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好聽的四位上將名字,明明戰績無敵,名字都好聽的令人心動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85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雖然名字僅是一個代號,卻象徵著長輩對子女的美好期望。不過人如其名,並不容易實現。以三國時期的武將為例,關羽,字雲長,看似文雅,其中的「羽」和「雲」卻都有一飛衝天的含義,這個名字可謂君子藏鋒,可縱觀關羽的一生,好像與藏鋒並沒有什麼關係;曹洪,字子廉,他卻是曹魏著名的貪污犯;黃忠,名為「忠」,雖未賣主求榮,卻也沒有對某個主公從一而終,等等。不過,同樣在漢末三國時代,也有很多武將,真的做到了人如其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最著名的幾人。
一、周瑜
周瑜,字公瑾,是小霸王孫策的發小,也是江東勢力的元老。真實歷史上的他,並不像演義中那般小肚雞腸,反而是一個非常寬容大度的人,連原本看不慣他的老將程普,也被他的氣度所折服。除了胸襟之外,他「長壯有姿貌」,可謂公子如玉;他擅長音律,時人稱「曲有誤,周郎顧」,可謂風流倜儻。而他的名字中,不管是「瑜」,還是「瑾」都有美玉之意,不管從哪方面看,他都人如其名。再加上他「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智計與謀略,不知有多少女孩心嚮往之。
二、趙雲
說起趙雲,估計更沒有人會陌生。作為劉備麾下的大將,他有溫情的一面,例如長坂坡之戰時,劉備拋妻棄子而走,他卻保下了劉禪和甘夫人這對婦孺;第一次北伐時,他的疑兵暴露,撤退時他選擇親自斷後,對手下的士兵負責。因此與他相處時間並不長的姜維,評價他「柔賢慈惠」。可與此同時,他與有其驍勇的一面,例如漢水之戰時,老將黃忠被魏軍包圍,他僅率幾十騎,衝散了對方的陣型,救出了黃忠。《三國志》注引《雲別傳》曰:「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偪,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
而他的名字,「雲」之一字,較為文雅、溫和,「子龍」二字卻充滿了霸氣,正如他本人,既可柔賢慈惠,又能克定禍亂一樣。因此,趙雲也是人如其名的代表。
三、張飛
張飛,字益德(翼德只是《三國演義》中的說法),與趙雲一樣,也是劉備麾下的大將,不過他的資歷比趙雲更深。雖然真實歷史上的張飛,並不像演義中那般,「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而是一個美男子。可是他暴而無恩,卻是真實的,劉備便曾說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意思是說張飛軍中,執法非常嚴苛,而且打飛經常鞭打士卒,一個「飛」字,恰好體現了他的性格暴躁、張揚。不過他並非不講理的人,反而「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說白了就是眼裡揉不的沙子,「益德」二字,可以理解為「更加有德行」或者類似的意思,正恰恰符合他的待人準則。
四、甘寧
甘寧,出身於巴蜀地區,曾經是一方惡霸,後來先後投奔過劉表、黃祖、孫權等人,是孫權的心腹愛將。雖然「寧」有安寧等意思,看起來甘寧不掛鉤,但是如果「寧」取息事寧人之意,甘寧有時還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例如,當初他有一個家奴犯了過錯,因為忌憚他「性好殺人」,於是跑到了呂蒙家。甘寧聽說之後,親自登門去呂蒙家拜訪,並再三向呂蒙承諾,不會殺害這個人。後來他違背承諾,殺了這個人,惹得呂蒙大怒,之後呂蒙在母親的勸說下想通了此事,重新與他交往,他立馬順勢道歉,向呂蒙請罪。
不過,比起名,他與自己表字的契合度顯然更高。甘寧,字興霸,「興」有旺盛之意,他年輕的時候,「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聚眾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儼然就是一個非主流少年,可謂生機勃勃,精力旺盛。而他成為吳將之後,曾百騎劫魏營,也曾憑几百人嚇退過關羽,可謂霸氣。畢竟,孫權曾言,「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矣。」
除了這些名將之外,你還知道三國有哪些人如其名的大將呢?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三國被吹捧的超級謀臣,寧死不降,其實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叛徒
※三國被嚴重低估的悍將,本是歷史上耀眼的將星,卻在戰場上被秒殺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