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公主為何難圓女皇夢

太平公主為何難圓女皇夢

原標題:太平公主為何難圓女皇夢



讀完《武則天傳》,讓我想起了兩個成語,一個叫「紅顏禍水」一個叫「哲婦傾城」。前者說漂亮的女人是禍害,後者則說聰明的女人是禍水。真的是這麼回事嗎?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就屬於這兩型女人。她聰明不遜於老媽,能幹不低於母親,敏銳不亞於母后,政治天份不下於武皇,女皇夢不次於天后,,,,,,。為什麼武則天能圓女皇夢,而她只能望「皇」興嘆,仰「帝」心灰,只能像流星划過夜空呢?細細分析個中情由,我覺得原因有三:


第一: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則天。對李唐皇室來說,武則天是媳婦,太平公主是女兒。媳婦跟女兒到底哪個重要呢?中國古代信奉的是「女生外向」,在男尊女卑,父權至上,夫唱婦和的封建傳統下,女兒在娘家只是客人,而媳婦才是家裡的真正主人。人們可以允許一個妻子替丈夫持家,也可以允許一個母親給兒子把盞,但很難想像女兒替父親操家理事,妹妹給哥哥打理家務。武則天能夠掌握權力,關鍵是她在李唐皇室擁有妻子、母親的雙重身份。因為她是唐高宗的妻子,所以她才能夠在李治生病的情況下名正言順地給丈夫輔助政務,也因為她是中宗李顯的母親,所以她才能夠在高宗去世後順理成章替兒子把持家政。甚至最後把兒子一腳踢開,自己做了皇帝,人們也還可以理解為寡婦面對不爭氣的兒子無計可施,只好乾脆替他把家業挑起來,只要最終把這份家業、這片江山、這個國家還給兒子,人們就能夠容忍這種行為。太平公主卻不一樣了,她是女皇武則天的女兒,是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的妹妹,是玄宗李隆基的姑姑,一旦出嫁,對娘家的發言權就有限了。她之所以有勢力,是因為她是大唐的公主,偏偏礙於這個原因,就更沒有對大唐王朝指手劃腳的真正權利。



第二:太平公主的政治實力不如武則天。武則天在做高宗的皇后之前,是太宗李世民的才人,由於她好學習,知禮儀,明規矩,太宗才把她調入御書房伺侯文墨。這一新環境讓武則天開始接觸皇家公文,讀到皇帝專享的書籍、典章,制度,進而慢慢培養了她的統治意識,滋生了她的權力慾望,膨脹了他的皇帝野心,不僅如此,在太宗皇帝身邊的武則天,靠著驚人的政治天賦迅速吸納了李世民「勵精圖治、知人善任、愛民納諫」的君主風度,為日後君臨天下做好了鋪墊。武則天在做高宗皇后的二十八年間,捧著侍奉太宗皇帝李世民積澱下來的政治資本,她一直活躍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而且一直在洗牌,洗一回,贏一把,進一步。在她當皇后的頭十年(公元655年—664年)里,主政的基本上是李治,李治日日臨朝,武則天只是偶而為之;中間十年的「二聖時期」(公元664年—674年),李治和武則天同時臨朝,共同治國;進入「天后時期」(公元674年—683年)以後,武則天是天天臨朝,李治反而偶而臨之。


縱觀武則天的從政歷程,我們不難看出她一生一直致力於培養官員,所以從中央到地方,從軍隊到政府,從皇室到宮廷,到處都是她安插的人。而且因為她長期參政議政,用人得法,惠民有方,理國有道,所以在官民之間已經樹立了牢不可破的威信,人們習慣了她的統治,也認同了她的領導,更默認了她的地位。太平公主則不同了,她至死都沒有得到在政治前台表現的機會。作為一個公主,她的權利是不公開的,雖然在唐睿宗時期,號稱每件事都要問「與太平議否?」但是,我們完全不知道到底哪件事經過了太平的決策,也就無從評價她的政績。另外,太平公主至死都處於爭權奪利的道路上,遠沒有達到最終做皇帝的目的,所以,她的政治才華大多也就展現在奪權而不是治國上。換言之,武則天已經是皇帝,而太平公主僅僅是想當皇帝,兩人謀劃的側重點不一樣。對於武則天來說,權謀只是政治生活的輔助手段,而對太平公主來說,權謀差不多就是她政治生命的全部了。只搞權謀的人,怎麼能夠真正為歷史的發展作出貢獻,又怎麼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呢?儘管太平公主從武則天晚年就開始參政,此後勢力節節攀升,直到在睿宗一朝達到巔峰;但是,睿宗當皇帝的時間只有兩年,再加上太上皇繼續掌權的一年,也不過三年時間。



在這三年中,太平公主的勢力雖然強盛,號稱「七位宰相,五齣其門」,但她所能控制的官員其實有限,僅僅限於高層,缺少真正的社會基礎,這樣的控制是不穩定的。因此,當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消滅了追隨太平公主的宰相和將軍後,她就再無還手之力了。


第三:太平公主的對手遠比武則天的對手強大。武則天當皇帝的對手是她的兩個兒子,在他們面前,武則天有名份上的優勢。中國古代講究孝道,強調「百善孝為先」母親對兒子擁有莫大的權威。母親控制兒子是順,兒子反抗母親就是逆,哪有不成之理!但太平公主就不一樣了。她最終的政敵是侄子李隆基。姑姑雖然也是長輩,但對侄子並沒有母親對兒子那麼大的權威。即使我們承認侄子對姑姑也要講孝道,那也是因為姑姑是父親的妹妹,愛屋及烏。再看實力。武則天稱帝的兩個對手,無論是李顯還是李旦,從他們一生的表現來看,只能說是庸才。先說李顯,他是高宗李治跟武則天生的第三個兒子,在大哥李弘,二哥李賢的太子相繼被廢后,決定立李顯為太子,由於突然福從天將,李顯沒來得及在朝中培養自己的親信,所以在高宗皇帝駕崩後,為了讓自己的岳父大人榮升相位而遭首席宰相裴炎否決後,他的一句:「我把國家讓給岳父又如何。。。。。」的話,最終被武則天廢掉。



當裴炎帶著專門保衛宮廷的羽林軍將士入宮,當著百官的面宣布皇太后武則天的----廢除皇帝李顯為廬陵王,並且由士兵將其「扶下殿」時,做夢也沒想到會發生如此狀況的皇帝李顯竟然忘了斥責裴炎帶兵入宮是造反,相反問母親武則天:「我何罪?」。這實在讓百官匪夷所思,從古到今,只有皇帝指責別人犯罪,皇帝是沒有人能夠治罪的,現在皇帝要問:「我犯了什麼罪?」,說明皇帝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是皇帝,李顯是人才還是庸才由此可見一斑。再來看看他的弟弟李旦,他是唐高宗跟武則天所生兒子中排行最小的,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做皇帝的可能,所以他的志趣愛好完全不在政治方面,而在書法領域。李顯的皇帝被廢后由他來接替。面對哥哥們的相繼被廢,他明白了母親胡盧里賣的是什麼葯,乾脆把自己關在「別殿」,永不臨朝,做個名義上的皇帝。瞧瞧,這樣的處世原則是有能力的象徵嗎?讓我們看看太平公主稱帝面對的是李隆基,李隆基不僅在李唐王朝,就是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也是難得的英主,政治能力遠比父親睿宗和伯父中宗強,拿實力不如母親的太平公主來對付實力強於李顯、李旦的李隆基,當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竹林八賢 的精彩文章:

「仁愛知道」的孔子思想
同學聚會即興發言

TAG:竹林八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