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長:比起焦慮,更可怕的是知識腫瘤,社群實戰報告

道長:比起焦慮,更可怕的是知識腫瘤,社群實戰報告

▲點擊「馬上營銷」

每天吸收實戰營銷乾貨

野子

 造音樂演唱會·壹

蘇運瑩 

00:00/04:22

沒有資源的營銷都是耍流氓,

不談資金的創業都是二愣子。

——道長

知識付費就像春藥一樣,讓人大腦高潮,無數的大小IP湧入,割韭菜的聲音不絕於耳,各個平台充斥著各種課程,讓我想起了智能手機剛普及的時候,每個人手機上都不斷的下載各種軟體,但紅利期一過,內存吃緊,什麼軟體也不想裝了,就像春藥的藥效過了,毫無慾望。

知識付費是什麼?

知識付費的大部分來自於焦慮感,不是你真的愛學習,而是怕不學習落於人後,但買了一堆的課程卻沒有什麼實際的提升,因為太多的人只是把改變命運這四個字,寄托在知識上,就像認為讀書考大學就會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能飛黃騰達一樣,本身邏輯就不對。

我們核心要得是改變命運,而改變命運最基礎的莫過於經濟收入,而取決於一個人收入的不僅僅是知識,也就是大部分人缺的不是知識,而是情商,機會,資產,實踐等等,所以單純靠知識付費個99元,提升是非常有限的,知識付費是個好東西,因為只要付很少的錢,就可以聽到很多過濾過的信息,而這些信息能不能幫你得到提升,賺到錢,還是取決於購買者的判斷,以及轉換能力,如果只是學一堆,自己又不操作項目,那麼學的都會堆積在腦子裡面形成知識的腫瘤,僵而無用,學的越多越窮

要如何分辨自己該學什麼知識?我覺得還是你想要什麼就像什麼樣的人學,比如你想創業,那就跟創業的人學,多數沒創業過的,也講不出創業的做法和精髓,因為在職混的再好,並不是他自身的成功,而是背後平台的成功,就像很多企業的高管出來創業,結果碰一鼻子灰一樣。

職業經理人永遠是把過去的經驗用在下一家公司,上一家KPI做的好,這家還這麼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做螺絲釘,而離開了平台,自己都活不下去,所以說的難聽一些,都是企業的打工狗,離開了主人都沒法活,而CEO沒得選擇,職業經理人業績不好撤退了,但CEO還是要把模糊的位置的東西,靠直覺帶向盈利,所以創業本身是一種死磕和堅持,面對的是未知的市場環境,沒有機會,沒有條件,也要創造出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把式,更多的是思維和信念。

我身邊有一個做淘寶干到2500萬的ceo去聽了一節,某電商公司產品總監的課,覺得全程無乾貨,感覺2000塊錢白花了,我覺得不是課不好,而是這些東西他不該聽,因為一個打工的怎麼可能告訴你,怎麼創業呢?這些課還是留給那些打工的聽好了,因為無非是依附一個企業,怎麼用公司的資源幫老闆賺錢而已,這些CEO無需懂,CEO真正要學的,是找人才,找方向,找資源,把事情干出來

所以CEO都愛參加線下課,因為即便學不到什麼,也能認識一堆人脈,指不定談個合作就能把錢賺回來,因為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關係,而關係之中,同學兩個字含金量是最高的,因為共同經歷過一些事情,就像戰友一樣,一起打過仗,比親兄弟還鐵。

我覺得知識付費,應該向有結果的人付費,以及向你想成為的人付費,因為真正的干過,能夠講出來的,和學習到的,天壤之別,比如我幹了一年的社群,寫了一年的內容,我才知道,內容和社群非常的重要,而社群和內容的核心,就是堅持輸出,以及讓受眾爽,而不是強加什麼悲天憫人的大道理進去,聽了很多大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如果你聽我,我說的最多的就是,你聽完我說的,都忘記吧!然後去建社群,去做自媒體,因為你記得越多,並不代表你真正做到很多,就好像我的學員,聽完我講的社群要發紅包裂變,然後就去實操了,並且堅持下來,社群一下子從200人裂變到接近500人,而且一個賣童裝的,居然把豬肉都賣掉了,知識付費,付費學習,學習完,要拿去實踐,不然再好的課,都是糟蹋

怎麼做知識付費產品?

我的小密圈收費99元,目前500+的人加入了,我1月份才做自媒體,之前也都沒有接觸過知識付費,但我是最短時間內,突破500人的,核心的原因是我有提前做社群,以及不斷的日更,更重要的是,我把知識付費當做產品來做,知識付費產品打造投入的精力,一點也不亞於實際的產品

比如我的小密圈,加入後有大群可以社交學習互動,小密圈也進行內容的整理,方便閱讀和檢索,並且每年提供6-12節的免費分享課,而且我也儘可能的對接我以往的資源進來,用實際可以感知到的價值,來削弱知識付費後的空虛感,因為每一個產品如果想要成為爆款,需要的是做到超預期,所以99元的付費,我用的是9999元的標準來打造,我相信玩流量和裂變的,比我賣的好的很多,但是我更願意回歸產品的本質,提供更多的價值,以滿足我的用戶。

比如很多圈子,都追求活躍度的時候,我追求的是內容的質量,以及體驗,我會不定期的對內容進行整理,很多人覺得,社群應該有活躍度,用活躍度來考量一個社群的生命周期,我覺得這是錯的,真正考量社群的應該是價值,你的社群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價值,比如我覺得給小密圈付費的用戶不斷的刷屏,不如給予他們免費聽課的機會,以及展現自我的機會,比如我的社群裡面,很多的課程,都是大家聊天聊到覺得想聽的,於是就是群裡面的人出來講,而我只是提供一個平台做鏈接而已。

所以做社群,應該像產品經理一樣,考慮用戶體驗,我認為小密圈是很好的留存工具,所以我用它來做內容的留存,而微信群是很好的社交工具,我用它來傳遞信息,但很容易被刷屏掉,所以好的內容,都會整理到小密圈,社群超過500個人以後,多個群之後,又啟用了荔枝微課,在荔枝微課上提供內容,並且留存無限次回聽,小密圈一樣保存一份課件,公眾號更多的是傳遞價值,針對直通道和的人,認同我的營銷觀念(野生營銷人,不談廣告美不美,只談營銷創業和實戰)營銷的理論太多了,這些美麗的知識很賺錢,但是出於一個創業者的執著,我還是選了最難做的實戰內容,所以我邊賣貨,邊做自媒體,怕的就是自己脫離了市場

所以我在做自己課程的時候,整整花了三個月時間思考和總結,至今還未完善,因為要做的是營銷從入門到精深的課程,從入門講起,直到完全理解營銷,並且給出模板進行實操訓練(做了一個模板,讓營銷定位,文案等,就像填字遊戲一樣可以反覆訓練,靈感來源於健身房的器械)並且這套模板,會不斷的升級,然後根據自身的實操,和學員的反饋進行迭代,學員也可以自定義出適合自己的模板,成為一個好用的工具,因為我認為,知識應該是不斷進化的,在實踐中進化,刻意的訓練10000小時,直到把自己變成目標中的人,這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知識付費形態,像工匠一樣,懷著做產品的初心,做產品,我認為這樣的知識付費,才是永恆能夠打動用戶的

知識付費怎麼推廣?

我認為知識付費的推廣,和產品的推廣沒什麼差別,更多的還是信任和體驗的問題,很多的人去加社群然後硬推自己的鏈接,以及直接發二維碼付費圖片到小密圈,我覺得這種都是無效的事情,就像一個微商,一進群就開始死命推自己的產品,你會買嗎?真正的購買是在朋友圈,你熟悉他,並且真正打動到你,你覺得值得的時候

所以我認為,知識付費,消費者真正購買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你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就像我們向微商購買產品一樣,購買的是對他的信任,以及產品的差異化)所以如果你做知識付費,應該做的是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產品,就像我要做知識產品,沒有別的竅門,就是我自己真的干過,我做社群今天366天,日更了366篇文章,如果我賣關於社群和日更的內容,並不心虛,腰桿挺直,老子干過,無需辯解太多,而且我還會不斷的更下去,我實踐我的所學,所以如果你買我,請你像我一樣,實踐那些你學到的內容,我的推廣,就是以身作則,如果我沒日更過,我沒做過社群,我沒幹過產品,那麼我沒資格做知識產品

所以知識付費推廣,真正的對手不是流量,而是時間,很多人做一陣子就放棄了,如果你能堅持日更三年,並且把三年的內容做成課程,並且總結出來,讓更多的人加入日更的隊伍中來,我相信,只要你能夠堅持,越來越多的人向你付費是遲早的事情,任何的事情,在拼技巧之前,首先拼的是毅力。

可以實操的東西都簡單粗暴,比如知識付費,去知乎答題,然後引流公眾號,答的越多點贊越多,公眾號粉絲就越多,日更越久,寫作能力就越強,當你有10萬粉絲的時候,基本可以躺賺,因為你有自己的流量池,你說一句話10萬人聽得見,這個時候,公眾號就是你的資產,所以如果你看到這,你該拿起你的筆記本,加入到這個行列之中來,因為時代,只會懲罰兩種人,一種是觀望的人,另一種是不行動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腫瘤康復新理念之心理篇
《Cancer Cell》PARP抑製劑抗腫瘤不管用了怎麼辦?BRD4抑製劑神助攻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