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足球城裡的一對難兄弟

足球城裡的一對難兄弟

【微信號葛愛平評球(ID:geaiping01)里說的都是不一樣的觀點,歡迎大家轉發朋友圈】

中國足壇有這麼一對兄弟隊,他們出自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也叫足球城。如今卻只能叫他們難兄弟了。因為在中國足壇,他們混得實在不咋樣,與他們的父輩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我曾經想用「淪落」這個詞來描繪這座足球城,但是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至多是「不振」吧。不僅僅因為這座足球城曾經為中國足球作出過很大的貢獻,來自這座城市的球員曾經擠佔了中國國家足球隊相當多的位置,在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上,這個城市的球隊一度輝煌得耀眼,現在雖然淪落了,畢竟還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里留著兩個名片……寫到這裡,不用說,讀者已經猜到是誰了,沒錯,是大連。

無意間翻看了中超和中甲的積分排名,嚇了一跳:大連一方和大連超越這兩支兄弟隊,在分別參加的中國職業足球一級和二級聯賽中,雙雙排在第16位。中超和中甲兩個級別的比賽各有16支隊伍參賽,第16名意味著什麼?

昨天晚上,大連超越和梅州客家的中甲比賽,0比1後扳成1比1,本來有希望至少拿回聯賽第一個積分,但是在結束哨響起之前,還是被對手又攻入1球,1比2再輸,這是他們參加的第6場聯賽中的第6場輸球。

這是完全沒有想到的結果。雖然現在聯賽才進行了6輪,還有更多的比賽沒有打,但是開賽6輪後便落到這樣的名次,不要說大連的球迷,就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也有點想不通,曾經威風八面的大連足球去哪了?

大連足球城的名字,不是誰贈送的,而是他們自己踢出來的。中國足球曾經發達的3個地方,一個在廣東,一個在上海,再一個就是大連。廣東和上海是中國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而大連則是中國足球「經常項目」下的常盛地。我們熟悉的王積連、遲尚斌、李富勝,馬林、徐弘、孫繼海等都出自大連。大連足球人才輩出,建國之後的歷屆國家隊中,平均每三位國腳里就有一位來自足球城大連,職業聯賽後八次稱霸頂級聯賽,創造過難以打破的頂級聯賽55場不敗的驚人紀錄。

如今中超16支球隊中,幾乎沒有一支球隊沒有大連籍球員。廣州恆大、廣州富力、貴州人和等中超強隊,都有大連籍球員在隊中飾演主要腳色。國足每次集訓名單中,也總有大連籍球員。

專業足球時代遼寧足球稱霸中國足壇,一度還有一種說法,大連人和「遼寧人」互不服氣,大連足球人甚至要「脫遼獨立」。

1983年,大連終於有了自己的足球隊,1984年參加全國乙級隊聯賽並獲得冠軍,1985年參加全國甲級隊聯賽,一舉奪得第3名。在當年獲得冠軍的遼寧隊,亞軍八一隊,第四名瀋陽部隊隊和大連隊加起來四支球隊中,大連籍球員竟有76名。

職業聯賽之後,大連足球繼續突飛猛進,成績上也與過去的母隊遼寧隊分道揚鑣。那幾年,遼足一直在忽悠,晃悠,直至降級,而大連足球一直在甲A的頂端,不停地拿冠軍。要說大連足球驕傲到什麼程度?雖然他們甲A 冠軍拿到手軟,但是老闆卻仍然不高興,「總是1比0贏球,怎麼體現大連足球的霸氣?」硬是把徐根寶從上海叫到大連,歷經周折讓他當上了大連萬達隊主教練。

說是歷經周折,因為其間還有個插曲:

徐根寶受邀到大連,說好當天下午開新聞發布會簽約,但是根寶在賓館左等右等不見人來接,一直晚上卻等來了老闆打招呼:因為一些原因,這次不好意思了……什麼原因?原來當時的大連市一把手還沒有想好要換球隊主教練……

根寶不得不灰溜溜回了上海,我還就此在新民晚報上寫了一篇文章,當時的體育部主任張攻非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標題:「根寶一日游,參拜萬達帥印」。

過不多久,根寶再次「奉詔進城」,這一次是一把手想通了,根寶終於執教大連萬達隊,也給了大連足球一個非常圓滿的回報:大連萬達隊以最多的進球、最早的提前量奪得1998年甲A聯賽冠軍。

後來,萬達不在了,名片換成了實德,再後來,實德也不在了,大連足球的名片在幾個資方的桌前周轉,雖然他們歷經幾多沉浮重回中超,但是足球城光環盡失,今年,大連一方在中超6輪比賽一場未勝,小兄弟大連超越在中甲1分未得。

足球城一定出了問題。出了什麼問題?有人把責任都推到了「足球場外的風雲變幻」上,這當然是躲不開的。中國足球的歷史,本來就一直處在足球場外的「風雲變幻的氣候」上,比如上世紀6?70年代的「特殊歷史時期」,足球活動停止,球隊解散,球員都下放到工廠農村。當年下放到農村,後來成為中國足球著名球員的容志行,每周只能騎自行車幾十里路去球場過球癮。

這方面的因素現在也有,足球管理層的一些莫名新規,時常攪得職業足球一直難以正常職業。但是,足球畢竟是人踢的,最終還是要落到人身上。在這裡我只想問一點:過去大連在中國足球的王者地位是怎麼來的?不斷湧現的足球人才!即使是現在,中超和中甲仍然在享用著大連足球的餘熱。

再往後呢?比較過去的人才輩出,如今的大連足球做得又怎麼樣呢?即便比較魯能如何?比較杭州如何?比較上海又如何?2017年全運會足球賽,在各個層級的冠亞軍的隊伍里,找不到遼寧隊(大連球員只能參加省級隊比賽),這說明什麼?

也有人說,大連足球的基礎還在,青訓也有,到處都有大連籍球員在漂流,大連自己的隊為什麼人才匱乏呢?除了資本的原因,還有什麼原因呢?

任爾東南西北風,能夠做到我自巋然不動,靠的是有力的紮根。沒有了根,便如浮萍,經不起風,經不起浪,大連足球之不振不是這樣嗎?中國足球之不振,不也是這樣嗎?中超中甲或者中乙中,試問還有多少個「大連足球」呢?

中國足球雖然走在職業聯賽上,但是比較我們的東鄰,中國足球的職業路走的並不穩當,並不堅實,並不純粹,禁不起任何風吹雨打,甚至是一點點「響動」,任何隊在大連足球的身上,其實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振興大連足球,其實也就是振興中國足球。當然,現在的足球已經與過去的專業足球有天壤之別,如果還沿用過去的老套路來振興,那一定是要失敗的。

中國足球要擺脫大連足球的起伏模式,只有認準一點:讓中國足球再純粹,再職業。

個中意味,看家自己去咀嚼了。

請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葛愛平評球 的精彩文章:

申花華夏比賽為何好看?匯聚了本輪所有爆點!

TAG:葛愛平評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