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過象山101次,你居然沒吃過這幾道菜!

來過象山101次,你居然沒吃過這幾道菜!

每一碗菜配有一首詩,

一個故事。

一碗菜肴一首詩,

邊品海鮮邊聽魚的故事

世代居住在海邊的象山人,一日三餐不能無魚。

新十六碗的食材都是象山人最熟悉不過的家常海鮮、經濟魚類,像淡菜、海鰻、梭子蟹、米魚、帶魚等等。食材上追求「綠色」、地道、鮮活,烹制上以炒、煮、蒸等技法見長,做到因材施技、口味多變而鮮味不失。

「象山海鮮肥滿、鮮美、色艷、口味獨特,象山傳統菜的基本特徵一是重鮮度,力求保持原汁原味;二是咸鮮合一,口味偏咸;三是以海鮮為主,與其他輔料有機結合;四是是講究加工,但不失海鮮本真。」

一桌菜肴十六碗,每碗都有魚香傳。千變萬化的魚之韻、海之味,是大海的驕傲,也是象山人的驕傲。十六道菜肴,每一道都是採用原汁原味的象山海鮮做原料,每一碗都是「鮮」字當頭,順魚性、合口味的漁家美食。

每一道菜肴背後,還有一首詩,一個美麗的傳說。品海鮮,詠魚詩,聽魚的故事,享受一方水土的豐饒,感受一方人的率性和聰慧。

象山海鮮新十六碗菜譜,不僅僅有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每一碗菜配有一首詩,一個故事。即使從沒到象山吃過這些菜肴,也能從詩里想像海鮮的美味,連菜肴的做法也能窺知一二。

如「咸熗活蝦」詩:「咸熗活蝦用花雕,稍加細鹽不用燒。入口鮮嫩香撲鼻,座中誰不稱佳肴。」「白灼章干」這首詩更是把菜肴的功效表現出來:「章魚靈氣天下聞,清蒸白灼味更真。養血益氣治腫毒,擂姜佐醋更宜人。」

象山人不但愛魚,民間還流傳著不少魚的傳說。比如蟹為何橫著走?黃三魚頭裡為何有白玉一樣的骨頭?帶魚原來是東海龍宮裡佩劍的武士等。讓食客在享受海鮮大餐的同時,還能感受獨特的象山漁文化。

魚的故事意味深長,折射出一方人的坦誠,顯露出一方人的豪放。

象山十六碗/春季篇

咸熗鮮蝦

涼拌草籽

白切章魚

清炒蝦子

鹽水蝦蛄

雪汁燜蟶

糟骨鰳魚

鮮蟹糊辣

牡蠣煎蛋

蒜苗白扁

家鄉烤筍

魚肉圓子

紅蒸黃魚

鹹菜川烏

鯗扣土雞

什錦小炒

此次發布的象山春季十六碗由象山味道研發文創中心發動全縣各個階層的廚師精英漁文化專家,對象山傳統的海鮮十六碗進行了改版升級,加入地方特色美食,推出新的四季海鮮十六碗之春季特色菜品。

一起品嘗美食

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不時不食」,享用美食講究「時令」二字,到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象山春季十六碗的確定讓食者隨時「咬春」,讓春天停留在味覺記憶里。此次推出的春季菜單中,用春筍、川烏、銀鯧、草籽、鮮蝦、里蒜等富有春季特色時興的食材入菜,翻開菜單就能感受到春意,也能讓人回味出春的味道。

部分圖文來源象山發布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象山旅遊集團 的精彩文章:

TAG:象山旅遊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