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甘寧明明是江東猛將,為什麼還一直遭到排擠?原因其實不簡單

甘寧明明是江東猛將,為什麼還一直遭到排擠?原因其實不簡單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84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很多人提到,從校園步入社會,世界便不再天真,因為很多行業或者單位,都會存在排擠等問題,說到此事,很多人會感慨「人心不古」。其實,雖然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在傳達君子之道,但是排擠他人,黨同伐異等現象,卻是自古以來一直存在的。單以漢末三國為例,劉備入川之後,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就對新降的益州派進行了排擠和打壓;東吳方面,東吳則通過提拔降將和草根,來排擠和打壓孫策舊部,以及江東大族。說到東吳,我們不得不提到,江東受排擠最嚴重,處境最堪憂的一員名將。這個人是誰呢?

他不是別人,正是有「錦帆賊」之稱的甘寧。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三國志》記載:「於是(甘寧)歸吳。周瑜、呂蒙皆共薦達,孫權加異,同於舊臣。」意思是說,他投奔東吳後,周瑜和呂蒙都舉薦他,孫權更是把他當元老一般對待。之後他頗有戰功,隨魯肅與關羽對峙的時候,關羽要趁夜偷襲,他聲稱「保羽聞吾咳唾,不敢涉水」,並真的令關羽打消了夜襲的念頭;後來濡須之戰,他百騎劫魏營,更是表現了自己的驍勇。孫權甚至評價他說,「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這樣一位名將,怎麼會受到排擠呢?

的確,周瑜、魯肅、呂蒙待他都不錯,孫權對他的評價也比較高,就算他與孫吳宗室大將孫皎發生矛盾,孫權也不偏袒宗族,反而讓孫皎向甘寧道歉。可是如果沒有孫權的庇護呢?在江東,至少有兩股勢力,是非常排斥他的,若無孫權,甘寧在江東可謂寸步難行,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一、孫策舊部

首先,這一派因私仇而排擠他。孫權接手江東後,第一次發兵攻打江夏時,甘寧尚在黃祖麾下,而且他的表現非常出彩——射殺了名將凌操。凌操從孫策剛剛起兵時,便開始為孫策效力,「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其驍勇自不必說。眾所周知,一起行軍打仗,幾乎可謂生死之交,試想,誰的生死兄弟被殺之後,還能夠心平氣和的與敵人愉快相處?更何況,凌操還留下了一個同樣驍勇的兒子凌統,一向不忘殺父之仇,甚至需要孫權親自出面調解。

其次,孫權是一個非常小心眼的人,孫策留下的人,他敢於倚重,卻不敢完全信任,所以對於像甘寧這樣的降將,以及潘璋之類的草根,孫權會選擇重點培養,此消彼長之下,甘寧在不知不覺中,便侵害了對方的利益。雖說他們理應以大局為重,可是古往今來,有幾個人真正能夠做到沒有私心呢?出於這種原因,他們也會排擠甘寧。

二、以張昭為首的江東士族

江東的大族排擠甘寧,同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看不起甘寧的出身。雖然在那個時代,曹操優先提出了唯才是舉的觀點,孫權雖未明說,在用人之道上也講究這個道理,但是在彼時,出身於士族之人,在面對寒門子弟時,有一種本身的優越感。更何況甘寧本是一方惡霸,又「粗猛好殺」,有時甚至會出言不遜,例如當初他與張昭因是否要攻打江夏一事,發生爭執時,曾道:「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憂亂,奚以希慕古人乎?」

意思是說,主公把蕭何那樣的重任託付給你,讓你留守後方,你卻提前擔心出亂子,怎麼能說仰慕古人呢?他說完之後,孫權只能親自出面打圓場,說討伐的重任由你擔任,你只需前線立功就好,何必為張昭之言而生氣呢?試想,這種情況下,江東大族能夠與他處理好關係嗎?

另一原因,則與孫策舊部將領排擠他,是同樣的道理,畢竟孫權在提拔甘寧等人的同時,打壓的不僅是孫策舊部,還有江東大族。在利益面前,就算甘寧不好殺、粗魯,這些士族也不會對他有好臉色吧?

不過,甘寧畢竟是幸運的,作為江東之主,孫權把權勢把握的非常牢,有他在,不管是江東士族,孫策舊將,還是自己的宗室,只要與甘寧發生矛盾,都要被孫權強按著低頭。而且甘寧死於孫權之前,不必擔心孫權百年之後,自己得罪過這麼多人,受到報復應該怎麼辦。若是孫權走在他前面,他的處境必然堪憂了。但是拋開這些彎彎繞繞,作為一員大將,甘寧還是合格的,孫權如此庇護他,不僅是因為,他是孫權一手提拔的,他的能力本身也值得孫權如此看重。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不起眼的小人物,輕易破八陣圖,若出山,能夠改變三國歷史
此人是曹操麾下的白痴上將,勇猛善戰,因一小事,卻意外戰死

TAG:圖說三國 |