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董洪濤 | 艾灸治病,這些金不換的寶貴經驗一定要收好(一)

董洪濤 | 艾灸治病,這些金不換的寶貴經驗一定要收好(一)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1


養脾胃,除好好吃飯(溫飲溫食,多吃土裡長的食物,勿暴飲暴食,以本季和本地生長的食物為主等),好好睡覺(晚上11點入睡,可以養氣血,使脾胃不耗)之外,還需要和暢情志,特別是忌肝氣鬱結,以免木郁而克土,影響脾胃功能;再者,火為土之母,養脾胃,當溫陽補火。

艾灸最有

良效,可灸足三里、中脘。


2


灸法源自火的燒灼,艾草氣味芳香,性溫易燃,火力緩和,最適合做灸。灸法最早在北方出現,因為其地風寒冰冽,人容易臟腑受寒,艾灸可以溫陽通陽而緩解其不適

。後世醫家多重視灸法,唐代王燾著《外台秘要》,甚至棄針只言灸,可見其對灸法的青睞。

灸法在日本

比較盛行,大概其針太細,不如灸之取效快捷。



3


近幾年,坊間把艾灸宣傳地很火。艾灸固然能養生保健,但艾灸最主要的功能在於治病,既治小病輕病緩病,也治大病重病急病。比如古人

治痞塊取痞根穴施灸,治瘰癧灸肘尖,治精神病灸鬼哭,治痢疾灸命門旁開一寸處,治贅疣諸痣灸拳尖

等等。灸法的功效極強,能回陽救逆,挽回造化。

每個中醫人都當善於用灸。




4


入秋後不少人患了

鼻炎

,表現為鼻塞、鼻癢、鼻流清涕,甚至頭痛、頭暈、噴嚏。從中醫來分析,肺開竅於鼻,凡鼻病多與肺氣宣降失司在關。肺與大腸互為表裡,患者自己可以

艾灸迎香與合谷穴

,這是首尾取穴法,取大腸尾端迎香,可宣開鼻竅,取近首端的合谷,以加強祛寒開竅

之力。二穴合用,多有速效之功。



5


秋分之後,燥氣漸生。水流濕,火就燥,各從其類。燥勝則干,故燥邪所傷,多表現為皮膚皴揭,精血枯涸諸症。灸能扶陽,灸亦能動火,若火氣妄動,亦易增燥。

故秋分後,若非陽虛陰盛,不可過度用灸,以免擾動火氣。

若艾灸過度而燥氣內生,可適當吃些時令水果,或服養陰清

燥之類的湯方,即有養陰卻燥之功。




6


百會能昇陽,

特別是灸百會,最能升舉陽氣

。凡陽氣虛弱,面色蒼白,精神不振者,都可艾灸百會。但百會灸至一定量後,要間隔三五天,並用三棱針在穴周點刺放血,這樣既可保證療效,又可預防陽氣過升所導致的頭暈、痙攣等不適。若陽氣過升,

亦可用吳茱萸與細辛各等量研極細末,醋調外敷湧泉,每次兩小時。



7


心中藏有君火,心中陽氣健旺,則君火明亮,其人自然精神抖擻、思維敏捷、充滿激情、不怕困難。若心陽不振,君火不明,其人則精神萎靡、思維遲鈍、缺乏激情、遇難則退。心應於夏,夏天火旺,心陽亦旺;至冬天水旺而火衰,心陽更易衰弱,故多見抑鬱。

心陽不振之人逢冬可艾

灸百會

,多與人交流,可防抑鬱。



8


臨床用針,當重視井穴,往往有奇效。我臨床常用的幾個井穴的經驗:

崩漏,灸隱白或大敦

,多有速效之功;

胎位不正針刺或艾灸至陰

,治癒率幾乎百分之百;

精神病灸少商

,甚效;咽喉腫痛,刺血少商或商陽,速愈;頸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刺血十宣有效;產後無乳,針少澤,效;小兒夜啼,刺中沖稍出血,速愈。

少商針刺並艾灸治鼻出血

,極效;湧泉施灸或吳茱萸粉貼敷能引火下行,治高血壓、失眠等良效;湧泉針刺有醒腦開竅、利尿通乳之功,用於神昏、小便不利(尿瀦留)、乳汁不下等速效;頭面之疾針至陰,尤其治後頭痛,速效;少商點刺出血治小兒肺炎、

高燒不退,

或流行性腮腺炎,神效。 

 




9


有網友說:喜歡艾灸,可又受不了艾煙,把身上及家裡熏得很難聞。怎麼辦呢?其實,艾灸的種類很多,不只有艾條灸,還有艾柱灸、溫針灸和溫灸器灸等等。特別是麥粒灸法,其艾團大小如麥粒,燃燒時煙塵極少,稍燙即去,既有速效之功,又無艾煙之擾。再有隔姜、蒜、鹽等灸法,艾柱大小如花生仁,煙亦

不多




10


不孕,除了服湯藥與針灸外,病人還要配合做哪些自我治療呢?我常囑病人回家

艾灸陰廉穴

。經絡艾灸大全提醒你此穴在大腿根內側,當氣沖直下2寸,重按有明顯的動脈搏動處。用艾條懸灸此穴二十分鐘,甚能溫暖胞宮。不少病人反饋,較之灸湧泉穴,灸此穴更能讓下腹溫暖舒服。推之,灸陰廉亦能治男子不育,凡精子異常多可灸




11


治病,關鍵是療效高,最好沒有毒副作用,沒有傷害性,而且可以速效。綜合各種治療手段,食療是最安全的;能針灸、推拿治療的,就不用藥物;能用中醫解決的就不能首選手術;手術及放化療應該永遠是最後的不得已的選擇。有時治病非常簡單,比如

感冒發燒,艾灸一下大椎、風池諸穴即可速效

,何必要掛水

呢?




12


一奧地利女病人患

不孕

八年,經我針灸十餘次後懷孕,現小兒已五歲,今又來針灸,自述想再生一個。多年來我用針灸治療了不少不孕患者,療效滿意。當前不孕症多見,我分析其常見原因有三:或寒凝、或血虛、或血瘀,皆關乎胞宮。我多取

關元、中極、歸來、子宮、足三里、三陰交諸穴

,隨證增減,或

配合

艾灸




13


有人問,小兒能灸足三里嗎?一般來說,年過三十之後方可艾灸足三里養生,能使胃腸功能不減,元氣不衰。小兒稚陰稚陽,陽氣本來不衰,若濫灸足三里,反易動火,致中焦積熱而患病。推之,艾灸可用於小兒,但只限於生病之時,比如,感冒發燒,用艾條溫灸大椎或身柱等穴,但要注意:

中病即止,切

不可過灸




14


對於陰寒凝滯所導致的病症,如關節腫痛、腫瘤、增生、囊腫等等,都需養陽通陽,陽旺而化氣,陰霾自散。那該如何養陽通陽呢?我認為,能吃熱的就不要吃冷的;能吃溫性的就不要吃寒性的;能曬太陽就不要躲著;能運動就不要過於懶惰;晨起常喝薑糖水、睡前熱水泡腳;

常艾灸

等等。




15


有人問,增生的局部能否艾灸?若機體陽不化氣則陰濁凝聚而成形,因此說,凡是有形的病理產物,多源自陽不氣化。經絡艾灸大全提醒您艾灸有溫陽通陽之力,自然可以促進陽的氣化功能,所以說,凡有陰濁凝滯而成形的都可以施灸。比如:

各種腫塊、增生、結節、囊腫、脂肪瘤、肌瘤等等,都可用艾條溫灸局部以促進陽氣

宣通。



16


大寒時節,天氣寒冷,正逢寒流來襲,更增其寒。若陽氣不足之人猝然冒寒,最容易生病。此時養生,重在防寒保暖以養陽。晨起服薑糖水,可以昇陽養陽;

灸法最能溫陽,越是寒冷,越要艾灸

;飲食當溫,適當吃點熱辣火鍋頗可宣通陽氣;盡量避免汗出時冒寒;不建議在寒風之中晨練,不但不利於健康,反

易致病。

 



17


不少人每逢冬天則手足冰冷,有的甚至整個冬天手足都暖不過來。從中醫來看,此屬四逆,是陽氣不能宣通於四肢的表現,其原因有二,或因為阻滯,或因為陽虛。若屬阻滯要以通為法,仲景有四逆散;若屬陽虛則需溫陽,需用四逆湯之類的藥方。針灸可通滯,可溫陽,

灸法最適合於陽虛的人,可艾灸關元或

湧泉穴




18


一女病人五年前出現一跑跳則小便失禁,即做了手術,用帶子固定住膀胱。術後出現下腹抽緊感,漸而又見膀胱炎,反覆服抗生素,至今未愈。

病本屬陽氣升提無力,艾灸百會當有良效

,奈何濫用手術,更傷正氣,導致癥狀多端。針中極、關元、大赫以固攝下元,三陰交開膀胱之竅,兩診而下腹暖和,諸不適

大解




19


宋代大醫王執中著有《針灸資生經》,其中所列臨床經驗用之多效。其有「

有人久患頭風,吾令灸囟會即愈

。」此穴最善祛頭風。風為百病之長,善襲陽位;頭為人身最高,為諸陽之會。若外感風邪,侵襲腦竅,出現頭痛、目眩、鼻淵、鼻痔、嗜睡、小兒驚風諸症,皆可取囟會。

實證用針刺,虛證用艾灸

多有速效。




20


艾灸若不想留下大的疤痕,亦可用以下灸法:把陳年艾絨搓成小圓椎形的艾柱,如大米粒或米粒的一半大即可。先在要灸的穴位上用生薑或大蒜片擦一下,然後把小艾柱放在穴位上,用線香點燃。艾柱燒到底時會有刺痛,可用鑷子馬上移去,或用姜或蒜片把它壓滅,這是一壯。我自己常用此法,每次每穴灸

一至七壯。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昨日分享:





  • 身體出什麼問題就按什麼穴,一篇全搞定!(按摩祛病大全)



  • 神經衰弱灸這裡,精神抖擻不再煩~



  • 越灸越冷怎麼辦?還要繼續嗎?



  • 羅大倫:瘀血體質離不開它~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3000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視頻學習

獨穴炙法

艾灰、

配穴全集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月子病

閉經

月經不調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多囊卵巢

子宮肌瘤、

早衰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

卵巢保養

宮寒


升下垂臉

祛痘

黃褐斑

美容

臀部排毒

不孕


卵巢囊腫

陽瘺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鼻炎

感冒

風疹

落枕

關節炎

禽流感


痛風

祛濕

腰間盤突出

神經痛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過敏、

腰腿疼痛

小兒艾炙

扁桃體

咳嗽


帶狀皰疹

老人艾炙

白髮變黑、

老花眼

富貴包


手麻

腫瘤

自汗

體虛

耳病

甲狀腺

高血壓


咽喉疾病

頸椎痛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舒肝解郁

退燒

癌症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腦梗

撞傷

、、

腎陽虛

骨質增生

節氣炙


化痰

中風

糖尿病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腳氣


頸椎病

消炎

皮膚癢

咽炎、

陰虛

浮腫

偏癱


骨刺

心悸

水腫

高血糖、

尿失禁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威靈仙炙


隔物炙

火柴灸

督脈炙

隔蒜炙

蓖麻仁炙


葯捻炙

隔鹽炙

桑枝炙

桃枝炙

白芥子炙


鼠糞炙

燈火炙

葯錠炙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毛莨炙

斑蝥炙

甘遂炙

巴豆霜炙


蠟炙

隔附子餅炙

水炙

冷炙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灸大全 的精彩文章:

春困、疲勞、凌晨1-3點醒來不再入睡......這些春天常犯的小毛病,都跟它有關!
驚呆了!這種灸法傻子都會用,卻可以溝通任督二脈,既治病、又瘦身、還養顏!

TAG:經絡艾灸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