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三友、辨三樂、講三戒

明三友、辨三樂、講三戒

儒家經典著作《論語》,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等。《論語·季氏篇》主要談論的問題是孔子及其學生的政治活動、與人相處和結交時應遵循的原則等,其中包括君子要明三友、辨三樂、講三戒等思想。

明三友

■原文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譯文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信的人交朋友,同見識廣博的人交朋友,這是有益的。同慣於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辨三樂

■原文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譯文

有益的喜好有三種,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種。喜好以禮樂節制自己,喜好說別人的長處,喜好多交賢德的朋友,這是有益的。喜好驕傲,喜好閒遊,喜好大吃大喝,這是有害的。

講三戒

■原文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

君子有三件事情要警惕:年輕時,血氣還不成熟,要警惕對色的貪戀;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要警惕好勝喜斗;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衰退,要警惕貪得無厭。

來源:文/摘編自《古文今譯》 圖/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房山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