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養肝、養胃、養腎,送你「3字訣」,簡單實用,一起做起來吧!

養肝、養胃、養腎,送你「3字訣」,簡單實用,一起做起來吧!

俗話說:養肝就是養命,肝好一切都好!

所以,肝臟健康對人體十分重要,日常要做好肝臟的養護!

送你養肝「3字訣」,簡單實用,一起做起來吧!

第一字:練——噓字訣

中醫認為,「噓」字訣與肝相應。

口吐「噓」字具有泄出肝之濁氣、調理肝臟功能的作用。

同時,配合兩目圓睜,還可起到疏肝明目的功效。

【練習方法】

動作一:接上式(起勢)。兩手鬆開,掌心向上,小指輕貼腰際,向後收到腰間;目視前下方。

兩腳不動,身體左轉90°;同時,右掌由腰間緩緩向左側穿出,約與肩同高,並配合口吐「噓」字音;兩目漸漸圓睜,目視右掌伸出方向。

動作二: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間;同時身體轉回正前方;目視前下方。

動作三:身體右轉90°;同時,左掌由腰間緩緩向右側穿出,約與肩同高,並口吐「噓」字音;兩目漸漸圓睜,目視左掌伸出方向。

動作四:左掌沿原路收回腰間,同時,身體轉回正前方;目視前下方。

如此左右穿掌各3遍。本式共吐「噓」字音6次。

【動作要點】

(1) 「噓」字吐氣法:發音吐氣時,嘴角後引,槽牙上下平對,中留縫隙,槽牙與舌邊亦有空隙。發聲吐氣時,氣從槽牙間、舌兩邊的空隙中呼出體外。

(2) 穿掌時口吐「噓」字音,收掌時鼻吸氣,動作與呼吸應協調一致。

第二字:喝——護肝茶

喝水排肝毒,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而在喝水的時候,加點護肝排毒的草藥茶,排毒效果加倍。

今天,就教大家在家自己動手做護肝排毒茶飲,每天一杯,排肝毒,更健康!

動手做——蘭菊刺玫茶

【材料】蘭菊根、刺玫花、蒲公英根、桂花

【作用】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疏肝解郁

【做法】

1.將蒲公英根和蘭菊根蒸熟,切段後烘乾,備用;

2.將刺玫花晒乾,揉碎,備用;

3.將桂花晒乾,備用。

4.準備好一些茶包(紗質),取蒲公英根1.2g、蘭菊根1.5g、刺玫花0.2g、桂花0.1g製作為一個茶包。

5.每天用一個茶包,用沸水沖泡,3分鐘即可享用。

蘭菊根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速度。

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溫。強肝養胃、調經活血、促進血液輪迴,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對於肝臟健康非常有利,並且可以暖胃、養胃。

蒲公英入肝經,擅長排肝毒,降肝火,還可以提高肝臟解毒能力,經常飲用,可幫助排出全身毒素!

桂花,香氣柔和、有解除口乾舌燥、腸胃不適之效,經常飲用,對於緩解口臭,除口腔異味有效!

四個搭配在一起,不僅可以排肝毒,預防肝損傷,還可以疏肝解郁,改善肝鬱,調節心情!

第三字:按——護肝穴

大敦穴

它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的地方。

按摩大敦穴,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太沖穴

在大腳趾縫往腳背方向4厘米處,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

春季常按太沖,可疏通肝氣,進而通暢全身氣機,達到護肝養生的目的。

行間穴

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皰等症,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

養生要以脾胃為先,並把脾胃稱為身體的基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送你養胃「3字訣」,簡單實用,一起做起來吧!

第一字:練——呼字訣

「呼字訣」的主要功能是調理脾臟,口吐「呼」字具有泄除脾之濁氣的功能。

【練習方法】

雙腳分開直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頭正頸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兩手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

採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氣,用口呼氣,舌尖輕抵下牙。呼吸調順後,兩手自小腹前提起,手心朝上,至臍部並口吐「呼」字音,目視前下方,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頂,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

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里,從面前下落,同時右臂迴旋掌心向里上穿,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於體側。

練習5—10分鐘後,靜養3分鐘,調息。

【動作要領】

呼氣時舌兩側上卷,口唇撮圓,氣從喉出後,在口腔形成一股中間氣流,經撮圓的口唇呼出體外。

練習呼字功時,應輕緩無聲,忌大力呼吸。

一般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練習,飲食過飽時不宜練習呼字功。

練習時間需因人而異,不可勉強,如有不適,應立即停練。

第二字:喝——溫開水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

晨起喝杯溫開水,能幫腸胃道「減負」。而且,溫開水能幫助緩解便秘,降低腦血栓、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還能幫助吸收早餐中的營養。

因此,清晨起床後,一定記得喝1~2杯(200~400毫升)的溫開水。

第三字:按——養胃穴

足三里——促進消化

足三里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

按揉本穴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中脘穴——溫胃理氣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劍聯合與肚臍中央之間中點處,所謂胸劍聯合,就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指下由硬變軟處,即胸骨下端盡處。

胃位於橫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

中脘正處在胃的賁門和幽門之間。在胃的中部,當然以治療胃部的問題為主。

章門穴——解除胃痛

章門穴正在第十一肋骨遊離端下緣處,為足厥陰肝經穴,脾之募穴,八會穴之臟會。

雙手叉腰,兩手大拇指指腹點按在穴位處,適當用力會有酸脹感,堅持2分鐘。

中醫認為,腎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藏精、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主生殖,開竅於耳、其華在發。

由於腎藏有先天之精華而為臟腑的陰陽之本,所以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源頭。也就是說,腎是人體維繫生命活動的根本之所在。

送你養腎「3字經」,簡單易做,一起做起來吧!

第一字:練——吹字訣

中醫認為,「吹」字訣與腎相應。口吐「吹」字具有泄出腎之濁氣、調理腎臟功能的作用。

【練習方法】

動作一:兩掌前推,隨後松腕伸掌,指尖向前,掌心向下。

動作二:兩臂向左右分開成側平舉,掌心斜向後,指尖向外。

動作三:兩臂內旋,兩掌向後劃弧至腰部,掌心輕貼腰眼,指尖斜向下;目視前下方。

動作四:微屈膝下蹲;同時,兩掌向下沿腰骶、兩大腿外側下滑,後屈肘提臂環抱於腹前,掌心向內,指尖相對,約與臍平;目視前下方。兩掌從腰部下滑時,口吐「吹」字音。

動作五:兩膝緩緩伸直;同時,兩掌緩緩收回,輕撫腹部,指尖斜向下,虎口相對;目視前下方。

動作六:兩掌沿帶脈向後摩運。

動作七:兩掌至後腰部,掌心輕貼腰眼,指尖斜向下;目視前下方。

動作八:微屈膝下蹲;同時,兩掌向下沿腰骶、兩大腿外側下滑,後屈肘提臂環抱於腹前,掌心向內,指尖相對,約與臍平;目視前下方。

重複五至八動作4遍。本式共吐「吹」字音6次。

【練習要點】

「吹」字吐氣法:發聲吐氣時,舌體、嘴角後引,槽牙相對,兩唇向兩側拉開收緊,氣從喉出後,從舌兩邊饒舌下,經唇間緩緩呼出體外。

第二字:喝——護腎茶

生活中,想要腎臟健康,可以自己動手做點茶飲,每天喝一點,比白水好喝,比飲料健康,不同於傳統茶飲,還能護腎排毒!

動手做:蒲公英玉麥須茶,防腎炎,促排毒

取玉麥須,蒲公英,玉竹,玫瑰花,製成茶包,每日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古代醫典中記載,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譽,也就是說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可以促進排毒,減輕腎臟負擔!

玉麥須入肝、腎、膀胱經,具有利尿、利膽等作用,可改善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等病。可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於改善慢性腎炎,促進腎臟排毒!

玉竹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大明本草》裡面記載:玉竹「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玫瑰花中和調節之用。

這樣搭配在一起,泡水喝,促進腎臟排毒,有利於保護腎臟健康!

動手做:紅棗枸杞茶,補腎氣,促排毒

枸杞一小把(約20~30粒)、紅棗3-4粒。直接將枸杞和紅棗放入玻璃杯中,以開水沖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後服用。

枸杞歸腎、肝經,性味甘平,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

枸杞對肝腎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在中醫理論中,腎臟主骨,久服枸杞可強筋健骨;腎藏精,精氣充足才能延年益壽。

枸杞泡水可以起到補腎氣、養血、延緩衰老的作用,是一種滋補的好食物,對於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紅棗性溫、味甘,具有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生津液、解藥毒、促進腸胃功能。

二者搭配在一起,對於腎臟健康十分有好處!

第三字:按——護腎穴

腎腧穴

並腿坐於床沿,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分別按在後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

按摩方法:

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可補腎納氣。

腰眼穴

腰眼穴是補腎穴位中最重要的一個,被稱為「經外奇穴」,腰眼穴在人體位於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中醫認為,腰眼穴位於「帶脈」之中,為腎臟所在部位。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腰眼處,能暢達氣血。

按摩方法:

1、揉腰: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旋轉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

2、擦腰,兩手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熱為止。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3個養生「黃金時間」,養成好習慣,通經絡、養百脈,事半功倍!
這3類人出現4種癥狀,小心血液「粘稠如漿」,需警惕血栓的形成!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