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費主義自覺與神話建構

消費主義自覺與神話建構

在中國網路流行文化中,我們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社區遭受各種鄙視鏈的轟炸,網友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定要比個高低:主機玩家看不起單機玩家更看不起網遊玩家,知乎用戶看不起貼吧用戶,抖音愛好者看不起快手老鐵,文藝片看不起商業片,美劇粉看不起國產劇,用chrome的看不起用IE的,意甲球迷看不起英超球迷(更不必說西甲、德甲、法甲。還有中超中甲?),蝦米音樂看不起網易雲音樂,吃雞看不起荒野行動,殺雞看不起第五人格,用C++的看不起用Java的……當然,還有這幾天的微博彩虹事件,這條鄙視鏈串聯起了整個網路業態。

恕我直言,或許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消費品,根本沒有差別。

正如@周可在《消費者自覺與鄙視鏈基本原理》這篇文章中所說:

消費社會的獨特之處在於,所有的生產都是為了消費而進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所有的消費品都是一樣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和色情動畫沒有什麼差別,《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和《貪玩藍月》也沒有什麼差別。唯一的區別無非就是消費的內容不一樣而已,但內容不一樣不代表就更加高級,所謂高級的內容就是為了從你的優越感中獲利而生產的差異化商品。商品拜物教把消費塑造為了人生存的價值,消費行為則成了維持這種價值的手段,如同動物進食一般,飼料再高級也不能改變被飼養的事實。

尼爾·波茲曼在他的與電視死磕到底的著作《娛樂至死》中提出,電視正在使人們的意識趨向碎片化和扁平化,或者說,是消費主義逐漸拆解,拍平,再拍碎了人的意識。互聯網時代更是加速了這一過程,符號價值從價值與使用價值中逐漸獨立出來(快壓好馬克思恩格斯的棺材蓋!怕了怕了,符號價值仍然屬於使用價值)

物質商品中摻入了越來越多的非物質元素,商品的外觀設計、包裝、廣告在商品生產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甚至起了支配作用。這些符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意識形態,生產者試圖使用這些符號來告訴消費者,你不是最害怕自己沒有任何特點嗎,不是最害怕自己沒有個性嗎,不是最害怕變得和其他人一摸一樣,變得平凡甚至平庸嗎?來消費這些差異化產品吧,來使用這些符號吧,構建你獨一無二的身份吧!成為不一樣的煙火吧!於是:

「因為我消費了更嚴肅的作品,所以我是嚴肅的人」

「因為我沒有消費軟色情產品,所以我是純潔的人」

「因為我消費了內容不同的商品,所以我是與眾不同的人」

屁嘞!少來騙我!這些東西明明都是一樣的!!

一些人批評《龍王的工作》打「兒童色情」的擦邊球,又打出「媚宅」的大旗攻擊類似動畫,其實也是出於利用態度在網路空間中進行身份構建的需要,且看@甚誰在《關於媚宅標準的大討論(迫真)》中的分析:

筆者認為,某些群體迫切的要對於例如《龍王的工作!》這樣的作品進行批判的推動力就在於,要通過批判使得「自我」的身份被建構起來。通過對這種道德上有污點、美學上又劣質的作品進行批判。一方面構建那個在道德上無暇、在美學上高尚、甚至具有某種社會意義的閱讀趣味的自我。一方面又構建去消費主義式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具有「批判意識」的自我。對於《龍王》的某些從眾式的批判,不過是一種消費主義的新神話罷了。

在這裡又不得不提到《pop子與pipi美》,這部無聊到爆炸的,隨意玩弄觀眾的,甚至將同樣內容換個聲優播放兩遍浪費觀眾時間的動畫糞作,從消費主義的角度看,就是一部劃時代的神作。這部作品將兩個主要角色——或許根本稱不上是角色——完全符號化,完全拋棄了傳統的用故事塑造角色的套路,直接將兩個符號融入無數的梗當中,兩個符號可以成為無數角色,pop子和pipi美的模因也擁有了強大的生命力。既然稱其為消費主義社會的神作,來看看他在消費上的是如何牽著消費者走的:日語版看完看粵語版,粵語版看完移步音樂翻唱舞蹈翻跳,接著是手書和p圖,再有同人創作和表情包大戰,在小櫻忙於販賣情懷成績慘淡,紫羅蘭苦於串聯劇情豐滿人物,overlord急於濃縮劇情追趕進度的同時,這部消費神作卻玩梗到飛起,播放量遙遙領先,一次次引發觀眾集體高潮,但卻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沒講完。

再來看Rick and Morty,這部動畫用三季的時間解構了現代社會的一系列問題,宗教,愛情,婚姻,家庭,事業……在第三季最後完成了對當代社會的致命一擊:宇宙中最聰明的哺乳動物Rick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都只是為了一款麥當勞醬料,什麼殺人放火、時空穿梭、毀滅整個地球,都是為了這款醬料。你問我要意義?得了吧,消費至死、娛樂至死的年代,還要什麼原因?還要什麼意義?一切都是為了川香醬啊!

諷刺的是,Rick的追隨者們,看過動畫之後牆裂要求麥當勞恢復這款醬料的生產,麥當勞也借勢進行了營銷,「rick」們排起長隊等待購買,甚至還大打出手搶奪醬料。難怪動畫主創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發出「Holy s**t」的驚呼——反消費主義的英雄,最後居然淪為了生產者的營銷工具。

Holy s**t!

「雖然在第一部分中提到了,消費主義文化生產和美學生產的同步化,但是在「媚宅」大討論之中,多數人並不真正關心「美學」是什麼、作品的價值又何在。作為消費主義鄙視鏈的一環,他們只思考什麼是「不同凡響」的。就是要突出和常人不同,去追求他們自己也不求甚解的「嚴肅」「有意義」「美的」作品。殊不知這也不過是消費主義建構起來的美學神話罷了。」

——《關於媚宅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供稿:穀粒多

排版:穀粒多

這裡有一個好看的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三五隻事 的精彩文章:

「HH」尷尬症及其他
喝了這麼多年,你真的喝對可口可樂了嗎?

TAG:二三五隻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