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說國軍不會打游擊戰?在敵後有60個師殺敵報國!

誰說國軍不會打游擊戰?在敵後有60個師殺敵報國!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在古今中外一般軍事家的眼界里,游擊戰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他們的理由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戰爭形式是陣地戰(正規軍在固定戰線上的作戰)和運動戰(正規軍在非固定戰線上的作戰)。游擊戰(一般由普通民眾承擔,正規軍不介入)排在陣地戰、運動戰之後,屬於輔助性的戰爭形式。其重要性是微不足道的。

國軍游擊隊在受訓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將領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對敵後游擊戰重要性的認識,經歷了逐步深化的過程。1938年6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漢口召開軍事會議,會上有人提出「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之議。建議者認為:以我劣勢裝備對優勢裝備之敵,以我脆弱之空軍對優勢空軍之敵,若仍像徐州、淞滬、太原等會戰,採用正規戰與敵硬拼,勢恐難持久。為適應長期戰爭需要,在戰略上實行「消耗持久戰」方針的同時,戰術上應采游擊戰與正規戰配合,加強敵後游擊,擴大面的佔領,爭取淪陷區民眾,擾襲敵人,使敵局促於點線之佔領。同時打擊偽組織,由軍事戰發展為政治戰、經濟戰,再逐漸變為全面戰、總體戰,以收「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之效。

漢口會議上的這一建議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採納。會後,軍委會通令各戰區,作好游擊作戰準備。徐州淪陷時,軍事委員會留置第69軍於津浦鐵路北段(黃河以北)地區,第89軍於津浦鐵路南段(黃河以南)地區,領導並支援冀、魯、蘇三省地方武力展開游擊。第1、第2、第5、第8戰區也奉令在平漢鐵路北段和同蒲、正太、平綏等重要鐵路線以及被日軍侵據的豫北、山西、綏遠及鄂、皖邊區,以部分兵力展開游擊戰,並借恆山、五台山、太行山、中條山、呂梁山、大別山及太岳諸山脈之複雜地形,建立游擊根據地,為進一步實施游擊作戰打下了基礎。

國軍敵後游擊隊

1938年10月,武漢、廣州失陷後,日軍停止了對正面戰場大規模的戰略進攻,轉而保守佔領區。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同年11月下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湖南衡山召開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總結抗戰第1期「一線式」陣地防禦作戰、節節抵抗、逐步消耗敵人的經驗及教訓,研究第2期抗戰方針。蔣介石在該會上特彆強調在第2期作戰中「政治重於軍事」、「游擊戰重於正規戰」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會上做出的第2期作戰的戰略指導、作戰方針為:「連續發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制、消耗敵人,策應敵後方之游擊部隊,加強敵後之控制與襲擾,化敵後方為前方,迫敵局促於點線,阻止其全面統治與物資掠奪,粉碎其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企圖,同時抽出部隊,輪流整訓,強化戰力,準備總反攻。」

國民黨軍敵後作戰

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國民政府軍委會決定派出相當於60個師的正規部隊轉入敵後(其中大部已在敵後),並劃分前方若干地區為游擊區。軍委會並明確規定:「各戰區要以三分之一兵力於敵後擾襲敵人,於本戰區內擔任游擊作戰任務。」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朝時期漢軍旗人是指哪一類群體?與滿州八旗相比,他們有什麼優勢?
為什麼日軍敢多次違反日內瓦公約,殺害許多跳傘飛行員?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