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在江湖,超越世俗

人在江湖,超越世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遊倚碧鴛」——金庸的小說這麼多,愣是一部沒看過。當年看的儘是盜版,不作數。沒看原著,不能從文字評說,還是說人物吧。

向來推崇那些超越脫俗的人。說起來,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摸象之盲人,見識有限。但超俗的人,總歸是井口闊一些,摸的面積廣一些。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有很多和尚、道士,他們的職業,他們的努力方向,就是超越世俗。

可惜的是,他們卻比俗人還俗。

《射鵰英雄傳》一開始,全真七子之一丘處機隆重上場,貪名重譽,任性使氣,爭強好勝,沒有一點淡泊氣。倒是師叔周伯通,不喜歡被約束,不喜歡全真教,更不願和那些道士為伍,卻更像道教中人。

老頑童周伯通,天生孩童心性,天真,好奇,純潔,爛漫,智商全用在琢磨具體事情上,研究個左右互搏術啊,養個蜜蜂啊,搞成了就開心得不得了。就是不願揣摩世道人心,太麻煩,不好玩。

老頑童還很善良,以玩樂心看待一切。敵手下殺心要他性命,他仍是把打鬥當成遊戲,心無惡念,不願傷人性命。善良加純真,成就了射鵰里第一個超俗的人。

僅此還不夠,如昨天所說,好小說,總要把人寫到極致。於是,有了與瑛姑的一場戲。

當年老頑童隨師兄王重陽拜訪段皇爺,王重陽和段皇爺閉門研究武學,老頑童無所事事,宮中閑逛,遇到練武的劉貴妃(即瑛姑),便教她武功。日復一日,耳鬢廝磨,發生關係。

對於劉貴妃來說,是日久生情;對懵懵懂懂,不曉得男女之事的老頑童來說,完全是出於本能。待王重陽大發雷霆,將老頑童綁送段皇爺處置時,老頑童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

老頑童是孩童心性,而且是聽話的孩童,只是要看誰說的話(早年老頑童對師哥王重陽敬若神明,最聽師哥的話,後來又聽黃蓉的話)。王重陽越是憤怒,老頑童就越覺得犯的錯不可饒恕。

段皇爺決定把劉貴妃許配給他,本是平息糾紛、最有利三方的舉動。但老頑童堅決不肯。他終究是孩童思維:已經犯下大錯,怎可繼續犯錯?只好逃避,一逃很多年,最怕見到那兩人。

這一逃,苦了瑛姑那個痴情人。但老頑童是善良的,也是有情的,每每說起師哥,都那樣動情。他對瑛姑,又怎會無情。只是,孩童式的想法,和成人註定不同罷了。

結局還是美好的,三人一笑泯恩仇,結伴隱居百花谷。

——金庸確是高手,一段恩怨情仇,把老頑童寫透了。

第二個不俗的人,是小龍女。老頑童的不俗,是天性使然;小龍女的不俗,則是經歷促成。一個是天造,一個是地設。

古墓隱居多少年,與世隔絕;聽從師父教誨,寬容恬淡,與世無爭。有這兩點,小龍女已超越了俗世,如何能融入江湖?

踏入江湖,為的是她的過兒。江湖的壞,總讓她不快,屢屢產生「江湖套路深,我要回古墓」的念頭。

金庸怎肯讓她回去!從李莫愁開始,不斷讓小龍女遭遇俗世的惡。被姦汙,被公孫止逼婚,甚至被逼無奈,為了她的過兒,捨身跳崖。不在俗世受罪,不在俗世死一回,怎能襯托出她的高潔脫俗,怎能顯示出她和過兒的非凡愛情!

她的過兒,是個苦命的人。

父親楊康縱有天大的錯,也已死去。但江湖還是不肯原諒,給他的兒子起名一個過字,讓他兒子替他悔過。這樣的背景,註定了楊過的凄慘。

郭靖和黃蓉,都是世俗標準下的好人、正派人。

而按世俗的見識,楊過是有劣根性的,他是楊康的種。

黃蓉聰明絕頂,會來事,慣使女人小心計。當年用一手廚藝,就哄得吃貨老叫花樂開了花,傳郭靖一身本領。如今,自己與楊康之死有些干係,對這個過兒怎能不防備。表面喜愛有加,內心時時戒備。也夠累的。

郭靖忠厚、愚笨,一生中規中矩,努力成為世俗標準下的好人。

他的正式開手師傅,就有七個,江南七怪。一生之中,他遇到太多的教導者。他畢恭畢敬聽從著,跟隨著,才走到今天。

如今,他有了江湖地位和聲望,也該當回教導者了。但自家女兒,那是媳婦包攬的事,管不了。好在,收留了楊過,還是父親有嚴重污點的楊過。

他要替兄弟楊康,修理這個血液里流淌著劣根性的楊過,不讓下一代再入歧途。他感到責任重大,他感到義不容辭。

他要讓楊過,成為第二個自己,成為世俗標準下的好人。

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他第一個不答應,第一個強力阻止。因為小龍女是楊過的師父,是楊過的姑姑。這種愛情,不合世俗規矩。

在精明的黃蓉、刻板的郭靖那兒,楊過得不到溫暖。在江湖上,就更別期望。

只有和小龍女在一起,楊過才有尊嚴和快樂。

金庸寫楊過,亦是寫到了極處。少年楊過遇到神經錯亂的歐陽鋒,認作義父。兩人的感情,竟與親父子無異。天可憐見,可憐少年,從瘋子處得些溫暖,都成了難得的快樂。金庸還嫌不夠,又讓郭大小姐砍去楊過一臂。無故斷臂,楊過又能如何。不管經歷多少凄慘,心情如何凄涼,有誰會關心,有誰會幫忙,只能自己安撫自己,像山裡的小獸,躲在隱密處,舔舐傷口。

楊過也是超俗的。凄慘如此,內心一片悲涼,只有看輕俗人,笑傲俗世,才能得一片清靜。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俗世需要楊過和小龍女的武功,接納了他們。而對兩人來說,世人怎麼看他們,毫不重要,他們擁有彼此,就是幸福。

逼出來的超俗,楊過可算半個不俗的人。

郭大小姐砍楊過手臂,何嘗不是因為愛?

瑛姑對老頑童的痴狂,是少婦式的。與老頑童發生關係,懷孕生子,掉入情愛深淵。此後,老頑童是個什麼東西,已經沒有關係。重要的是,為這種情感而瘋狂;郭大小姐呢,是少女式的,貪心,十八個郭大小姐在內心糾結。

雖然是從小一起長大,以閱歷、見識、智商、武功來論,楊過遠遠超過郭大小姐和武家兄弟。而郭大小姐,又超過武家兄弟。以少女的貪念,郭大小姐既想享受武家兄弟低三下四獻殷勤的感覺,倆兄弟因為她還展開生死決鬥,真是女神的感覺,太爽了。可她又看不起這倆窩囊廢。如果楊過能獻殷勤,多好。

少女想多了,貪心太多。既是出類拔萃的人物,怎麼向她獻媚。

郭二姑娘就好多了。又一個不俗的人。

郭二姑娘,善良純凈,看不上父母的那種小算盤,那種俗氣,更對姐姐的刁蠻任性看不慣。對姐姐無端傷害她的大哥哥,更是憤慨。

金庸大師,當然也會安排一個故事,讓郭二姑娘走向極致和完滿:郭二姑娘深愛她的大哥哥楊過,雖然知道大哥哥和小龍女是神仙眷侶。世間沒有人能比得了她的大哥哥,別的人都不值,也不配。她一生未嫁。

黃藥師,也不是俗人。

早年還有俗人心思,晚年,對世間破事真是不屑一顧。他對塵世已無牽掛,除了思念故去的愛妻,遙遙地給女兒撐撐保護傘,想念想念被他逐出師門的徒弟們,再無事可做。

黃藥師的超俗,是因為智商太高,一切都看透了。

老黃本是善良的人。那些徒弟被他打殘逐出師門,依然念念不忘師恩,時時維護老黃的聲譽。若非品德高尚,但靠武力,徒弟怎會沒有絲毫怨氣?

但江湖上,盡說老黃的壞話,把他說成邪惡的人。

老黃行走江湖,遇到殘疾人生存艱難,就把他們帶到桃花島,給他們一份生計。江湖人卻傳言,老黃歹毒,殘害島上僕人;准女婿郭靖獃頭獃腦,聽大師父一面之辭,揣測之言,就說黃藥師害死了他幾個師父。黃藥師照樣承認,是我害的,又怎樣?

黃蓉抱怨,父親真是的,明明不是自己做的,卻把壞事攬在身上,親口承認。黃蓉聰明一世,還是差那麼一點。和俗世那些平庸的惡,講什麼道理,爭辯什麼是非,講得清還是辯得明?

以黃藥師的江湖地位和武功,對羽毛的愛惜,他怎麼會傷害普通人,把他們弄成殘疾?江南七怪那種三腳貓的把式,又哪裡值得他動手?

愚蠢的郭靖,永遠不會明白這些。這就是格局、境界之別。

黃藥師看不上女兒耍那些小聰明,更看不起愚蠢而迂腐的郭靖。

金庸給他安排的極致表現,是他和楊過一見如故,第一個為楊過小龍女的愛情點贊。他說自己是黃老邪,稱楊過為楊小邪,以兄弟相待。

按輩分,這是爺和孫啊。去他娘的世俗規矩,黃老邪和楊小邪就是兄弟。

黃藥師不俗,是因為智商高,看得透。也可算半個不俗的人。

有了這些不俗的人,金庸的武俠世界,金光四射,光彩奪目。

可嘆的是,這幾個不俗的人,都有一個前提:武功超群。沒有這個前提,可能在俗世,也活不出不俗的樣子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史記 的精彩文章:

倒夜壺,人性的分水嶺

TAG:老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