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恐懼並不只有你,反抗脆弱的唯一方法是在持續學習中行動起來

恐懼並不只有你,反抗脆弱的唯一方法是在持續學習中行動起來

個人發展學會

陪你成長 持續精進

前幾天,有一個初入職場的學員找到我們的學習顧問,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困惑:

他對以後的定位不是很準確,現在的工作量很大卻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感覺學不到什麼東西,一度很苦惱。

不過最近決定還是在現在的崗位上待著,想辦法提高工作效率,讓自己有時間學習一些其它的知識,走一步算一步。

但是這個想法在心裡還不是那麼很穩定,他怕到時候工作一多又會情緒低落。

我特別能理解這位同學,每個人都會有迷茫、不安的時候。我也一樣,在不確定性中會惶恐、會焦慮,會擔心時間不夠,會擔心錯過未來。

正如有句話說得好,「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怕和愛!」我們並不是天生的「鋼鐵俠」。

前段時間上映的年代電影《無問東西》中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對大學生吳嶺瀾在面對人生未知的迷茫中講出了自己的感悟。

現實的忙碌其實有可能會阻礙你的成長與學習,在面對未知與恐懼的不確定的時候,要保持真我,而真我永遠都要相信自己可以面對人生中的一切。

圖片來源:電影《無問西東》

我在大學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輟學之後,重新讀書,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記得我高考的成績是555分,算是考上了211重點本科。

我填報了四個自己的專業,包括經濟學、市場營銷、企業管理、金融,因為我當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房地產大亨。

但四個專業並沒有錄取我,我被調劑到了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編輯出版系。在所有的朋友和同學眼中,都認為這是一個還不錯的專業,但這並不是我真正喜歡的。

這種狀況的尷尬其實和這位學員的尷尬類似。我學了一個我不喜歡的專業,到底該怎麼辦呢?

沒辦法,再聰明的人有時候也只能用「笨」功夫。何況我並不是一個多聰明的人,學很多東西都學得慢。

我只能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努力。

真正入學之後,我自己本專業的課程,我必須力求保持學分修夠。

所以,每到期末考試,成績最好的同學的筆記,就成了我和很多同學拿來複印拿來背的「暢銷書」,我必須力求每一門課程都能及格,在六七十分以上。

大量的時間我在幹嘛?有句話說得好,只要你真的用心,就一定能找到幫你的人。

我認識了一位經管學院的學長,在他的幫助下,我把商學院本科的教課書全部買了回來,開始了自學。

大學同學很多都能睡覺睡到自然醒,而我堅持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跑到圖書館自習。

可以說,我是自己硬生生的把商學院的本科課程都自學完了。

當時,《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是理科生才學的,文科生都不會學,我也全部自己學。甚至,房地產專業研究生教材,我也是自己啃。

很多同學真的不知道我在忙什麼,我可能成為他們眼中的奇葩,但是時間久了他們也變得更加理解我。畢竟夢想和追求從來值得尊重。

當時,我用學習來抵禦不安。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心越來越靜。

當你在一個比較長的堅持下,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時,不論外界怎麼看你,你都會覺得自己在變得更強大。

其實,沒有時間學習是個偽命題,我們很多時候並不能確切的知道自己的潛能到底有多大,所以會低估自己。

自學過程中,我認識了在湖南大學的主修土木工程的同學,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

而在全國的土木工程系流傳著一句話「北有清華,南有湖大」,他當時就是湖大土木工程的第一名。

我每天跟著他在一起自習,我們很多共同認識的朋友都叫他天才,我也不斷的受著他的熏陶和影響。

所以,我們有必要有意識的去尋找同道中人,成為自己的朋友。

這時候你會發現跟最厲害的人在一起,你可以學習他們的方法、面對問題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當時,我很喜歡讀商業類的圖書,《摩根財團》、《花旗帝國》、《從優秀到卓越》、《基業長青》等等,都像啃故事書一樣,讀起來津津有味。

所以,一旦靜下心來,專註投入進去一件事情,會激發我們的樂趣和熱愛。當時《經濟觀察報》這份報紙,每周我都會買來看。

因為,我當時在長沙讀書,而自己的家在一個小縣城,寒暑假的時候,沒辦法買到。於是,我就讓同學幫我買好囤好了,我回到學校也會一股勁的讀完。

這讓我無形中養成了一個好的習慣。

一開始很多東西,我看不懂,但是不斷的看,堅持下來,慢慢的就開始了解其中的知識了。

回憶當時的一切,我特別感謝那時候的自己,讓我養成了一個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

畢業後,我打算做房地產工作,我去萬科面試,但是面試被拒。去溫州的一家企業面試,但是人家需要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我又被pass掉了。

後來,我不得不回到自己專業對口的出版業。

於是,來到北京做了出版。當時我心裡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當年學的東西都白費了呢?

實事證明:不是的!只要目標和夢想足夠堅定,任何的積累都不會白費。

在獨立策劃圖書之後,我開始管團隊、帶人、考慮戰略戰術,而且成功的做了「黑天鵝圖書」這個商業財經的品牌。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所有學過的東西,都成了我的優勢,都被用上了。

很多人都會覺得現在做的事情不是我喜歡做的事情,我現在積累的知識在將來可能沒用。

只要自己的主意真,主意正,只要你永遠保持初心,終有一天,你會看到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何況,三百六十五行,起點不一樣,終點都是一樣的。萬事萬物殊途同歸,所有的知識都是相通的。

我想用我的這些細小的經歷告訴這位學員,也希望能分享給所有和我一樣迷茫過的年輕人:

在不確定性面前,要讓自己看到硬幣的正面,要讓自己具有反脆弱性。脆弱心理引發的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被評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者之一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寫過一本暢銷書叫《反脆弱》。

這本書讓我獲益良多,也更加清醒的認識到遇到問題時三類人的不同狀態:

一種是極其脆弱的玻璃人,挫折來臨不僅僅陷入了對自己的懷疑和無休止的兩難與糾結,開始了停滯不前,開始了行為的戛然而止,以至於讓自己的大好時光就這樣偷偷溜走。

另一種是韌勁很強的人,遇到挫折能夠有韌勁,能夠扛,百折不饒,也能熬過去。

第三種人則是在挫折中能發現機遇,突破自我,在學習中進化自己,反而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親愛朋友們!挫折的發生是為了讓所有遭遇者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是讓你停留下腳步、迷惑、恍惚。

恐懼每個人都會有,反抗脆弱的唯一方法是在持續學習中行動起來,發現一個正在脫變的自我。

願信念可以強壯於恐懼,願我們都能勇往直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個人發展學會 的精彩文章:

你獨特的讚美方式,體現了你的誠意!

TAG:個人發展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