美國波士頓的東北大學舉辦了首屆國際人工智慧與法律會議(ICAIL),並最終促成了國際人工智慧與法律協會(IAAIL)在1991年的成立。該協會旨在推動人工智慧與法律這一跨學科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目前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支撐的專家系統和知識機器人正在涉足法律服務市場,主要涉及法律檢索、文件審閱、案件預測和諮詢服務四個領域。無論是國外DoNotPay機器人律師幫助用戶挑戰停車罰單並準備所需的法律文件,還是國內的「法小淘」、「法狗狗」等法律機器人能夠幫助律師分析案情或審核合同,人工智慧在法律領域中的應用已經開始顯現。

國外法律人工智慧發展情況

近幾年國外的法律科技公司和產品,已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和成長,當前國際上具備人工智慧特徵的法律服務產品主要聚焦在七個領域:

第一,合同審閱。包括LawGeex、BEAGLE、ThoughtReview等公司。2015年5月,英國博聞律師事務所(BLP)向他們研發出來的合同機器人發出了第一個指令——處理在線文件的審閱,兩秒鐘後,合同機器人提交了首批資料分析結果。這是專業律師團隊大約幾個月的工作量。類似Beagle的智能合同服務可以提供人工智慧合同分析,幫助用戶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管理合同,防範法律風險。

第二,數據發現。包括DISCO、OPENTEXT、Brainspace等。矽谷的一家電子取證(e-discovery)公司Blackstone Discovery卻可以不超過10萬美元的代價在幾天之內分析150萬份法律文件。

第三,合同盡調。包括DILIGEN、Seal、LegalSifter等公司。

第四,知識產權。包括TrademarkNow等公司。

第五,法律分析。包括BRIGHTFLAG等公司。

第六,判決預測。包括RAVEL、DOCKET ALARM、LEXPREDICT等公司。芝加哥肯特法學院教授Daniel Martin Katz等人利用美國最高法院60年來的行為數據作基礎,開發了一個預測美國最高法院行為的模型。這個模型以接近七成的正確率預測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將會維持還是推翻下級法院的裁決,在對7700多個案件中的68000項法官投票決定進行預測時,準確率超過了70%。

第七,法律研究。包括ROSS、JUDICATA、casetext、KNOMOS等公司。美國羅斯智能公司2015年推出的人工智慧法律人——羅斯倍受關注。羅斯是一個建立在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研發的認知計算機基礎上的人工智慧法律代理人企業法律,已能夠真正理解用英語自然語言所表達的問題,如「一家破產的公司還能經營嗎?」而非像傳統法律資料庫那樣,僅僅呈現一大堆檢索結果。ROSS的智能還在於,它會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自我學習,演算法也不斷調整優化,這意味著,跟律師一樣,它接受的諮詢越多,就越有經驗,也就是它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已經有超過10家主流律所「僱傭了」ROSS。

第八,知識自動化。包括Riverview、Lisa、AUTTO等公司。

第九,電子賬單。包括SMOKEBALL等公司。

國內法律人工智慧發展情況

1

律所法律人工智慧機器人

國內以各大律所為主要推動力,也湧現出一批法律人工智慧機器人,如以金杜律師事務所的「理脈」和天同律師事務所「無訟」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產品等:

(1)「理脈智能機器人」:是理脈推出的一款面向企業的法律機器人,這款機器人能做到下面這些事情:

企業分析:通過公司過往訴訟的常見案由、法條引用、對方當事人、律師律所、裁判結果、判賠金額等信息,協助法務精準定位企業的訴訟風險雷區,減少訴訟成本。支持分析多家公司,幫助集團公司法務總監全面管理所有子公司、分公司的訴訟風險、人力配置及法務部門績效情況。

行業分析:選定行業內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分析行業整體訴訟特徵、歸納行業法律風險。

訴訟較量:了解對方當事人在過往訴訟歷史中被哪家公司告/提告哪家公司,其中訴訟頻發的公司之間的裁判文書可能對訴訟策略的制定有參考意義。

雷達監控:企業設定好需要監控的公司和監控維度後,機器人會自動為其推送異常風險信息。

(2)「法小淘」:是無訟推出的一款法律機器人,能夠基於法律大數據實現智能案情分析,並推薦合適訴訟法院、專業律師。

(3)法狗狗:將人工智慧技術、來自矽谷的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融合應用於中國的法律行業,通過信息化提高律師工作效率,為國內律所提供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一站式營銷解決方案。

2

司法領域智能機器人

2017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快建設智慧法院的意見》,指引法院管理信息系統的智能平台建設工作。

我國不少地方已將人工智慧運用於司法領域。上海市法院、檢察院等基於大量案件為了規範證據使用,初步建立了相關的智慧司法系統;蘇州法院開始建立預防性的智慧司法系統,以防止案件誤判;雲南省昆明市推出了公共法律服務智慧網路平台,引入「法律機器人」免費為群眾撰寫起訴書、出具專業法律意見書等服務,旨在藉助人工智慧,讓百姓能隨時隨地獲得無差別的、精準、及時的法律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尼爾法務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賽尼爾法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