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札記】富貴了,才知道誰是真朋友,誰是真小人
原標題:【讀史札記】富貴了,才知道誰是真朋友,誰是真小人
公孫弘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位丞相,也是漢代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雖然後來位極人臣,年輕時的生活卻極為窮苦。
公孫弘是齊地人,按現在的行政區劃,老家是在山東壽光的紀台鎮。這個地方現在距離渤海大約50多公里,但在當時,海岸線的位置可能沒有這麼遠,大概也就二三十公里的樣子。
二三十公里,就青島而言,就是李滄區到市南區的距離,坐地鐵二十多分鐘,開車不堵車的時候三十多分鐘,騎自行車一個多小時,走路,呃,沒走過,雖然起起伏伏都是坡路,但一天應該也能走到了。
之所以要說說他家與海的距離,是因為公孫弘年輕的時候是靠「牧豕海上」為生的——離海太遠是不可能去海上「牧豕」的。
「牧豕海上」,直譯過來就是在海上放豬。不過,「海上」在古代很多時候並不是指真的在海面上——在海面上養豬,那得多大的船啊——它還可以指海邊或海島。
所以,公孫弘很有可能是在海邊或靠近海邊的某個小島上養了二十年的豬。
到於為什麼要在海邊養豬,倒也很好理解,豬是雜食動物,海邊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海草,比在陸地上到處去打豬草方便多了。
公孫弘養了二十年的豬,四十歲時才開始讀書,六十歲的時候才經地方上推薦進入仕途,七十多歲的時候才當上丞相,可謂大器晚成。
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差不多十幾歲時就已成型,以後雖然會變,但口味啥的基本不會有太大改變,七十歲以後就更不可能有啥大變了。
所以,當上丞相以後的公孫弘,仍然保持了前邊大半生養成的生活習慣,吃糙米飯,每頓飯只有一個菜,多數時候還是素菜,睡覺時蓋的也是粗布而不是絲綢的被子。
這倒很好理解。
讓一個吃慣了粗茶淡飯和素食的老人突然間頓頓大魚大肉,對老人來說不僅不會是享受,還可能對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讓一個習慣了蓋布被的老人蓋上絲綢的被子,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夜夜失眠——安徒生童話里的「豌豆公主」,不過是十幾層鴨絨被下面放了一粒豌豆,就導致她整夜睡不踏實,如果給她直接換條布被,估計她得死掉。
可是,你自己吃什麼蓋什麼是你的事兒,跟著你混的兄弟們可不想也繼續蓋布被吃糙飯啊。
公孫弘做丞相,有個名叫高賀的老朋友就從家鄉跟著他來到了長安。
本以為可以跟著他混個官噹噹,或者至少可以混個錦衣玉食,好好享受一番,誰知這老傢伙竟然冥頑不化,吃的穿的蓋的跟以前沒什麼兩樣!他自己這個樣子,別人也不好意思搞特殊,也只能跟著一起布被糙食。
時間長了,高賀受不了了!
受不了了的高賀直接找到公孫弘,當面氣呼呼地說:你說你吃得穿的跟以前一模一樣,這丞相當得還有什麼勁!糙飯布被,這些東西我自己就有,何苦跟著你千里迢迢跑到這裡來呢!
公孫弘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可之後仍然是我行我素。
於是,高賀便跑到外邊散布說,公孫弘這個人別看表面上穿得差,其實他那麻布衣服裡邊穿的都是絲綢,別看表面上吃得差,每頓只有一個菜,其實沒有外人的時候,他一個人在家裡頓頓美味珍饈,奢侈得不行!
這種話,別人說了可信性不大,公孫弘自己的朋友說可信性可就大了,所以,一時之間,關於公孫弘如何如何虛偽的流言便起來了,連武帝都帝敲側擊地問起過,這讓公孫弘很是難堪。
經此一事,公孫弘由衷地感嘆道:寧逢惡賓,不逢故人。
寧願碰上個令人討厭的客人,也不要招待過去的老朋友!
這話當然有些偏激,但如果給「故人」加個定語,比如「惡」或者「小人」,就很好理解了。
故人很了解你的過去,知道如何給你造成傷害,如果不巧他還是個惡人或小人,你的倒霉恐怕就不可避免了。
交友不慎,一至於是,可悲可嘆。


※【讀史札記】兒寬:修鍊好自己,才能抓住出人頭地的機會
※【讀史札記】有潔癖的人是如何「被套路」的?潔癖也會成被人利用的致命弱點
TAG:張楠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