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影向標:湮滅+尋找羅麥+狂暴巨獸

影向標:湮滅+尋找羅麥+狂暴巨獸

《湮滅》

6.7分

1.汽車大師:8分

電影撰稿人。

很久沒碰到故事懸念上如此吸引我看下去的電影,罷了沒覺得懂,卻感覺有各種漣漪在波動。可惜質感貧乏的攝影在這樣的題材下格外礙眼。

2.褻瀆電影:8分

電影從業人員,微信公眾號「褻瀆叔推薦」運營者。

導演延續了《機械姬》的所有優點,而且能從中看出很多大導演的影子,在丹尼斯·維倫紐瓦之後,再一次看到有人致敬老塔的《潛行者》,劇作在類型上屬於老雷的《異形》,不過是更克蘇魯氣質的版本,從情緒上更像極簡動作版的《降臨》,但最終還是嘉蘭導演自己,最愛死亡場景里如裝置藝術一般的視覺效果。

3.風間隼:8分

影評人。

人類眼中的奇觀和血腥本是鏡像世界的一體兩面,影片拍出了疏離人類中心主義的「天道無親」的境界,這才是屬於科幻電影專有的美感。鏡頭和音效渲染出了詩意美景背後的危機四伏,懸念很抓人。最後的奇觀段落莊嚴肅穆而又荒誕離奇,讓人想起《潛行者》和《飛向太空》。

4.陸支羽:8分

影評人,微信公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註定評論兩極,但太愛這遺落之美。2.生命規則被悄然重置的X區域,就像一塊雲遮霧繞的創世紀寓言晶體,毀滅與重生在此更迭。3.鱷魚、人形樹、吸食人聲的熊、燈塔,想像力真的是一種潛行的神諭。4.有人說,亞歷克斯·嘉蘭繼承了庫神與老塔的血統,賦予科幻以哲思。

5.西帕克:7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亞歷克斯·嘉蘭靠著對一本小說的印象拍出了一部原創度相當高的改編作品。將解讀世界的方式,降格到細胞層面,野心挺大,不過執行得有些模稜兩可,不是真的神片。

6.桃桃林林:7分

影視自媒體人,微信公眾號及微博「桃桃淘電影」運營者、線下活動「桃桃觀影團」發起人。

有幾場還真看到我有點後背發涼,燈塔的造型設計非常噩夢源頭的感覺。屬於科幻背景的驚悚片吧,這倒是跟《機械姬》相似,都有點絕望和反人類。不過DNA折射的設定也挺有趣的。

7.胡續冬:7分

詩人,譯者,隨筆作家,執教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看完以後,我不知道是哪個我打下了這個分數。

8.劉起:7分

電影研究者,電影雜誌編輯。

對外星未知生命的恐懼,一直是科幻電影深層心理機制。影片《湮滅》對外星生命有種新的呈現方式,侵略/和平、殘酷/美之間都界限模糊。影片用絢麗的視覺呈現來表現基因折射的恐怖之美,這種詭異、噩夢一般的美,是由影片的科幻設定所帶來的,因此這種視覺美感也成為敘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影片將人類對生物層面基因(DNA複製)的恐懼,轉化為對人的存在本質、人的邊界的思考,但遺憾的是,敘事較為簡單,深度稍顯不足。

9.路西法爾:5分

文藝學博士。

為什麼又要討論「我是誰」,嗯嗯嗯,你是個假人,這事重要麼?除了「開放結局」——也是個已經被用濫了的手段,想讓觀眾看完科幻片後還有所回味不能有點別的辦法了?

10.閔思嘉:5分

影評人。

亮點在設定和純女性團體,在當下的好萊塢現狀中可以和眾多作品勾連起來分析,負隅頑抗的女性們最終還是分崩瓦解。但是影片在科幻層面上還是沒能結構起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後半段幾乎全程崩壞,可惜娜塔莉·波特曼了。

11.大奇特:5分

老電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淺顯的科學概念+偽哲學命題,在形而上的「閃晃」里遵循傳統恐怖片的寫作方式,「閃晃」不是大問題,根本問題是人類行為不合邏輯,所有行為思量都是為了推進故事。結尾也是種自作聰明的表現,這一點不如用軟科幻包裝的婚姻片《愛的就是你》的結尾,那個更高明。另外,這片的CGI和特效也是平淡無奇。

12.楊時暘:5分

中國新聞周刊主筆。

出於對《機械姬》的喜愛,對於《湮滅》一直滿懷期待,但最終卻大失所望。這部電影的原作小說很早就看過,作為三部曲,本身就質量參差,第一部《湮滅》算是最出挑的。小說塑造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懸疑氛圍,那種粘稠的感受彌散在整個故事當中,而當這一切都被還原為畫面之後,電影卻呈現出了非常粗糙的廉價感。那些鮮艷的花朵怎麼看都像淘寶包郵買來的假貨,不知道為什麼被那麼多人稱作驚艷。更不要提還有各種情感變化和情節節奏的失當。如果只是因為故事中提出的概念而被打動,那還不如直接讀讀各種科學假想的論文。

《尋找羅麥》

評分不足5人,不計分

1.桃桃林林:4分

影視自媒體人,微信公眾號及微博「桃桃淘電影」運營者、線下活動「桃桃觀影團」發起人。

比之前的作品有進步。

2.陸支羽:3分

影評人,微信公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儘管所有曖昧情節都被徹底刪盡,但正如很多網友所言「腐眼看人基」,還是能隱隱感受到兩個男人間的愛情。2.有人說,就算不被刪減,這部電影也一無是處,因此導演活該背這個爛片的鍋;我完全無法苟同這種說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很多創作者從最一開始就嚴格自我審查,大家難道沒點想法嗎?我們總是習慣於對那些「帶著鐐銬跳出好舞」的創作者極盡溢美之詞,但有沒有認真想過,當這副鐐銬太重的時候,即便再天才的藝術家都將黯然失色。3.除非乾脆不拍!所以,我也真沒想到王超導演會拍這樣一部同志片,追溯我對他的印象,其實還停留在《安陽嬰兒》和《江城夏日》的那個階段;很好奇他這一次的靈感源頭究竟何在,而且還選擇在《前任3》大火後上映,再加上這幾天的404事件,其實真的有點詭異。4.這個分數不僅僅給創作者本身。

3.賽人:1分

影評人。

到西藏去洗滌心靈,好像在這之前有多臟似的。在這部漢語極少的影片里,沒有故鄉,也沒有他鄉。沒有希望,也沒有失望。

《狂暴巨獸》

5.3分

1.閔思嘉:6分

影評人。

合格的爆米花作品,在影院看很爽,這種影片只要視覺刺激+劇情及格不就夠了嗎?跟人比起來動物更像人的主題並不新鮮,但對本片也已足夠,猩猩喬治的幽默感是最大笑點。

2.桃桃林林:6分

影視自媒體人,微信公眾號及微博「桃桃淘電影」運營者、線下活動「桃桃觀影團」發起人。

遊戲改編,原遊戲就是個怪獸拆樓殺人一通砸的東西,其實挺邪惡的。電影版加入強森角色,稍微正了正。劇情非常簡單隨意,整體仍是B級片趣味,不過猩猩手語還挺好笑的。

3.黃文傑:6分

高校教師。

既然盲俠可以大戰獨臂刀,關公也曾大戰外星人,金剛大戰哥斯拉也就不足為奇了。作為一部怪獸片,這部片事實上也像弗蘭肯斯坦的怪人,它在類型創新上毫無大志,只不過把技術失控、生物變異、人獸情、喪心病狂的資本家,乃至龐然大物砸飛機、丟坦克等爛俗元素做了個什錦拼盤,但它對觀眾的致命一擊在於,簡單粗暴酣暢淋漓地釋放了每一個人心中暗藏的打砸搶的破壞欲。

4.陸支羽:6分

影評人,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北影節趕場偷閑,五棵松看的4DX版,被座椅晃得頭暈;所幸,娛樂性還不錯,就像是《哥斯拉大戰金剛》的提前預演。2.中途差點以為巨石強森也會變大再變大,然後徒手撕巨獸,看來是我想多了;不過,相比年前那部情懷散盡的重啟版《勇敢者遊戲》,這裡的強森還是讓人舒服很多。3.難免有人苛求無深度,但怪獸類型片要想擺脫套路,近十年難。

5.大奇特:5分

老電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簡單粗暴的大爽片,雜糅了其他影片的類型元素,如開頭即《異星覺醒》結尾、《猩球崛起》的基因實驗、山寨化的傳奇怪獸宇宙等,把童年遊戲《猩猩拆樓》改出了新花樣,並且遊戲的特點如爬樓、拆樓、掄飛機、吞人等均予以保留。

6.路西法爾:3分

文藝學博士。

在我的年度閱片中只比郭德綱的《祖宗十九代》強一分,還是看在有爆炸的份上。感覺就是華納搶在《哥斯拉大戰金剛》之前用一部山寨爛片對傳奇進行降維打擊:巨獸毫無神性、人物毫無智商、戰鬥毫無章法,如果覺得怪獸片就是叮叮咣咣瞎砸一氣,觀眾們為什麼不省下那點票錢自己在家敲盤子呢?

迷 影 帆 布 包

「 看 電 影 看 到 死 」 微 店75 折

這款「Possession"迷影帆布包,是我們獨立設計的原創好物。優點:1.厚度12安,比一般帆布包要厚;2.兩側圖案採用絲印,不易剝落;3.內側有口袋,方便裝電影票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影后大滿貫,她是第一個傳奇
影后毛舜筠:做女人就是要「狠」一點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