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在深30歲年薪20萬很失敗?你的奮鬥和成功獨一無二

在深30歲年薪20萬很失敗?你的奮鬥和成功獨一無二

「在北京,年入百萬隻算剛剛脫貧」「上海大爺:月薪一萬是討飯」「30歲,如果你還沒當上管理層,你一輩子基本也就這樣了」……近來一段時間,社交平台上類似的聳人聽聞的說法不絕於耳,每次都會引起網友一陣不小的爭議。

互聯網時代,基於財富的成功言論往往容易成為話題焦點。縱觀這類說法,其實均是把少數人的財富標準定義為成功標尺,然後通過誇張的語言大肆渲染,突出言論的正確性。再加上少數人在社交平台上的附和,就容易給人造成事實就是這樣的假象。放眼實際生活,真相顯然並非如此。

其實,焦慮不是什麼壞事,表明人們對成功的渴慕和對奮鬥的重視。但應清晰地認識到,成功的定義不止一種。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於這種言論單一的成功標準,而是其傳遞出的財富獲得過程的「簡單思維」。比如30歲當上管理層,應該需要哪些專業能力?背後付出了怎樣的艱辛與汗水?有什麼奮鬥經驗可供他人借鑒?這樣的追問和關注對觀者才有裨益,遺憾的是,這些內容在其中均沒有。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言論除了以單一的財富標準,構建起一條財富鄙視鏈,煽動社會焦慮情緒之外,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尤其對於剛剛進入社會,還缺乏人生經驗的年輕人來講,更是容易被點燃焦慮感。當只是瞄定奮鬥的結果,而忽略奮鬥過程,就很容易傾斜人生價值坐標,繼而在選擇過程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和方向,這對於年輕人的成長顯然百害而無一利。

當然,避免類似的言論忽悠起人們的焦慮感,還需要激發全社會之力。通過社會更進一步的發展,給予人們更多優質的職業選擇、更多平等競爭的機會。多發現生活和工作中的「痛點」,多解決現實難題。營造起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涵養起奮鬥的信心和耐心,人們的焦慮情緒便不會輕易地被點燃。

置身新時代,奮鬥是每一個人的標籤。或許一些人對成功的意義還缺乏明晰的認知。不過,只要每天堅持抬起前行的雙腳,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便會不斷豐盈對成功的理解,不斷提升對幸福的體驗,不斷開拓人生的新境界。在這個過程中,成功的意義自然會被逐漸感知和銘記。

來源:深圳晚報

想要獲得獨家房產信息及房源信息,建議您加入9.9速購服務,我們有專人為您提供答疑、房源、交易指導等一條龍購房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學軍 的精彩文章:

任正非女兒談華為人才價值觀:牛人年薪不封頂!
人生十忌!與你共勉,值得一看

TAG:方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